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十二章东风别(二)(1 / 1)
从锦官城回到洛阳之时,也许命运的发条才开始真正地运转,卷着名利、地位与世人欲望的蒸腾,进或者退,是或者非,再也半点不由人。再也不复从前的单纯日子,只等着日出日落,数着春花冬雪,人生的情节仿佛这才真正像拉链般慢慢拉开。
林脩回到家时,除了母亲以外,朱家小少爷也已经等在了那。郭氏一身云白绸缎衣裳,云髻高耸,近来优裕一点的生活使得气色如重发之红梅,郭氏使得林脩能够遗传的好样貌显得愈发明显了,只是眉眼间还这些憔悴。而朱小少爷一身云蓝色勾纹衣裳,年少时的婴儿肥稍褪,一双眼睛倒显得更大了,多了几份仿佛透澈了点的可爱。更令人注意的是,一个大约三岁多的白胖小男孩躲在朱小少爷的背后,才超出膝盖多一点,拉着朱小少爷的衣裳,有点好奇,又有点羞涩。
众人都甚是激动,郭氏拉着林脩的手,摸了摸他的眉眼,有点喜极而泣,林脩心中也忍不住生出一股酸涩。又转向朱小少爷,一时也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拉过躲着的小男孩,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问向朱小少爷,“没听说你成亲啊,怎么突然蹦出个大胖小子了?”
朱小少爷不由得赧然,众人倒都觉得好笑,一时气氛也松了下来,“这是我的小外甥,家姐又怀了身孕,没精力顾及,就送过来了,平日里最是亲近我,硬是要跟着来,柔柔,叫叔叔。。。”
小男孩嫩嫩地叫了一声,“哥哥。。。”
林脩忍不住噗地一声笑了出来,小男孩忍不住疑惑地望向他阿舅,朱小少爷甚是无语,“柔柔啊,不是教你叫叔叔吗?”
小男孩捏了捏自己的小胖手,“可阿妈说长得漂亮的年轻的就是哥哥啊,年纪大的有胡须的才是叔叔呢。。。”
林脩看这小孩虎头虎脑的,甚是可爱,不禁问道,“这小孩长得这么好,怎么叫作柔柔啊?”
“生下来时算命先生说他八字太硬,取柔字才好。”林脩也是知道朱小少爷嫡姐嫁给了晋阳王家,而王家世代多有从戎。不过大族之中也自是人多眼杂是非多,这么小的小孩放回娘家还是安心点。
——分割线君——
现在林脩家中管事的是赵谨离开时提拔的,也是后来赵谨去买来的孤儿,也不知道自己名字,林脩作主取了路烛,虽然才二十多点,办事却很是沉稳。郭氏从来也是清贫惯了,林脩也从来没有颐气指使的习惯,也从来没有把买来的小孩当下人的习惯。但是家中人也不是太多,随路烛安排教导,既不过分严苛,也看行事规矩。
林脩与母亲话得家常,又与朱小少爷商量好同去看望屈先生。屈先生自是爱得好酒,林脩从赵谨那习得的新酿之法,自己亲酿了一些备给老师,虽可能不及赵谨技法纯属,但难得那份心意与灵气。
此时家中已是微带暑气,尤其太阳出来时晒得有点慌,但山中却是气候正好。林脩与朱小少爷拜得老师,说了些近来的事情,林脩对李溙的打算也有所提及,但屈先生并未多言。待时间差不多,林脩凛然躬身道,“先生,学生想求一去太学的机会。”
屈先生捻了捻须,有所沉吟,“你可想好?”
