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内宅妇人哪知家国事,边关将士难酬报国心(1 / 1)
内宅妇人哪知家国事,边关将士难酬报国心
见青娘只是不语,季诚又道:“为夫爱你之心,天地可鉴,那‘词女之夫’的典故你也是知晓的。何必纠缠与此处自寻烦恼呢?”
青娘听季诚如此一说,心里暗自叹道:我如此倾吐肺腑,他却还说什么‘自寻烦恼’的话,他若是许诺我从此只守着我一人,不再另纳他人,我又何苦如此?
看来男子终究是男子,都愿意一只茶壶配几只茶碗。
罢了,既然他不肯松口,我又何必苦苦相逼?他也难得回来一趟,若是弄得不欢而散又要等下个月才能再回转,岂不伤了情义?
想到此,青娘笑道:“只是三郎对妾身太好,妾身便患得患失罢了。既然三郎的心天地可鉴,妾身又还有什么说的,不过是一日日的看着。”
季诚这才笑道:“这样才对,似你方才那样为夫都不敢相认了。”
青娘便道:“为何不敢相认?是妾身像河东狮,还是像市井的妇人?”
季诚道:“却都不是,看似义正言辞,实则咄咄逼人。细君,还是你贞静、宽和的样子最得我心。”
青娘听了这话,心中颇不以为然,她暗想:说什么贞静、宽和,不过是事事顺从罢了。刚成亲时事事都要问我、依着我,把人奉承得都到了天上。
现如今便说什么贞静、宽和,不就是说了不愿男子纳妾这样的话吗,他却用这话来点我。
心里这样想,嘴上却并不多说,只微笑着点头。
季诚以为青娘这是答应了,也便不再多说,两人携了手去了内室不提。
第二日青娘服待季诚穿戴了,二人去郭氏屋里请了安,用了饭,季诚便同正之一起出了门。
青娘将季诚送到二门,看着季诚在影壁墙处一闪,又听得前院的小厮们问安的、回话的,那声音渐渐由近及远了。
青娘暗道:这一去又是半月,要到八月才能再见了。她盯着影壁迟愣了片刻,这才慢慢回转了心思,一步一踱,回到屋里。
转眼就到了八月,阖府上下都忙碌起来,楚娘的婚姻到了。府中大小事务自有谢氏张罗,张氏与青娘却也闲不住,亦是帮着忙活。
直到八月二十,行了大礼,第三日小夫妻拜了门,一家人这才松了口气。
九月二十是楚娘新婚满月,孙家摆了酒,正之带着一家老小前去吃酒。
筵席是分开的,男人们在前厅,女人们在花厅。
郭夫人和亲家太太、众位年长的夫人们坐在一处,青娘她们年轻的媳妇们在另一处,由嫁到孟府的大姑奶奶孙氏张罗着。远道而来的孙大奶奶却像客人般,稳稳当当地坐在席间,陪着众人说话。
这孙大奶奶的父亲也是武将,并不是京都人氏,因看孙家长子士擢为人忠义,便将女儿许了他。士擢常年在边疆驻守,这大奶奶便带着孩子们与她父母住在一处。
席上的许多人是头一回见孙大奶奶,见她做派不似京都女子那样,却带着几分豪爽,不免有许多好奇。
谢氏便道:“大嫂子这回回来可是要常住?”
孙大奶奶便道:“却也不是,一来父母年纪大了,咱们多年未曾回家,二来又逢二弟成亲,这才回来的。边关事情众多,却是住不了太长时间。”
张氏便问:“如今边关太平,怎么还如此小心?”
孙大奶奶笑道:“这是国家大事,咱们也不懂,只是听得你们大哥哥说过,这些个夷人,都是儿狼子野心,那觊觎的尽思从未断过。如今看似太平,不过是没见大仗罢,小仗却是不断的。至于掳掠人畜抢、夺百姓财物这样的事更是时有发生。”
众人都是内宅女子,哪里听说过这些?不免都停了箸,仔细听着。
张氏又问:“既是如此,我朝大军何不将他们歼灭了?或是大大地教训他们一番,省得他们时时挑衅。”
孙大奶奶道:“那些个人,勇猛之极,却又狡诈之极,这是咱们自家人关了们在屋里说说,对峙多年,争斗多年,难占上风。”
众人听了这话,无不惊骇。
孙氏见气氛沉重,忙笑道:“大喜的日子,不提这些也罢。要咱说,那些个夷人未开教化,茹毛饮血的,人又少、地方又恶,也就会这样偷偷摸摸地抢些财物罢了,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咱看着,他们那里也就那首饰还新鲜些,别的也没甚大意思。再说,这些个事情是男人们的事,咱们管那么多做甚?过好眼前才是真的。”
众人听了也都随声附和,青娘却是心中一动。她曾听父亲说过,朝中大臣对边境之事也多有底座,却都难有结果。不过最后一句便是:管那么许多做甚,那是武将的事。
想到这里,青娘忙问:“大哥哥多年驻守,自是有威名的,他怎么说?”
孙大奶奶叹道:“自为武将,哪个不愿马革裹尸?只是就算他一心为国,从上峰到下属,又有几人同他一心?要做些事情便有许多制肘,也是让人心寒。
说到底,这大好的江山,是官家的事。官家不曾下了决心,别人便是再有心也是枉然。”
青娘听了这话,便不再多问。心里却道:先帝也不必说,当今却是好的,听父亲言讲自登基以来诸事勤勉,对各种建议也能听从,想必假以时日,边疆之事定会有妥善的法子。
用罢了饭,众人又闲坐了一会儿,这才兴兴致致地回了赵府。
青娘到了屋里,让晴儿将她从孙府带回来的首饰收了。
刘妈妈见了笑道:“这耳坠子怪里怪样的,却没见过。”
青娘笑道:“那是金穿玉的慈姑叶,亲家嫂子带来的,与咱们妯娌三人一人一对。”
刘妈妈便问:“怎么单单落下个四姑娘?”
青娘道:“却也不是,据说这慈姑叶一根枝条一岁能生十二子,是个多子多福的意思。四姑娘还未及笄,给她的是别的花样。”
刘妈妈听了便道:“那姑娘就此戴上,岂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