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4.冒着战火而来,顶着SARS而去(1 / 1)
2003那一个寒假,我很勤奋地把我高中的手写稿打成word文档,而洁洁在家和小T通话,陈轩也在海南和她的那加拿大华人在台湾通了电话。
于是开学时,洁洁便在期待,因为小T云,三月下旬会来中国。
而就在小T预定日子的前夕,也便是3月20日,小Bush推动了伊拉克战争。
这一次的我们很快得到了消息。当时正是我们的基英课(基础英语,下同),11点的课间时,同学打开收音机寻找VOA,因为在上课时收到短信,云美国开战了。
于是下一小时的基英,成了讨论美国伊拉克、战争与和平的时段。而洁洁为了小T担心,担心他订的机票因战争失效,担心他去纽约时会遇上伊斯兰恐怖分子。
当小T动身的那日,洁洁算时间他该到纽约了,便开始等待电话,同时担着心。
看到洁洁泪水的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也许她是认真的。当时死守在寝室的便是我,于是我安慰着她。她说,即使不算这一层,他们也算是朋友,何况若不是因为她,小T也不会在这个时间到纽约,万一真出什么事,岂不是她害他?
到小T打电话过来,洁洁才算真的放心。小T迟了一小时才打电话,便是因为纽约那边颇有些混乱,电话没办法打,只好先去机场。幸好到了机场终于能打电话,否则还不知怎么担心呢。
洁洁这才算放下心来。
为了小T的到来,洁洁特意请了假。当然理由肯定不是陪小T,而是家人病了回去探望云云。辅导员只给了一个礼拜的假期,小T却要来两周,当然这也无所谓,反正我们上课相对较松,不常点名。
洁洁的生日在3月底,小T此来,顺便还可以给她过生日。两人顺利见面,在外面订了宾馆,也便住在外面。洁洁生日那天,我们特意在刚过半夜十二点时给她打电话,我还在一旁放着电脑里面的结婚进行曲。曲子是门德尔松的,心意是我们大家的。
从这一天起,洁洁便满了二十周岁,在中国,也是女性的合法结婚年龄了。当然由于我们仍是学生,也仍然不可以结婚便是了。
他们二人的种种,却非我们外人可以道。不过后来我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和洁洁独处,于是告诉她,要记得防护。
洁洁曰,我们还没啦。我相信她没有冲到本垒,但也相信,除了本垒,也就都冲了。
洁洁后来给我们讲他们之间的好玩事情,种种不一而足,印象深的有几件。一件是走在天桥上看到乞丐,小T很痛快地给了一美元,乞丐追上洁洁,曰换成人民币吧这钱不能花。洁洁心道毛病真多,于是给了他一元人民币。乞丐曰:怎么能一元呢,美元比较多|||||||||||
还有则多少带点颜色,小T和洁洁出去,在公共WC方便,回来告诉洁洁:难怪中国女人喜欢外国男人……
幸好经我教导,我们寝室已经从洁白无暇变成黄色,都能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洁洁带着小T出去,自然也会去购物。有些人以为洁洁是陪同导游云云,在一次洁洁大砍价时用中文对她说:大家都是中国人,干嘛这么砍呢?
洁洁给我们讲时,我们曰,小T的钱就是洁洁的钱,不砍难道还留着你不成?
由于兑换汇率的问题,以及收支比例不等,国人眼中,外国人显然是很有钱的。同时国人眼中,外国人更是好骗的。
这样的想法,使八十年代中俄贸易一度窜上了高峰,也使九十年代的俄罗斯人,再也不和中国人做生意。
是占了便宜,也吃了亏。
后来我们和小T吃了一顿饭,他请客,学校门口的饭店。但是话说的不多,因为实在有些尴尬。不过看起来小T年纪虽大,却带着外国人的天真,看上去还挺老实的。
这也就够了。什么潇洒风度,翩翩少年,对我而言还不如老实一点比较好。
小T的中文从一数到十都有问题,然而他却会说“我爱你”,而且腔调颇为正宗。我们好奇之下询问,方知是“What I need is you”(我需要你)的前三个词发音,当即很佩服,后来想,这不是和我早年学英语“来是康姆去是狗”一个原理么?
于是哑然,原来外行学语言都是如此。
小T呆了两个星期,自然是要回去的。他回去时正是四月中旬,几乎可以说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刻,我们都在想他回去该不会被隔离审查吧。
原因当然不是间谍,而是Sars。其实当小T和洁洁到处溜达的时候我们就在想,洁洁总在外面,千万不要出事才好啊。
2002年年底,一种叫作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席卷了广东,然而在大内地的我们,仅仅是听说。2003那个寒假,我还笑着跟家里人讨论关于南方的抢购热潮,说要不要弄点醋和板蓝根去批发。
然后,这个很遥远的词,到达了北京。
所以我们后来常说,小T是冒着美伊战火而来,顶着sars而去,堪称是战火中的爱情。
当然他回去得足够早,等到小T回去的一周后,北京方才全面陷入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