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章 承大统(1 / 1)
二二章承大统
不容众人细想,我轻声道:“九皇子,请接旨吧。”
九哥口中道:“臣谢主隆恩”,起了身便来接旨。
“且慢”,一声断喝,却是那李谦父。
我心中冷笑一声:便是你再有不甘,可当着众人面前,还能翻了天不成?
我问道:“李将军有何话要说?”
那李谦父冷笑一声:“娘子好手段,你小小年纪竟哄得众人团团转吗?我且问你,你既是孟学士府的嫡女,为何又来冒充什么十四公主?手执假圣旨,颠倒黑白,你是何居心?”
又向众人道:“诸位,她不是什么十四公主,她是孟学士家的娘子,本将与她朝夕相对也有月余,军中众人皆可做证。”
我知这李谦父奸诈,确不料他竟是如此混淆是非。我笑道:“李将军说本宫不是公主,真真可笑。公主乃天潢贵胄,岂是你一介武夫便能得见的?
你有眼不识泰山确也不怪你,可九哥、十二哥与本宫从小住在宫中,便是在座的各位长辈、宗室也有许多人是看着本宫长大的,又岂是你一句‘不是公主’所能改的?
至于将军说什么手执假圣旨,颠倒黑白的话,真真是诛心之言。本宫问你,你口口声声说这圣旨是假的,你有何凭证?莫非这‘大楚受命之宝’的大印也是假的不成?你既然说这是假,是否将军处有真的,不妨拿来一看,咱们也好分辩分辩。”
李谦父嘿嘿两声:“娘子,当时帐中之话尤在耳畔,怎么今日就翻脸不认人了。便是你无情,本将却还是有义的。你是何人,受了谁人指使快快说来罢,你一个女子如此抛头露面的,是何道理,还不快随我回去?”
若不是心里有准备,若不是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一半金人不羁的因子,换作任何一个闺中女子,怕是羞也要被他羞死了。
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间,他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引人误会坏我名声!
我气极反笑了:“十二哥,您看您这位表兄,是风魔了吗?还是因着杀了嫡妻,心中有愧,让张氏的阴魂上了身?十四不才,于父皇的众子女中并不出众,可却也是堂堂公主金枝玉叶。十二哥,您就看着他如此折辱玉虎吗?”
十二哥听我如此一说,有些尴尬,他喝道:“明睿(谦父的字)不得无礼,她确是十四公主无疑。”
谁料那李谦父并不退缩:“便是公主是真,那又如何?谁知她从哪里弄来的圣旨,要本将信服也好办,只将那传国玉玺请出来供我等瞻仰一番,到时谁是谁非,本将任凭发落,不然,也休怪我等不能从命了。”
我将圣旨翻转过来,走到几位年长的宗室面前一一请他们看了。我问各位宗室:“各位长辈、叔伯,这圣旨可有不妥?”
此时此刻莫说这圣旨不是假的,便是,在局势未明朗之前,他们又岂会过早下结论?
众人纷纷道:“我等并未见不妥之处。”
我笑着将圣旨递到九哥手中:“九哥,圣旨已宣,您请接旨罢。”然后厉声对谦父道:“李谦父你是要造反吗?
你口口声声说这圣旨是假的,可又拿不出你所谓真的来,此其一。
你阻挠父皇传位旨意,百般混淆皇家伦序,此其二。
你攻下京都却又不设一兵白白将京都拱手让与张士昌,此其三。
皇子、父帅危难之时,你不知上前解围反而绕道泽州,在泽州与金人对峙多日却不肯见仗,而是书信往来暗通款曲,此其四。
你明知我是大楚公主却出言不逊几多挑衅,此其五。
混淆皇家伦序,你是不忠,将京都让于他人,你是不义,置皇子、父帅的安危于不顾你是不孝,诬蔑公主名声你是不仁,像你这般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也敢恬居将军之位,也敢说什么分辩不分辩的话。
堂上有两位兄长,有诸位宗室,将军还是找个凉快地方待着才好,彼此都留些体面。”
说罢,我看向文博,他向我点点头。我知晓,自己该说的已说了,便不再多讲。
只见文博对李益道:“李将军,此地不是鸿门,自然也不设鸿门宴,此地虽是甘露寺,却也没有刘备与孙权。
将军安排在外头的兵士学生已请他们去别处吃茶了。如今密州城中也驻了我家主公的军队。圣旨诸位宗室已验过,并无不妥。道远愚钝,却也是君命不可违的道理,如今圣意已知,不知将军是何打算?”
李益看了看文博,又看了看九哥,再瞥了一眼谦父,这才道:“李家是楚国的李家,李益是皇上的李益。圣旨所言,臣敢不从命?”
“好,既然李将军认同。学生看择日不如撞日,趁着众位都在便在此地登基。从此众人同心戮力,也好一致向外了。”
我听得此话快直直地跪了下去:“玉虎恭请皇上登基。”
文博、文诚等人见我如此,也都跪了下去,随后是宗室,随后是李家父子与十二哥。
因是在寺中,一切从简,九哥的冠冕礼服是早就备好的,那用黄绫子包着的虽不是真的玉玺,可此时此刻谁又真要解开来看上一眼?
九哥于众人簇拥之间登上皇位,接受众人的朝拜。
行罢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我向上望去,九哥端坐着,面色端凝,透过垂下的冕旒我忽然有种陌生感,这个端坐着的人是那个护我的九哥吗,借我闲书,送我闲章,没事常说一句“咱们玉虎”如何如何?
胡思乱想间,九哥开始宣布:“定都临安,国号建元。尊北狩的父皇为太上皇。封十二弟梁植为端王,随驾临安。封十四妹梁玉虎为定国长公主。擢李益镇守郾城,李谦父再往京都……”
封赏罢了,我随众人一起山呼万岁。
待到众人簇拥着九哥进城时,我这才明白,原来文博是如此的多智。他早就趁李益不在城中,暗中派人赚开了城门,让大军入了城。他早就安排了人手拿了埋伏在甘露寺中的李家兵士。他早就命人赶制了御用之物,他早就等着这一天……
我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既便没有我,即便没有那道圣旨,九哥要坐皇位,怕也只是朝夕之事,我和我带来的这道圣旨,最多是锦上添花,起了一个兵不血刃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