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月冷龙沙 > 183 第七○章 易储(一)

183 第七○章 易储(一)(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你家男神有“病” 飘零书 梦石 一世卿安 眉间砂 一叶浮华 碧云将暮之下里巴人 上帝吻过双生蔓 白禾悠悠 关河夕照

乾清宫距离坤宁宫不过一箭之地,早有宦官跑去通禀,汪皇后、杭妃带着朱见济已都在外头跪迎。朱祁钰见朱见济重伤初愈,面色仍有些苍白,不觉心中怜惜,伸手欲抚儿子的面颊,然而朱见济却下意识地一躲,颤声道:“孩儿恭迎父皇!”

朱祁钰伸出的手一僵,半晌才缓缓放下,叹道:“都进来说话吧。”

当下众人入内,各按品级坐下。朱祁钰先问汪皇后道:“固安和文安都睡下了么?”

汪皇后道:“都睡了,皇上可是要叫她们起来?”

朱祁钰摇头道:“不用了。听说文安最近身子不好,皇后得让御医好好看看。”

汪皇后起身一福,道:“御医已经看过,不过是风寒,应是不打紧的。”

朱祁钰讷讷点头,转头见朱见济仍依偎在杭妃身边,一双眼睛颇有些萎靡无神,便温言问道:“见济,想睡觉了么?”

朱见济猛然打个激灵,连声道:“孩儿不敢。”

“今日本就是晚了,不该把你叫过来的。”朱祁钰想了想,只吩咐乳娘道,“带见济回去歇息吧,别紧着他,小孩子爱玩就让他玩,将来玩的日子可就不多了。”

这话颇有几分玄机,汪皇后和杭妃都不吭气,只能任由乳娘将朱见济领走。朱祁钰这才淡淡道:“这话朕要先和你们说一声,明早朕便要正式易储了。”

杭妃顿时花容变色,失声道:“皇上真要立见济为储君?妾身……妾身万万不敢。”

“立的是你儿子,要你敢不敢做什么?”朱祁钰冷峭反驳,只转头对汪皇后道:“皇后便没有话说么?”

汪皇后肃然起身,伸手摘去头上钗钏珠翠,走到堂中跪下,道:“妾身还是那一句话,太子无过,不可随意废立。皇上若真疼见济,就不该把他放到火炉上烤。”

朱祁钰双眼一翻,喝道:“朕要抬举他做太子,怎么是把他放在火上烤!他能做朕的儿子,难道还做不了大明的太子么!”

汪皇后毫不示弱,昂首道:“妾身愚钝,不明大义,却也知道若无太上皇父子,皇上绝对当不上这个皇帝!统序所传,本就在太上皇一系。皇上于太上皇,既非继嗣,又非继统,想要易储,于人心宗法,皆是不服!”

朱祁钰从没想过这个一向贤淑明礼的皇后竟会如此神色俱厉地向着自己说话,直气得浑身颤抖,厉声道:“朕登大宝,乃是天命攸归,与太上皇父子何干?”他起身踏下两步,指着汪皇后道:“汪氏,朕问你,是不是因为见济不是你的孩子,你才不同意他做太子?”

汪皇后偏过头去,恨声道:“妾身是一国之母,后宫里哪一个孩子不是我的儿子?”

朱祁钰冷冷伸出手握住她的下颔,强行将她的脸扭到面前,道:“你可是不放心?朕可以立刻将见济过继到你的名下,如此你可满意了吧?”

杭妃在一旁听得浑身一颤,只想大叫一声“不要”,只是一见到朱祁钰宛如疯癫一般,却哪里还敢出言放抗?哪知汪皇后硬生生别过头去,低声道:“多谢皇上,妾身自有两个亲生女儿。”

“好,果然是好!”朱祁钰扬手甩开汪皇后的脸,道:“既然你要你的女儿,那就守着她们去冷宫思过吧!朕可以换太子,自然也可以换皇后,滚!”

