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章 遇强人(1 / 1)
三四章遇强人
文博还是从前的样子,并未因得知太上皇与公主们的处境而忧心忡忡,最起码,从表面上看不出他有什么异样。
我心中十分感慨,也十分的心疼,虽然知晓自己的心疼疼得毫无立场,可眼睛却不由自主的追随着他。
尚卿大概是看出了我对文博的不同,她提醒道:“那孟大人并非一般人物,便是他得知公主的事情后也不见异样,这份城府就非常人能比。公主心思赤诚,又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不是能说到一起去的。”
我听了心中不愤:“那玉瑶倒是和他能说到一起去,只是又有什么用呢?如今他才二十几岁,难不成就一辈子不再成家吗?”
尚卿摇头道:“孟大人多思,您爽直,本是不碍的,只是您如今又封了定国长公主,名声在外的。孟大人那样的人,看着温文尔雅,心底里怕是容不得身边女子如此出众的。凡事您又有主意,又不肯轻易更改,若真和孟大人有了什么,怕是要成怨偶的。”
我笑道:“你也不用拿这话吓唬我,倒像是你亲历过似的。你既知我主意定了不会轻易更改,又怎会因着这番话便落了念头?我也不瞒你,我就是欣赏他的才华和城府。想堂堂男子,若是一眼便让人看透了,那还能做什么大事?
我呀,若是得了这个人,我事事便不操心了,更不会拿着什么主意与他顶着的。如何?你可放心?”
尚卿叹了口气:“我年纪比您长些,自然也是打十几岁时过来的,如今看来,所谓情有独钟,所谓情情爱爱,讲的是两情相许,若有一方勉强,也是难以圆满。
我追随您,便真心盼着您好,盼着您能适一个真心心疼您、爱护您的,孟大人,便是连玉瑶公主那样的人物也不见他皱一皱眉头,怕是个心硬的。您得费多少精神去感化他呀。”
“这样来之不易的才有意思,白白送上门来的又有什么趣儿?”
尚卿见我如此固执,也不再多劝,只道:“我看着那二公子对您但是十心十意的,便是那李将军也比孟大人多些真性情。您非要知难而上,也好,总该让您知道冰是凉的火是热的,如此才知晓自己到底要什么……”
一路行来,饥餐夜宿晓行渴饮其实也不算什么,主要是路上不是很太平。
如今在大楚的金人主要有两支,一支便是掳了太上皇北去的,另一支便是以泽州为点,其势力遍布西路各州县的。其实若是只有这两只金人倒还不致如此,可恼的是张士昌,当我们大军兵临城下时,他卑躬屈膝极尽谄媚之能事,可当我们离了京城,只留李谦父与他共守时,他便悄悄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勾了金人来赚城。
这事是在我们离开不久后发生的,待我得了这个消息才猛然醒悟过来:原来张氏早有反意,不然怎么城中并无要紧的家眷?糊涂,真是糊涂,我怎么将这么要紧的事也忽略了。
只是便是我因见了母亲,得意得忘记了这些,便是李谦父也没察觉吗?纵是李谦父察觉不得,那文博呢?凭他的谋略,这事又怎么逃过他的眼睛?还是他们虽有察觉,但为不打草惊蛇便将计就计?
后来又陆续传来了消息,张氏率其两子逃到信阳。当月金人便立张氏于信阳,是为齐帝。
李谦父所守的京城也并不安宁,可此时谁又能顾念他的安危呢,便是眼前的事就叫人手忙脚乱了。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我父皇在位时喜爱美人、书画、音乐和一切奢靡美好的东西。那些懂得他心意的弄臣自然上天入地百般搜罗,供他享受。
当然,取之有十,父皇见到了最多也就十之其一,剩下的层层盘剥层层搜刮更是不足为奇。
这样一来,其中难免有巧取豪夺的,难免有损伤人命的,又遇上灾年,又遇上打仗,征兵、征粮、征税……三五年间,天下便起了十几路强人。
每路总有几个或十几个有些名声的强人,拥护者更是以十万、数十万计。他们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所到之处,劫富济贫,倒颇得人心。其中最著名的一支便是驻守南阳的杜氏三兄弟,号称杜氏三虎。
这三虎原是乡间的屠户,平日里也是那说一不二不肯吃亏的角色。身逢乱世,有人揭竿而起,他们兄弟也便跟着起了事。后来因他们为人仗义又勇猛机敏,颇做了些大事,倒越来越有些威望,渐渐成了头领,使身边的人也越聚越多。不过三五年间竟对外号称大军二十万。
我们离开青州后便进入了蔡地,这蔡地离南阳是很远的。虽然不说,但我们也都心照不喧,只想太太平平到达临安,便躲着一切可能引起事端的地方走。
谁知越是怕事,越是来事。
我们所率的兵士是拥护九哥的,随着九哥东奔西杀的最是忠义。可这些忠义的兵士是要吃喝的,沿途上若有官衙,一切用度自然由地方来负责。若没有,他们的吃食用度便要从当地百姓中来取。
百姓屡遭战乱,生活本就艰难,自然是不愿的。兵士们见百姓不愿,便从中强取,一来二去的便起了冲突,还闹出了人命。
这些事,路上到也常遇着。我们也没有别的好法子,虽说知晓当爱民如子,可手中没有钱银,又要兵士们效力,对这些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闹的太出格便好。
谁知这一回却是捅了马蜂窝。
原来这蔡地竟是那杜大的岳家,受了欺负了百姓连夜到了南阳搬兵。等我们一行人从睡梦中醒来时,便见周遭让人围了个铁桶一般。
孟氏父子忙上前交涉。上到国仇家恨、民族大义,下到市间物价、鸡毛蒜皮,只说得孟大人是口干舌燥、焦头烂额。
带兵前来的是杜三,他到底年轻些,听孟大人说得慷慨激昂的,十分不耐烦。直道:“你家三爷不管你什么大义不大义,三爷只知道拳头硬才是道理,才有大义,你也不用说那些有的没的,只说说,这事怎么办,怎么了。”
秀子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更何况我们本来就没理?无奈,最后只能答应他们惩处行凶的兵士,并给苦主以丰厚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