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月冷龙沙 > 152 第五九章 揭帖(二)

152 第五九章 揭帖(二)(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你家男神有“病” 飘零书 梦石 一世卿安 眉间砂 一叶浮华 碧云将暮之下里巴人 上帝吻过双生蔓 白禾悠悠 关河夕照

自从和哥哥大吵一架后,朱骥便一直提不起劲儿来,每日只恹恹地在锦衣卫衙门点卯胡混。朝中文臣请求皇帝重议仪注之事也闹得沸沸扬扬,胡濙接连上了三四次奏疏,都被皇帝毫不留情地驳回来,只道虏情谲诈,不可不妨,非要“一轿二马”不可。

如此一连过了三四日,这日早上朱骥如常来到北镇抚司内,正随手翻看桌上的邸报,忽见堂外有人高声摇铃呼喝道:“卫帅有令,所有指挥佥事以上官员到正堂集合,有事说!”随声而来的,各处签押房已是议论声一片。朱骥起身走到门外,见不少军官已纷纷往前厅去,不禁大奇。如今的卫帅□□是个天塌下来也放不出个屁的人,怎么会突然如此兴师动众?

他细细一思,想到这几日诸臣正为争仪注之事吵得不可开交,顿时起了敏感之心。到了厅上,便见卫帅□□身着一身三品绯色武官常服,罕见地佩了刀,正立在台上,满面凝重。不多时人已到齐,□□清了清嗓子,才朗声道:“今日朝中出了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皇上下旨,要我们锦衣卫彻查到底!”

诸军官闻言无不大哗,忙四下里打听事情来由。□□似是烦躁之极,狠狠一拍桌子,骂道:“都给我闭嘴!今日之事,谁敢出去多说一个字,立刻打死!”

众人这才渐渐停止议论,□□从桌上拿起一个雪白的信封,道:“今日早朝退后,内阁大学士高谷从禁门边拾到一封匿名揭帖,其中言语狂悖,要皇上行唐肃宗故事,以大礼迎接太上皇回京,先避位恳辞,再婉转受命。皇上大怒,要我们三日之内查出撰写揭帖之人和背后主使,否则严惩不贷!”

众人尽皆屏息凝神,吓得不敢多言。□□将那揭帖在桌上一拍,才道:“众将听令,镇抚门达带手下人马察访信纸、笔墨来源,镇抚谢通带人沿街搜寻可疑人物。”

谢通、门达二人领命,□□又分派了其余数人的事务,再三告诫众将要谨慎行事,才宣布解散。朱骥心中沉吟,正要转头离去,却冷不防听身后□□已叫道:“尚德,你留一下,我有话问你。”

朱骥一怔,方才转身跟着□□到了内室。□□摸着桌上的紫砂壶迟疑了半晌,才低声道:“尚德,我……只怕这件事和高谷有些牵连。你与文官们来往不少,我想让你帮着查一查。”

朱骥心念飞转,暗想既是高谷第一个拾到的匿名信,□□怀疑他,也算是情理之中。但高谷毕竟是阁臣,又是威望素著的老臣,这可不是好查的。他沉思许久,方道:“当时的情况到底如何,卫帅可否为属下详述?”

□□便道:“今日退朝,百官散到奉天门外,内阁高公便在门边发现了这封书信,当时在场的官员不少,除了高公、还有吏部东王先生、礼部胡公、兵科叶盛叶给谏、礼科于泰于给谏等人。众人传看书信,吏部东王先生当场便大喜,说这是‘礼失求诸野’,其余官员也都喜上眉梢,说若是以书进呈,必可感动上心。只是东王先生毕竟是老臣,知道这事的轻重,不敢马上入呈,便带着书信往都察院去询问王都宪的意思。王文一见之下便言,匿名书信概不封进,乃是国法,叫他千万不可进呈。东王先生仍是心有疑虑,又去兵部见了于少保。于少保看了,却只说‘进亦无妨’,也不肯给句实话。东王先生犹疑未决,只得将书信还给高公。”

他说到这里,却恨恨一拍大腿,骂道:“若是事情就此而止,便也完了,偏偏那叶盛、于泰两只乌鸦真不是省心的,竟然抢先已将此事报知了皇上,皇上忙命人去高公处缴进。胡公得知此事,还欣欣自喜,只道皇上幡然悔悟,要按照揭帖中的礼法迎接太上皇了,哪知道到头来竟然是触了逆鳞!”

