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血红雪白 > 第26章

第26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细说明宫十六朝 光明古卷:流光劫 妖异人间之整容 大兴皇朝 因缘妙美人 莫可言说的爱 压六宫 恶魔的吻痕 七宝明月楼 我家的妖孽大人

在“九里山下古战场,牧童拾得刀与枪”的那个九里山下长大的陈世勋老

人,说∶秀水河子战斗结束后,村里村外,雪地一片片被炮火烧黑了,让雪一

衬着,真叫黑。还有血,一摊一摊的,把雪都染红了。白的那么白,红的那么

红,雪白血红——长那么大头一回见哩。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写道:

四平保卫战中我军伤亡总数达八千人以上,部队元气损失甚大,黄克

诚之三师七旅,原是井岗山老部队,四平撤退后只剩下三千余人,失去战

斗力;万毅之三师(即万毅纵队——笔者)原有一万三千人,经四平战斗

伤亡及撤退被击散,只剩四五千人,失去战斗力;一师梁兴初部,剩五千

人,还保持有战斗力;二师罗华生部还保持有战斗力;邓华保一旅损失相

当严重,其次是三师、八旅、十旅;杨国夫部弄得疲惫不堪和不少损失。(43)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四平保卫战中伤亡的8千多人,同期的本溪保卫战,

和此前各地各次战斗绝不会低于8千人的伤亡中,绝大多数都是抗战中幸存的

战斗骨干。

用老人们的话讲:“都是‘老骨头’呀!”

黑白分明

——他们也有姓名之一

同一时期伤亡的国民党官兵,参加抗战的比例数,比共产党部队还高。

他们大都来自南国的红土地。他们在那里落生,在那里戍边,也曾在异国

的丛林中作战。为了国家不再挨打受辱,为了人民能够像样地活着,他们身边

曾倒下那么多战友,鲜血把红土地染得愈发殷红。他们九死一生地闯过来了,

闯到了民族解放和胜利的那一天。他们本来都是英雄好汉。

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也都是世代在土疙瘩中刨食吃的农民子弟。

闯关东前,他们中一些被运去接收南京、上海时,跨出C—54式巨型飞机舱

门,面对着不断呜叫和“咔咔”作响的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望着那些朝他

们欢呼的西装革履的先生、太太和小姐们,那种畏怯,惶恐,自惭形秽,以至

有些无所措手足,与闯进锦州、沈阳、长春的那些土八路,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从古北口到台儿庄,到昆仑关,到滇缅战场,倒毙在他们枪口下的日军,

就个人而言,素不相识,无冤无仇。可他们是侵略者,他们远渡重洋来烧毁我

们的家园,杀戮我们的父母,奸淫我们的妻女。他们是强盗,是魔鬼,是野兽,

是中华民族、也是人类的敌人和仇人。杀死他们,就是拯救祖国,拯救正义。

杀死一个,祖国就多一份安宁,人类就少一个敌人。

可现在,从山海关到四平,三点成一线出现在准星前端的,是谁呢?在他

们第一次扣动扳机前的瞬间,可曾有人闭过眼睛?可曾把枪口抬高一寸?可曾

想过自己也是中国人?

即便是理直气壮,觉得怎么接收怎么有理的杜聿明,在山海关指挥国军打

响东北内战第一枪时,那心灵深处就会那样平静,荡不起一丝别样的涟漪吗?

“内战一开,生灵涂炭,决难止息,历史的罪名,将落在我们的头上。”

(44)发出这种悲叹的,后来在和平解放北平中立了功的傅作义,那双白净的手

上就没有血腥气吗?

他们都在这场内战中活下来了,傅作义还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水利部

长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当官并不是一切。活着也不是一切。可那些把红土地

养大的精壮的活生生的身躯,埋在了黑土地的人呢?死人就是一切,就一了百

了吗?

本来,他们应该去和家人团聚,去娶妻生子,去享受天伦之乐。本来,他

们应该有最好的住房,最好的生活保障,最好的医疗条件,把身体好好普查一

次,把在战争中落下的残疾好好治疗一下。本来,他们应该去受教育,而且是

受最好的教育,用那双操惯了枪炮的手拿起笔,去掌握建设国家,振兴民族的

武器。

可他们却来到这片遥远而陌生的黑土地,来打杀本来和他们一样的骨肉兄

弟。

历史记得他们是怎样来到这片黑土地的。

历史是不会忘恩负义的。历史将永远铭记着他们昨天的伟烈和功勋,也同

样注视着他们今天的悲哀和罪孽。

昨天,今天,就像这白骨和黑土地一样,黑白分明。

他们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姓氏和名字,可谁也不知道。黑土地上没有一块他

们的墓碑。大概他们自己也不想把姓名留下。

但历史已经为他们立碑了,那碑文一字字都像警钟长鸣……

--

(30) 《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276页。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