林脩突然莫名又带些紧张,连声音也似有些颤抖,“学生已想好”。
屈先生叹了口气,“也罢。以你学识与聪慧,荐你去太学本是没有问题,只是为师也知道你性子。世事自有定数,届时莫要强求啊。”
林脩又躬身再拜,“多谢先生教诲。”
“你过些时日还要去寻那李溙,这事情也不能一时办好,等妥当后,为师再让朱然去寻你罢。”
林脩心中情绪一时难言,想曾经求学岁月,甚是宁静,先生无子,自是把这些学生也当成自己孩子一般。林脩对父亲也没什么印象,可对屈先生,心中却是恩师如父的一般感觉。
——分割线君——
且说林脩在介休呆得一些时日,还算宁静,除了朱小少爷与小柔柔的时常骚扰之外。不过,对于可爱的小孩子,都难免生出喜爱之情,就像自然潜意识中印刻的本能一般,幼小的东西总是那么容易惹人怜爱。待得离去之时,郭氏瞧林脩身边也没一个得力的照顾之人,想让林脩把路烛带在身边。可路烛对内既是得力管家,对外又打理着一些经营,林脩自是不允,因而只得让也算伶俐的路秋带在身边。
话说李溙京中事宜妥置后,且先回到纶氏居住,纶氏离洛阳为颍川郡中最近,背倚阳乾山,环境宜人,李溙母亲也居于此休养。而林脩此次却先从洛阳绕过阳城,再寻去纶氏,这条路相对好走点。却说这日入得阳城,已是傍晚时分,日落将息,林脩与路秋寻得一家客栈。也许是连日赶路,又是骑的马匹,林脩才在客栈中休息下来,只觉得精神不济,有点恹恹的,饭也没多吃就囫囵休息下,半夜似被魇住了般,只是在床上不断翻腾,嘴中似有胡乱言语,似是十分难受。
路秋也才是十六七的少年,与林脩息在一间房中,听得响动,拨上蜡烛,见得林脩模样,也自被唬了一跳。忙问得掌柜,连夜求得郎中。郎中灯下探脉,捻着胡须摇了摇头,“这位公子身体却无大恙,只是连日赶路身体受累,服得几方休养生息的药即可。”
路秋听得如此,安下心来,连忙随去抓药,煎好服侍林脩服下,此时天色已将明,林脩也似好了些,重又睡了过去,服了药后倒也不似先前那般折腾了。路秋也安下心来,再重去睡个囫囵觉。这日也倒没再急着去赶路,只是林脩醒来时听路秋说得半夜景象,心中半分印象也无,只是现在精神有点不济,很是诧异。
想着等林脩好后,再动身也不迟,现在离那纶氏也近的很。可到了傍晚时分,林脩才养过来的气神又似没了般,恹恹的又吃不下东西,倒似比昨日气色更差。路秋担心林脩半夜又出了什么差池,只得又请了那郎中过来,郎中探了探脉,却也只说没什么大问题。路秋虽心中有所疑虑,却也无法,只得服侍林脩喝下药,衣不解带在身边警醒地伺候着点。
可到了半夜,林脩却又愈发难受起来,意识不清,胡乱地的翻滚折腾,嘴中还似有说着什么,但也听不清,倒更像一些挣扎的音节。路秋有点慌了神,只得去寻了掌柜来,掌柜却是个见识多的,见林脩这副模样,心中倒明了几分。
“这位公子倒更像被什么东西找住了,貌似还挺严重。就我所知,这最好的名叫黄叔度的巫医却在离着有两百多里的汝南慎阳,小公子你还是将你家少爷送到那里去吧。”
路秋听得这般,心中更是惶恐,要尽快找得马车,要尽快赶到慎阳,掌柜说的是不是靠谱,一时间转了几个圈,汗都快滴下来了。掌柜瞧他这般,安慰道,“现下也是半夜,急着赶路倒对你家少爷不好,还是先收拾一下,找辆马车备好,等天亮吃得早饭后再上路吧。”
路秋想想也是,把一切备好,待得天明,服侍林脩吃好早餐即刻上路。林脩也还是如前几日般,傍晚即精神恹恹,清晨又好些,只是随着日子的过去,精神也一天不如一天了。等路秋终于找到掌柜所说的人时,已是未时,林脩已整整昏睡了大半日,只小上午醒了片刻。
那黄叔度,名宪,一般人也只当他如他父亲一般,为乡野牛医;只一些遇上不寻常事迹的人,闻得他的能耐时,才知道他才是那不寻常的巫医。话说那黄叔度独居慎阳一处乡野之地,最近的人家也离得有一里路左右,房屋也只是一处不起眼的小院落。路秋唤醒林脩,扶着他进去之时,只见一人,着玄衣朱裳,用红线系着袖腕处,带着一慑人鬼面,正襟危坐于正堂之中。可这鬼面虽威吓,却不似一般面具粗制丑陋,雕工细致,撇开那神秘的力量感与带着血煞的几分威慑,那轮廓甚至还有几分清秀。
路秋心中已是唬得有几分忐忑,只听那人说道,“于此已静候多时,只将林公子放在身前的苇席上即可,你且在外候着,酉时初再进来吧。”路秋听得那人声音甚是威严,又带着些空远,只得出去,心下甚是惶然,守在外面如热锅上的蚂蚁,来来去去,想偷瞧却又不敢,好不容易捱得那个时刻进去时,只见林脩还是躺着苇席之上,似与出去时无甚差别,心下甚是狐疑。可是行得如此地步,路秋也别无他法,只得死马当活马医,悄悄再说。鬼面吩咐路秋将林脩带至客房休息,等半夜子时正再将林脩带过来,遂自行离去,别无他话。
路秋想多问几句,那人却已离开,不由又有些上火。只见一老叟上前,将路秋带入客房,并叮嘱了些要注意的事情。那客房也甚是简单,与从外面看到小院落时能想象出的一样,这些倒没什么可计较了。林脩中间又醒了一次,问得路秋缘由,心中也甚是茫然,却想着那巫医也许真有点用吧,自己都曾经再活了一次,这也想必是可能的。可是也不知怎么突然已落到这地步,浑浑噩噩不说,这几日都像身处一团云雾中一般,甚是昏暗疲累。也没发生什么大的变故,虽说前端时间就有点精神不济,但也不至于突然落到如此地步。
傍晚吃了些粥后,如此迷迷糊糊,林脩就又睡过去了,一时即到了午夜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