朱骥听罢不语,只在心中将此事的来龙去脉细细理了一遍,才道:“所以卫帅怀疑高阁老……”

□□抬起头来道:“出了这样的事,任谁都是第一个怀疑到高阁老身上。只是他是什么身份?未定罪前,锦衣卫也不好上门盘查。也只有靠尚德你去套套他的话,看看能不能问出什么。”

朱骥苦笑道:“属下和高阁老从无来往。”

□□只听得心烦意乱,连连摇手道:“我也不指望你问出什么。若这事真是高阁老做的……”他伸长了脖子看了朱骥一眼,满眼都是恐惧之色,咬牙道,“那真是要兴大狱了!”

朱骥心知□□所疑并非空穴来风,此事一个不慎,便极有可能酿成一桩血案。他当即问□□要了一份揭帖的拓件,先回自己的签押房,只命人将近几日高谷家的日报通通调来查看。自今上即位以来,虽然对于侦缉之事放松了些,可如高谷这般身份的人,家中哪里会没有几个暗桩子?不一会儿日报拿来,朱骥仔细翻看一番,忽然眼前一个名字闪过,颇觉有几分熟悉,便问身边随侍的亲兵冯林道:“这个龚遂荣,好像是我们锦衣卫的人?”

冯林不过是个十八/九岁的大孩子,素来爱打听事,一听长官询问,忙道:“有,官职还是千户呢,就是外号龚呆子的那个!平日里只知道读书,也不和同僚来往,难怪朱指挥不识得。怎么,他出事了么?”

朱骥沉吟道:“你去传他来问话,切记不可声张。”

冯林一听便拍着脑袋道:“可不成啦,这个龚千户今日一早就告了假,说是老家来信,父亲病重,叫他回去呢。”

朱骥大吃一惊,几乎一跃而起,失声道:“跑了?”他一呆,缓缓坐倒在椅中,双目滚动,一时猜疑不定。冯林奇道:“朱指挥,莫非龚千户……犯了什么事不成?”

朱骥不答,只抬头问道:“龚遂荣的老家是哪里?”

冯林道:“是南直淮安府山阳县人。”他生怕朱骥不明地理,又补道:“离扬州不远!”

“扬州?”朱骥喃喃念了两遍,立刻便忆起,高谷便正是扬州府兴化县人。他沉吟半晌,又问道:“你去拿龚遂荣的卷宗来,我看看他的履历。”

冯林忙点头应了,不一会儿便拿了卷宗来。朱骥细细一看,原来正统十四年福建邓茂七造反时,龚遂荣曾随着大军入闽平叛,一路屡出奇计,颇得主帅宁阳侯陈懋赏识。只是那时正是瓦剌大举入京之时,兵部顾不上南边这些民乱,因此什么赏赐、纪功全都搁下了。这龚遂荣也是个呆的,竟然提也不提,是以至今还只是个千户。①

一路看下去,朱骥便是留意那“宁阳侯陈懋”五字。这位侯爷虽是武将,却是几次和王直、胡濙等老臣一起请遣使迎驾,动静之大,毫不亚于那些迂腐老夫子。他默默半晌,知道这事越发不寻常了。他沉思良久,方转头对冯林道:“你去拿一份龚遂荣的亲笔文书来。”

冯林恍悟,连忙转身去卷册中各取了一份龚遂荣的日常文书。朱骥拿过细细核对笔迹,只见那匿名揭帖上的字迹略有相似,只是笔触向□□斜,便知定是用左手写的。他思索片刻,已心生一计,便拿纸笔将揭帖抄了一遍放入袖中,方起身对冯林道:“此事不许声张。”说罢入内室换了一身儒士青衫出了衙门,也不骑马,只找到棋盘街最热闹的车马行雇了一顶不起眼的小轿,便往高谷府上去。

目 录
新书推荐: 顾总别慌,太太只是不回头了 暗香 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 榜一姐姐等返现,年下弟弟修罗场 重生四九城,激活每日情报系统 重生七零:截胡厂花后,我成科技大佬 心声泄露之后 野性考验 美利坚厨神,从荒野独居开始 夫人拒不原谅,高冷渣夫失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