汪皇后面上泛起一片苍白,却踉踉跄跄站起,道:“既然如此,妾身立刻便会离开这坤宁宫。皇后寝宫,唯有德者居之,妾身偏激善妒,不堪再为大明皇后。既然皇上要立见济为太子,母以子贵,妾身自然要让位于杭妃。”她目光沉沉地转向杭妃,道:“妹妹以后好生伺候皇上,姐姐这就走了。”

她转身入宫内,片刻间已将皇后玺绶和翟服凤冠端出放在杭妃座前,跪下向她拜了两拜,才转身对朱祁钰道:“当年宣宗废后胡氏居住于长安宫,妾身也将避居于彼。只是固安、文安无过,还请皇上好好照顾她们。”

她言毕起身,便欲退下,却听朱祁钰涩然道:“慢着。”

汪皇后面上冰冷一片,淡淡道:“皇上还有什么要指教的么?”

“一日夫妻百日恩,朕也不想废你!”朱祁钰眸中闪过一丝退怯,却咬牙道,“只要你此刻点个头,同意由见济为储君,朕依然会像以前一样对你。”

“可是妾身却要为皇上积着这一份阴德。”汪皇后苦笑道,“还请皇上将来不要害了见济,也不要害了自己。”说罢她盈盈一拜,带着宫女宦官退下正殿,徐徐离去。杭妃出身低微,本没有什么主见,早已吓得说不出话来,此时见汪皇后走,才颤声道:“皇上,这……这可怎生是好?”

朱祁钰不答,却只觉一颗心被人生生劈成两半。回想起二人少年成婚,一向恩爱,如今她却被自己亲手逼走,竟是说不出的悲凉难受。这时舒良进内禀道:“皇上,于司马来了,就在乾清宫外,见不见?”

“他果然……果然还是来了……”朱祁钰丢下呆坐在场的杭妃,木然起身道:“摆驾乾清宫。”

舒良上前道:“于司马送来一封奏疏,说皇上可以先看了,再决定见不见他。”

朱祁钰呆呆接过奏疏,对着烛台一映,只觉橙色的烛光下,黄绫面子的题本上写着一行大字:“正国本扶纲常以安社稷疏”。他苦笑一下,低声道:“该来的到底会来。”他将奏疏紧紧握在手中,才对舒良道:“去见见他。”

乘舆回到乾清宫,于谦已等在正殿。大约是他匆匆从家里赶来,连官服也未来得及穿,只是披着一件淡青色的长袍,在略显晦暗的深宫中颇显出几分凄清之意。

朱祁钰跨进门内,叫了声“于卿”,忽然鼻端一酸,潸然落泪。于谦见状大惊,连忙跪倒在地,道:“臣该死,是臣激怒了皇上。”

朱祁钰弯腰将他扶起,道:“于卿,朕已经再不能回头了。”

于谦双目深窈,道:“臣却是不敢不回头。”

二人相交一言,均觉再无话可说。朱祁钰坐上龙椅,沉默良久,“朕打算废了汪皇后,改立杭妃为后。汪氏十八岁嫁给朕为妻,与朕相敬如宾;杭氏本是潜邸宫人,从小服侍朕长大,温柔娴静。朕不想伤害她们任何一人,可是逼到这一步,却是不得不如此了。”

于谦低声道:“汪皇后母仪天下,堪为闺范。即便以后不做皇后了,也请皇上善待她。”

“你……你不劝朕么?”朱祁钰喃喃道,“朕废朱见深,心中并无挂碍,只因他不是朕的儿子,朕也不喜欢她。然而玉敏……汪氏,她是与我同床共枕之人,是我两个女儿的母亲,我当真不想废她……可是我没有办法……”

“皇上想让臣怎么劝?”于谦惘然道,“臣既然劝不了皇上易储,难道还能劝得了皇上废后么?”

朱祁钰抬头望着他道:“难道你就不曾想过,将来朕……朕不在了,朱见深即位,他和他爹爹会怎么对待你?除非朕在死之前,先把太上皇处死,否则他绝对不会饶过你!”

