9 世如阅水应堪叹(1 / 1)
去中兴府的路上,他们轻装简从,极尽低调,避免扰动百姓。漪兰没有选择乘车,而是同李晛一道骑马,只是带了一顶帷帽,帽檐垂下长长的白纱,遮住面容。
北地的天空是高远而辽阔的,湛蓝如洗。路两旁树木挺立,百草丰茂。草色郁郁,足有半人高,绵延到天地的尽头。
李晛给她讲了很多关于夏国的事情,白高大夏国的前世今生,嵬名家族的往事,她还临时学了些常用番语以备需用。
听着马蹄哒哒的声音,漪兰笑语:“这段时间好像把一辈子的马都骑了。”的确,以前,她从未骑过这么久的马。
“希望这是一段快乐的回忆。”李晛说。
“以后我回去,也永远会记得这段美好的时光。”
李晛突然问她:“柳娘子,你的心愿是什么?”
“女子的心愿也无非就是觅得良人,一世清平,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那娘子有过喜欢的人吗?”
她沉默片刻说:“喜欢的人,也许我曾经喜欢他吧,如果那算是喜欢的话。我以为我会嫁给他,我曾经以为他会是我的一生,但他只不过陪我走过了几载罢了。”
“他负了你吗?”
漪兰微微侧首,看进他的眸光里,又雁过无痕地划开,摇了摇头:“不是的,他”她停顿了一下,轻轻叹息“他死了。”
李晛默然,漪兰转问他:“那王爷可曾有过心仪的女子?”
他静静看着远方,淡淡道:“不曾有。”
这时,远处山林中传来柔美的歌声,“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漪兰唇角微扬,倾耳细听。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李晛看看她,一身冰纨素裙,帽上白纱被风轻轻拂动,面容隐约可见。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闻罢,她展颜一笑,他却笑不出。
你的心愿是一世清平,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其实,这也是我的愿望。说出那句“不曾有”,也许你无法体会我心里的悲伤。就像你所说,你会回去,如今种种,皆为过往,我也不会是你的一生。我们可以邂逅相遇,但却无法与子偕臧。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终于,前方出现了一座巍峨的城池,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分外肃穆,那是夏国都城——中兴府。从前,漪兰对中兴府的认知,仅仅在于它是西夏都城,还有,曾经,它叫做兴庆府。从未想过,有生之年,她会亲临此地。人生的美妙就在于未知。
城门外,一男子骑着白色骏马迎候他,那男子正届壮年,英武肃正,贵气天成。
李晛看到那男子,容色欣然,“那是我的大伯父,太子李德任。”打马上前,于相距不远处下马,走到男子近前。二人重逢,喜色溢于言表,寒暄了一阵,李晛回顾漪兰,同伯父说了什么,李德任的目光向她这边移来。
漪兰近前扠手示敬,李德任微微颔首,目色和善:“娘子远道而来,辛苦了。”众人上马,向城中行去。
“羲和,阿爹已令人把原先的清平郡王府修葺一新,以后那就是你的南平王府,从小长大的地方住着舒坦些。你先回府看一眼,之后随我入宫觐见。”李德任说。
王府并无太多华丽的修饰,但却雅致清逸,别有洞天,漪兰有恍若隔世之感,仿佛她不是身在中兴,而是身处临安。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格局又颇显大气不致逼仄。
迈步进入正堂,一位夫人轻放下茶杯起身,仪态高贵,衣着却素淡,李晛施礼:“侄儿见过大伯母。”这便是太子妃卫慕都兰了。卫慕问候李晛,语意和善,仪态慈安。
这时,由远及近传来一阵环佩叮当声,伴着银铃般的浅笑,走进来一位少女,头戴莲蕾冠,身穿青色袍裙,足蹬云纹玄青靴。小跑到李晛身边:“羲和哥哥,你终于回来了!”漪兰心下思忖,这便应该是太子之女,郡主嵬名飞雪了。她拉着李晛的手臂:“哥哥,你几年都不回来看我,我在这边无趣的很。”李晛宠溺地捋捋她的头发:“我这不是回来了嘛。”“那是不是以后都不走了?”“恩。”飞雪这才心满意足,转头发现站在一旁的漪兰,好奇地问了一句话。
刚刚的对话也都是用番语,但漪兰勉强能听懂,但这一句她就不大懂了。漪兰转顾李晛,投去探询的目光,却见李晛一脸窘迫,心下便明白一二。李晛只得说:“哦,飞雪问候娘子一路辛劳。”却引来飞雪不满的反驳:“什么呀,我问的明明是这是不是王嫂。”忽噤声,自觉语失,李晛敲了她一下:“别胡说,柳娘子是我的朋友,来中兴府暂住的。”飞雪带着一脸歉意的表情挪步过来,拉起漪兰的手,眨着眼睛说:“姐姐,飞雪语失,你别往心里去。你是宋人吧,没事,我们都会汉话的。姐姐,你可真好看,像画里走出的人,又像贺兰神山的神女。”“郡主谬赞。”“姐姐,你要是闷了就来找我,我陪你逛逛,哥哥没空,我的时间可不少。是吧,哥哥?”漪兰称谢,李晛则一脸无奈地点点头。
太子妃开口:“飞雪,别缠着你哥哥了,他还要进宫去见阿爷呢。”侍卫进来传话,李晛稍作打点,便匆匆进宫去了。
在内侍引领下,李晛与太子由广寒门进入,穿过和正门、永定门、西华门,经过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翊卫司、飞龙院、文思院等,转过宫阁殿宇,到达往利皇后所居的仁明殿。沿途质子军肃立,斗拱飞檐、朱门黛瓦、琉璃鸱吻、兽首瓦当滴水依稀是旧时模样,一切就像一场梦一样。他知道终有一天他会回到这里,无论他愿意与否。
登上最后一阶汉白玉石阶,殿门缓缓开启。帝后端坐于上。李晛下拜:“孙儿参见阿爷、阿婆。”西夏王李遵顼满脸笑意说:“免礼。羲和,你回来了,你长大了,该是大展宏图的时候,日后就留在中兴府襄助阿爷吧。”“是。”往利皇后问:“羲和,一路可还顺利?”“谢阿婆挂念,诸事尚安。”寒暄了一阵,见往利皇后微显倦意,李晛便告退。李遵顼留太子议事,他便独自出了大殿往回走。
没走多远,见迎面走来一人,身形瘦削,精干深沉。打照面时,李晛一揖:“见过二伯父。”那人看了他几眼:“这是,羲和吧?刚听说你回来了,没承想在这遇上。”这便是往利皇后的第二子,父亲的二哥,北平王李德旺。他从来都是目光深邃,喜怒不形于色,心思极深,李晛从小便与他不甚亲近。李德旺说:“羲和,几年不见,长成男子汉了,还真有几分你阿爹的影子。”他停顿了一下,笑笑说:“你是从仁明殿过来吧,我刚好要过去,看看你阿婆。那你就先回府歇着吧,我先过去了。”没走几步,李德旺转身对李晛说:“羲和,过几天贺兰山围猎,你也去吧。”李晛应允,待李德旺走远,便径自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