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李清照 > 55 文人忧心国事,雅集莫忘婵娟

55 文人忧心国事,雅集莫忘婵娟(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不伤心,好吗 雨族 共谱连理枝 一晌贪欢 不灭帝国 元神 上帝之手 神兽附体 圣人记事 异世之兽王

文人忧心国事,雅集莫忘婵娟

青娘听了心中颇不以为然,便道:“只有品端行正为人磊落,才能得种玉树苗。再说,我成亲未过半年,哪里就要戴这个,让别人看了岂不笑话?”

刘妈妈见青娘如此,也不勉强,只是笑道:“姑娘去时还好好的,回来怎么气不顺,是孙府哪里得罪了姑娘?”

青娘敷衍道:“哪有此事?亲家那里奉承还来不及,怎会得罪咱们?”到底不肯说。

刘妈妈还要再问,却见季诚进了门。

自青娘成亲后,但凡季诚在屋,刘妈妈就不在青娘跟前。一见如此,刘妈妈也不再多说,转身退了出去。

却说青娘边和季诚闲话,边想着席前众人的言语:

张氏问孙氏:大喜的日子,怎么不见王氏来贺?她问的王氏青娘自是知晓,正是孙氏的二弟妹、御史中丞王祖卿的女儿、孟忠厚的新婚之妻。

那孙氏便道:成亲不足三个月,便有了身子,如今已是显怀了,多有不便,才不来的。你们三奶奶成亲也有些日子了,可有什么信儿?

张氏便笑道:“若有了信自然是要告诉你的,到时候还怕你的粟米炭醋没地方送吗?”

青娘想到此,不由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她不是怪张氏多嘴,也不是怨孙氏打听,只是心里却想,怎么好事都让他孟忠厚占上了,要有孕也是该我先有,这才公道。

正想着,便听季诚叫她。

她看了季诚一眼,却见他满脸的探寻:细君想什么这样入神,也不说话?

青娘笑了笑,道:“没有。只是此番前去孙府识得了孙大奶奶,只觉她颇爽朗,妾身很是羡慕。”

季诚却颇不以为然:“但凡女子还是婉约些的好,对酒当歌、直吐胸臆该是男儿本色,若女子颇多爽朗,那男子们该如何呢?”

青娘笑道:“依三郎这样说,女子就该‘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了?”

季诚道:“正是。你看那《西园雅集图》中的仕女,哪个不是瘦小娇气的。”

青娘想了想,道:“唐人开放,女子们便也袒胸露臂,并以此为美。我朝严谨,文人学子崇尚文雅、有书卷气,女子们便是那娇小纤弱的更得人喜爱。这样说来,若是杨妃生在我朝,也算不得美人,倒是飞燕之类还可传名。”

季诚笑道:“细君说得也有道理,唐人开放,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强大。我朝虽建国几百载,可从来都是强敌环伺,辽、大夏、土蕃、大理,哪个是好相与的?我朝严谨,也不妨是一种保护。”

青娘便道:“若是如此,周遭有强敌环伺,我朝不是该注重武功,广纳将才,加强边境的防护吗?为何弄得个重文轻武,以致以‘严谨’来自保?”

季诚低声道:“你可自这大宋的天下□□是如何得来的?”

青娘道:“自然是黄袍加身。”

季诚道:“对啊,既然是黄袍加身,那他怕的是什么?”

青娘心中一动,道:“怕的是此事再与别人身上重演。”

季诚挑起拇指道:“细君一点就透。正是如此。□□原本是后周的节度使,登了基后自然有一班拥护他的人升官发财。

如此一来,那没有得到好处的禁军会如何想?这些人本都是一样的,承袭了五代时的余习,便时时想把天子卖与别人。

□□得了天下,自然要除掉这弊病,如此才有了‘杯酒释兵权’,才有了各处要兵防守一年一换的“番戍”。”

青娘道:“随后可是开始崇尚文人?原来不只是为了社稷,广收人才。也为了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与天子无害罢。”

季诚道:“正是。如此一来,禁军的骄横、藩镇的跋扈倒是都没了,只是如今弄得禁军腐败,番戍的又不熟悉当地的形势,以致有了战事毫无用处,反倒借此要索衣要粮的。”

青娘沉吟道:“怪不得孙家大奶奶说我朝与夷人相斗,并不能占上风。看来,夷人狡诈勇猛是一然,我朝兵士虽多,却用处甚小,也是一然。如此,官家就不管吗?”