于谦不觉将手攥紧,却只躬身道:“也许那个时候臣也早就不在人世了。”

“即便你死了,还有你的家族,你的门生故旧,你也不为他们着想?太宗靖难夺位,大杀建文遗臣,瓜蔓抄、诛十族,你就忍心不为他们谋划?”朱祁钰鼻尖酸涩,急促地道,“于卿,朕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得不易储,你也请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帮朕最后一次,好么?你若肯帮朕,从今以后,朕对你言听计从,对你百依百顺,让你权倾朝野……好么?”

于谦痉挛的双手渐渐舒展开来,他慢慢上前一步,道:“皇上,明日一早就要易储了么?”

“是!”朱祁钰决然吐出一个字,道:“时至今日,朕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于谦苦笑道:“皇上如此坚决,哪里还用得着臣为臂助?”他伸出一只手来向着朱祁钰,道,“皇上,请把那奏疏还给臣吧。”

朱祁钰迟疑道:“你……你要做什么?”

于谦一指殿角火盆,定定道:“烧了!从此以后,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臣曾谏过易储。”

“为什么?”朱祁钰不觉握紧那奏本,颤声问道,“为什么?你不怕受天下人讥嘲指责?你不怕后世史书将你写成懦弱庸碌?你不怕……不怕被亲友误会……”

“臣怕,可是怕有什么用?”于谦失神一笑,道,“从臣扶皇上登极的那一天起,臣就已注定和皇上绑在一起,永世不能分割。只要皇上成功易储,那么不论臣谏与不谏,都逃不了后世的口诛笔伐。臣也曾想凭一己之力劝回皇上,但最终发现无能为力。因为皇上要的东西,臣给不了,所以臣只能听凭皇上自己去取,臣再不会说什么了。”

朱祁钰忽然有些发傻,只觉自己变成了一个被大人所厌弃的孩子,顽劣得过了头,父母终于失望透顶,连责骂和管教都已不屑施于己身。他战战地立起,道:“你也觉得我是无情无义到无可救药了么?”

于谦温言道:“事已至此,皇上说这些又有何用?臣只想最后劝皇上一句话,太子废黜之后,还请不要将他迁出皇宫。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独居于宫外,只怕日子也艰难得很。他已是无父无母,孙太后便是他唯一的亲人,好歹等到他成人再就藩吧。”

朱祁钰涩声道:“我……我何曾想要害死他们父子?我……”他一时目光闪烁,双手悄无意识地用指甲划着桌面,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这时王诚踅进来低声禀报道:“皇爷,孙太后宫里的管事牌子李永昌来了。”

朱祁钰回过神来,看一眼于谦,才道:“宣。”

话音未落,便见李永昌连滚带爬地冲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御座前,哭道:“万岁爷爷,太后娘娘本与小爷说话,谁知突然昏厥,只怕是不好啦!”

这“小爷”指的便是太子朱见深,朱祁钰心知孙太后定是知道明日易储的事了,心中激愤,才陡然犯病。他猛然立起,正欲出言,却觉得一股晕眩袭上脑壳。他使劲甩了甩脑袋,才道:“太后突发急病,还不快请太医来看?你倒有功夫来这里胡混,滚!”

李永昌吓了一跳,抬头看看站在殿中的于谦,忙不迭地退了出去。朱祁钰陡然拉下脸来,道:“舒良、王诚!太后重病,需要静养,从即日起,闲杂人等一律不得进入清宁宫!违者立斩!”

二侍齐齐称是。于谦见他雷厉风行软禁了孙太后,心中本有的几分柔软顿时一扫而空,当即便硬下心肠,道:“皇上,请将臣的奏疏还给臣吧。”

朱祁钰默然不语,只缓缓将奏疏推到他面前。于谦拿过奏疏,从中撕扯为两截,丢入火盆中。鲜红的火舌陡然窜起,转眼将那奏疏吞没。

目 录
新书推荐: 顾总别慌,太太只是不回头了 暗香 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 榜一姐姐等返现,年下弟弟修罗场 重生四九城,激活每日情报系统 重生七零:截胡厂花后,我成科技大佬 心声泄露之后 野性考验 美利坚厨神,从荒野独居开始 夫人拒不原谅,高冷渣夫失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