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3.我的写作之路(1 / 1)
在未上大学之前,我画漫画。上了大学之后,倒是混吃等死的时间更多,或者玩玩cos去漫画社和别人交流,甚至和方归瞎胡扯些有的没的,就是缺乏勤劳。买了电脑之后,我倒是把我对书的喜爱发挥至尽,常常在网上找书看。而身为没什么文化底蕴的我,看的最多的,当时是言情。
那时候自然是去不需要注册又书多的jj,当时jj并没有原创网,一切都很简单。其实我高中起就在jj上看言情,不过那时看的少。
看得多了,又有电脑,便把我高中时期的一些短文写出来,发到原创论坛上去。那时非常喜欢一名原创作者,想到自己高三时也写过一篇用作漫画脚本的小说,干脆打上去也好。
那是一切的开始,开始与键盘终日打交道,开始镇日想着故事情节想着我笔下的人物该怎么做该要如何发展,开始去写那种叫感情的东西。
尽管,仍是不相信的。
其实也许无论漫画还是写作,对我来说差别都不大。不同的是,显然写作比漫画更容易有读者,尤其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在。我至今能记得在我那篇现在看来很弱智的文后留言的id,虽然其实只是寥寥,对习惯了寂寞画画的我而言,还是很大的鼓励。
于是一发不可收。
我一直相信,人是需要自知之明的,但我更相信,人在很多时候并没有自知之明,例如当时的我。
最糟的不是自我嫌弃,而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糟糕。当时的我,绝对不会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有多低劣,当然现在我也未必知道。也许写东西的人说到底都是很自我中心的,太习惯操纵一个世界了,即使自己其实并没有操纵那个世界的实力,也往往乐此不疲。
当我们习惯在笔下写智商180的天才,当我们习惯在笔下写全球全国十大富商,当我们习惯让猪脚上山入地无所不能。
我们往往会忘了,我们自己其实不过是到期末时要祈祷六十分,或者会被公司里最小的官压死的普通人。新东方老罗云,钱钟书有一句话对他影响很大:我们年轻的时候,往往把创作冲动当作创作才能。
我也如此。
真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已经是接近一年之后的事情了。然而兜兜转转,我至今仍在提笔——或曰打键盘。
人生有时候真的很有趣,在学英文的情况下,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了中文写作。
藉由写作,我认识了很多人,这个圈子毕竟不小,北京的同行不少。有一些结成了莫逆,有些在我生活中闪过一道然后过去。我开始极喜欢的作者,也因就住在我隔壁学校,而和我颇为熟悉。
我小小的世界,因此变得大了起来。
女生,去的是言情网站,写的是言情小说,那么自然来看的也大多数是女性,和我相熟的,更是几乎个个女生。平素老公老婆姐姐妹妹的,甚是惬意。
网上是个意气之所,还好即使在我不自知自己的水平差劲时,我也很少因为自己的文而和别人意气。虽然也许别人说我缺点我并看不出来,但是至少我会显得博大一些。
当然平时和别人吵口架,却是向来刻薄。因此得罪人,倒是常事。
网上挑刺,言曰拍砖。你一砖砸来我一砖回去,煞是热闹。不过我认为身为作者,东西写完了,评说便是由人。也就是说身为作者,别人有板砖,我有天灵盖,那是要实打实地受着,不容半点分说。
因此当有人拍我幼稚时,我只是笑笑受着,过去看热闹甚至灌水,也许解释,却不反驳。尤其当发现那名仁兄是位男士之时。
殊不知言情小说是女人的童话,正如武侠小说是男人的童话一样,童话的本质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性向。计较童话的真实性,已是不该。更何况这童话本也不是给身份男性的阁下看的。
他自是被群起而攻之,我息事宁人,说了几句。那人方云,难道你甘于写这种没什么意思的东西?
我稍稍一凛,那人对我的短篇评价显然比长篇好的多。因为短篇是有内蕴的,长篇则太少。
于是此后我在自我突破和迎合童话心理之间徘徊,煞是辛苦。
其实网上写文,不过是为了高兴,迎合不迎合都没关系,差别只是看的人多少。也许此后我读者越来越少,然而可能确实是越写越高兴。
不过涉及到出版,就不一样了。
网络小说之多,几乎可说是一捞一大把的。然而在国内出版界的混乱情况下,实力和运气都是出版的关键要素,而市场和出版商的眼光更是难以预料的。
幸好我是写言情的,言情自然有人要。大陆可能还少些,台湾却是言情的生产地。总之因着种种机缘,我投过稿,也被要过稿。当然,退过稿,也过过稿。
第一次拿到书,无疑是非常激动的。然而我直到最后,也没和任何一家出版社有过长期的合同。
一方面没人要我,另一方面,我也不愿束缚。命题作文并不是我想写的,钱和出书对我可能是种诱惑,却没有很大。
如果真要钱的话,英语系学生,出去做家教做翻译,未必比写这个更操心劳力,而且上网对当时的我而言,还是挺费钱的一项事业。
只是因为喜欢吧,所以一直说,我笔写我意。
自己开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