季诚苦笑道:“多年弊病,纵是想管,怕也不是朝夕之功。更何况前几位都不是长寿的,政令便也随天子不时变化,又有党争消耗,便是想做些事,怕也力不从心。”

青娘笑道:“以前也不曾听过三郎对政事如此在意,怎么今日有这许多感慨?连□□的武功都讲得头头是道,真让人刮目相看。”

季诚道:“今日与士擢、士奇、忠亮、忠厚兄弟同席,士擢与忠厚与此甚有心得,为夫听了也感受益匪浅。”

青娘便笑道:“既是受益匪浅,三郎可要投笔从戎?”

季诚正色道:“我辈虽是读书人,爱的是挥毫用墨,吟诗赋词,抚琴唱和,打坐问禅,可最崇尚的却是文人的风骨与气节。

若真到家国危难之时,漫说是投笔从戎,就是将这一腔热血洒了又如何?”

说罢看着青娘道:“你的三郎虽是手无缚鸡之力,不能与人一搏,有的却同武将一样的赤胆忠心。”

青娘听了这话,也觉热血沸腾:“三郎若是为家国洒了这一腔热血,青娘又怎肯在世上苟且偷生,不过为三郎唱罢哀歌,追随你而去罢。”

季诚听了这话却是一笑:“怎么说着说着,就谈起生死来了。如今天下太平,官家又是励精图治的,咱们便是有这样的心思,怕也没这样的机遇。倒说得像是明日便生离死别似的。”

青娘正色道:“妾身并不是说笑,如今家国太平,咱们夫妻便形影不离,若是朝廷要君戍边守城,妾身便望穿秋水为君祈福。就是生生世世永不离分,三郎觉得可好?”

季诚笑道:“怎么常讲些生生世世的话,咱们这不是在一处吗?”

青娘嗔道:“三郎不用打叉,你自是明白妾身的意思,你说,你是应还是不应?”

季诚无奈,笑道:“应,怎么不应。如此娇美婵娟与我生生世世,我如何不应?”

一席话说得青娘满心欢喜,她笑道:“如今是季秋,菊花开得正好。

重阳那日仓王庙的赏菊会三郎却与同窗相伴,并不曾带着妾身,妾身独自在屋里,却是无趣。

明日你既不用去太学,咱们便在屋里呆一天如何?咱们虽不能去仓王庙,便在院中置一案子,摆些酒菜,赏赏院里的菊花如何?

季诚笑道:“虽不曾与你去,可那满院的喜容、金铃、万龄却是哪儿来的?你这个小娘子,真真矫情。也罢,我这就让博山去回了义之、仲瑞他们,说明日郊外登高却是不能去了。

你也知晓,义之向来嘴冷,他便是说我重色轻友、怕家中的河东狮,我也是不去的,定要在家陪伴娘子。”

说罢,往隐几上一仰,含了笑看着青娘。

青娘一听这话,知季诚这是有意哄她,心中颇为得意。她笑道:“三郎不怕被别人笑话惧内,妾身却怕人说咱是河东狮子,三郎明日要去也行,只是要早些回来。妾身这里‘望穿秋水,盼郎归’……”

这“望穿秋水,盼郎归”是今日在孙家演杂戏的伶人唱的句子,青娘蹙了眉觞了眼,自有一份风流婉转。

季诚见她如此,不由拍手大笑,青娘与他四目相对,也是笑成了一团。

注:1、京都的习俗,若有妇人产子,亲戚们都会送些小米、好炭、醋的,以示庆贺。参考《东京梦华录》

2、《西园雅集图》,宋名画。

目 录
新书推荐: 沪上来了个小神兽,叉腰旺全家! 旧爱晚成 夜尽时天明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雷神大洪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喂养祖宗后,我打造了顶级豪门 绝对权力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