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血红雪白 > 第24章

第24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细说明宫十六朝 光明古卷:流光劫 妖异人间之整容 大兴皇朝 因缘妙美人 莫可言说的爱 压六宫 恶魔的吻痕 七宝明月楼 我家的妖孽大人

5月12日,新6军向开原集结时,杜聿明在沈阳向廖耀湘交代任务,指出:

共军若继续据守抵抗,新6军就向左旋回,直接攻击共军左侧背;共军若撤退,

即进出辽河套南岸,截断共军向北退路,压迫共军主力于辽河套内歼灭。

林彪跑了。

杜聿明逐下令向长春推进。

蒋介石有些犹豫。他担心在长春会遭到顽强抵抗,又会形成四平那样旷日持

久的胶着状态。不如养精蓄锐,待与中共彻底闹翻时再打。反正和战开关都在他

手里。

杜聿明进攻长春腹案,是在本溪战斗进入尾声时就打好了的。

他向蒋介石派来视察的副参谋长白崇禧,据理力争:

第一,攻击四平街的目地,就是为了击败共军主力,一举收复长春、永

吉(即吉林省)。如果不乘胜追击前进,必将前功尽弃。第二,停战后,我

军整补,共军也会整补。而共军扩充非常迅速,我军却不能尽量扩充。鉴于

从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到锦后奉命停止前进,到今年三月底为止,这四个月

之间,共军兵力增加了一倍多,我军当时以两个军可以顺利打到锦州,而现

在有七个多军却到处被共军牵制,尚不能顺利打下本溪、四平,说明停战是

对共军有利而对我军不利。第三,现在命令已经下达了。大军作战收回成命

不是那么简单,中途变更部署也是很困难的,反而引起部队的疑虑混乱,有

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第四,长春为东北首府,永吉小丰满水电站为东北

的动力资源,一举收复,在政治上影响很大。在军事上,可与共军隔江(松

花江)对峙,形成天堑,对我军有利。在经济上,可以依靠小丰满的电力,

供给长春、沈阳、鞍山等处用电,发展工业。否则,小丰满电站被共军控制,

东北用电都成问题。(39)

他又如愿以偿了。

鞍马奔劳的疲苦,由一连串的胜利加倍地补偿了。

杜聿明的身体增大了一圈,原来那张灰黄粗糙的脸上,竟像喝了杯醇酒似的,

泛起了淡淡的红晕。

站在黑土地潮润的春风中,以雍容稳健著称、轻易不喜形于色的杜聿明,笑

了。笑得那么开怀、X意,又笑得那么矜持,稳重——一派儒将风度中的春风得

意。

两年半后,共产党人在决定他为哪级战犯时,大概是不会忽略他的这段经历

的。

会笑的人最后笑。

(可林彪就笑到最后了吗?)

也许更令人忍俊不禁,却又笑不出来的,是杜聿明和廖耀湘这些抗日名将做

为战犯走进监狱时,竟和当年的日本战犯生活在一起。中国战犯除了写材料和养

病的,是必须劳动的,洋战犯却不必拿中国锄头。中国战犯除了病号吃小灶,别

的都是中灶,洋战犯则全部吃小灶。这似乎是很难理解的,又似乎是很容易理解

的。

四平不是马德里

——4A电报之三

从4月18日国民党在四平市郊打响,到5月18日民主联军撤出四平,

四平保卫战正好打了一个月

林彪不想打这仗。

4月11日深夜,林彪在给中央和东北局的电报中,在叙述了阻击新1军

新38师和71军两个师的推进情况后,说:

在此种情况下,及在蒋介石继续增兵东北的情况下,我固守四平和夺

取长春和可能性和东北和平迅速实行的可能性均不大,因此我军方针似应

以消灭敌人为主,而不以保卫城市,以免被迫作战其结果既不能保卫城市

又损失了力量,而造成以后虽遇有利条件亦不能歼灭敌人,故我意目前方

针似应脱离被迫作战,采取主动进攻。对于难夺取与巩固之城市,则不必

过分勉强去争取,以免束缚军队行动。

这是基于双方实力而得出的判断和建议,是林彪的又“一个根本意见”。

4月27日,毛泽东致电林彪:

林彪同志:

一、四平守军甚为英勇,望传令奖励;

二、请考虑增加一部分守军(例如一至二个团)化四平为马德里。

军委

5月12日,黄克诚致电中央:

中央:

(甲)由关内进入东北之部队,经几次大战斗,战斗人员消耗已达一

半,连、排、班干部消耗则达一半以上。目前虽尚能补充一部新兵,但战

斗力已减弱。

(乙)顽九十三军到达,如搬上大量炮兵及部分坦克用上来,四平坚

持有极大困难,四平不守,长春亦难确保。

(丙)如停战短期可以实现则消耗主力保持四平,长春亦绝对必要,

如长期打算下去,则四平长春固会丧失,主力亦将消耗到精疲力竭,不能

战斗。故如停战不能在现状下取得,让出长春可以达到停战时我意让出长

春,以求得一时期的停战,也是好的,以求得争取时间,休整主力,肃清

土匪,巩固北满根据地来应付将来决战。

(丁)东北如已不可能停战,应在全国打起来以牵制国民党向东北调

动,东北则需逐步消灭国民党主力,来达到控制全东北的目地。

(戊)我对整个情况不了解,但目前关内不打,关外单独坚持消耗的

局势感觉绝不利。故提出面意见请考虑。

黄克诚

辰文

毛泽东不给黄克诚回电,是因为毛泽东不同意黄克诚的意见。

林彪不给黄克诚回电,是有难言之隐:他同意黄克诚的意见,却不能不执

行毛泽东的决定。

4月18日攻占长春,林彪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天清晨,即发出一封电报:

东北局中央:

⒈长春攻占意义甚大。

⒉敌新一军三个师,七十一军两个师正向四平进攻,现一个师已被我

大部歼灭另一个师被我歼灭两个营,我方伤甚大(开原起义约四千人)。

敌昨日已直接开始攻四平,我守军决战至最后一人。

⒊望令攻长春之杨国夫部曹里怀部及第八旅等有战斗力的部队星夜南

下,至四平急进,决不可以攻长春伤亡与疲劳而有所影响,否则对大局极

不利。

⒋长春只留少数部队保卫城市。

本溪、大洼的胜利,长春、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的迅速夺占,使黑土地局势

一时变得好看了些。于是,林彪调兵遣将,“守军决战至最后一人”。

其实,没有这些,林彪也不会违背毛泽东“化四平为马德里”的决定。

1945年11月21日,林彪在锦西发出那封“应避免仓促应战应准备

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的4A电报后第二天,又接到刘少奇代表中央拟

定的《全力消灭锦州顽军》的电报(40)。这无疑是与林彪那个“根本意见”相

悖的,但他仍然回电表示执行中央决定。

有必要把这封电报抄录如下。

军委:

⒈我决心在锦西高桥以西山地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

⒉梁师黄师应迅速到江家屯地区附近一带迅速休整恢复体力鼓舞士气,

同时派出高干侦察地形提供作战意见度以小部控制大小虹螺山(岘)构筑

据点。

⒊已令沙李部在高桥锦西(三十里)附近正面抗击敌人牵制敌先头,

目前则派出小部队逼近敌人进行骚扰与夜袭。

4杨国夫部应以一个团接近铁路逼近与吸引敌人,其主力应到杨家杖

子毛家屯一带望立即行动。

⒌此战关系全国政治形势关系东北前途,必须以最高度的积极与勇敢

组织与进行这一战役,望加速休整部队尽可能求得部队的足衣足睡蓄养精

力以便猛冲敌人向敌人肉搏。

林彪

廿三日十一时

虽无“决战至最后一人”的话,但决心和气魄都是够大的。

但要以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会命令他的部队死守死地,直至战至一兵

一卒,那就不是林彪了。

林彪调集十四个师(旅),以四平市区为中心,构成一条东西蜿蜓百余里

的防线,先后击退敌人正面进攻和迂回,打成对峙。

5月15日,杜聿明调集十个师,分三路突击四平。以新1军担任正面攻

击;71军两个师向四平以西攻击,威胁侧翼;以新6军等五个师向四平以东

迂回,企图截断民主联军退路。

四平,危机四伏!

四平北不到20里的一个小镇梨树,这些日子变得格外热闹,简直有点车

水马龙了。民主联军的在车、驮车,偶尔也有几辆缴获的美制道奇,和接收的

烧木炭的像患老年慢性气管炎一样吭哧着的日本汽车,使仅有的一条十字小街

愈发显得狭窄、拥挤了。在南面轰轰隆隆的炮声中,绸布店,粮米店,酱菜店,

杂货铺,大都关门了。几家饭馆倒是格外兴隆,穿着灰色、黄色和灰不灰、黄

不黄的军装的人,进进出出。老板们点头哈腰迎送着,一个个笑逐颜开。不过,

在迎进送出和数票子的同时,也都在察颜观色,并不时打着眼帘向那炮声隆隆

处望一阵,随时准备带上早已打点好的金银细软“跑屁头”(东北话,即“逃

难”)。

小镇东南角一栋平房里,林彪在踱步。

这是一个中学教员的家。如今的中学教员家庭,除了书外,内外观很难与

周围居民找出差异。此时非同一般,起码这3间青砖瓦房的那几扇玻璃窗,就

可与七品“县太爷”相比。

目 录
新书推荐: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