社(1981年)。

(31) 《东北解放战争大事记》,46、47页。

(32) 四平市博物馆编(1985年):《四战四平》第1集,8页。

(33) 5页。

(34) 史迪威,美国佛罗里达州人。1942年任中印缅战区美军中将司令兼

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因与蒋介石发生矛盾,1949年被

美国政府调回。

http://ouryourbbs.xilubbs.com/

(35) 《八·一五前后的中国政局》,435页。

(36) 据江南著《蒋经国传》摘引官方公布的资料称,1955年6月初,孙立

人和陆总第五署督训组长郭连亮(输入者注:好像是叫郭廷亮。记不清了)

等人,欲乘蒋介石在台南检阅部队时,发动“兵谏”。在官方公布的孙立

人的辞职书中,称之谓“不肖事件”。郭连亮等人被捕,孙立人被软禁至

今。此案疑点甚多,至今众说纷纭。江南先生称“孙立人是政治的牺牲品”。

(37) 《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26页。

(38) 《文史资料选辑》,第42辑,71页。

(39) 《辽沈战役亲历记》,555页。

(40) 见本书第8章《独霸东北》的《“撤退将军”》一节,119页。

(41) 程世才当时为辽东军区司令员兼3纵司令员。

(42) 《党史研究资料》,第1、2期,5、6页。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

究室(1986年2月20日)。

(43)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8页。

(44) 黄济人著:《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96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82年)

四、且战且退

第八章:“独霸东北”

第九章:“最后一战”

第十章:四平不平

第十一章:春之冬

在春未暖融融的黑土地上,共产党人全线后退,退向临近朝鲜的狭窄地,退

向遥远的松花江北。

开头退得有条不紊。偌大个四平城,据说连具烈士遗体都未丢下。后来就不

行了。新6军一辆汽车拖门炮,就毫无顾忌地对共产党大部队穷追不舍。

处在胜利峰巅上的国民党,终于把共产党人赶到了人民中间,并最终把自己

推入绝境。可在1946年那个严酷的春未,共产党人确是连招架之力也没有了。

有的部队被阻在敌后,有的失去联络,有的溃不成军。

来自延安和东北局的意见,却是“必须守住”公主岭和长春,像保卫马德里

一样保卫长春,变长春为第二个凡尔登。(45)

还在乱着套。

“想中央,盼中央”

5月18日夜,1师2团财会科会计刘淑,在梨树附近一个小村听到集合号,

不知怎么回事儿,和政委妻子张华出门来看。江拥辉匆匆赶来:还傻等什么?快

走!跑呀走呀。张华说:只剩下喘气儿的劲儿了,当俘虏也走不动了。刘淑说:

可不能当俘虏。张华说:对,死也不能当俘虏。两人强撑着往前挪动,江拥辉带

着打阻击的骑兵赶上来了。

又饥又渴赶到吉林市,满指望能吃点喝点,大街空荡荡的没一个人影,像座

空城。刚过松花江桥,身后轰隆一声,江桥炸了,那边敌人也脚跟脚进了城。江

面不到500米宽,对岸汽车、摩托车呜呜叫,老百姓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拥到

大街上,挥动各色小旗,呼喊口号。那情景,就像当年八路端了鬼子炮楼回来,

老区人民欢迎子弟兵。

大家看得这个气呀:

东北人都是亡国奴!

狗咬吕洞宾,不认好人心!

欢迎吧,有你们好瞧的!

……

1945年12月8日,重庆《中央日报》2版刊登消息:《沟帮子视察记。

人民在严寒中修复共军之破坏,老翁谈人民将以全力协助国军》。

1946年11月12日,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的《阵中日记》,有这样一

段:“顽区群众条件极坏,我军通过时,沿村抗击,我们只能完全夜间行军。”(46)

“八·一五”后,从南京、上海到所有国民党军队进驻的沦陷区,一夜之间,

蒋介石的画像就从尘封多年的地方找了出来,庄重地挂上家庭和街道的庄重处。

人们追随着浩荡开进的国军欢呼,恋恋不舍地围着每个穿制服的政府官员,向他

们问好、致意。8年了,“国军”来了,自己国家的军队来了!

目 录
新书推荐: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