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金玉(1 / 1)
贾政让人把来人先请到厅中,自己先换了件衣服再出来见客。贾政到了外厅,见是顺王府的大管事,便要上前寒暄。大管事未等贾政开口就直言道:“在下此次来到贵府,是因听说王府的一个逃奴与府上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请老先生转致令郎,将那逃奴琪官的下落告知在下。”
贾政听了,忙让人将宝玉叫出来,宝玉刚刚睡醒,迷迷糊糊的到了前厅,刚进厅就被贾政骂了一通,吓得清醒过来,疑惑道:“我不认识琪官,琪官是谁?”管事听了冷笑道:“公子不认识那人,又为何将那人的红汗巾子别再腰间!”宝玉这才反应过来说的是蒋玉菡,就将蒋玉菡的住处告知管事,说完又问道“玉函他不是逃奴啊,大人是不是弄错了?”管事没有回答,向贾政行礼后便告辞了。
贾政出门去送管事,回到厅里正想教训宝玉一顿,宝玉却早已不见踪影。贾政进了内院去寻,差点撞上迎面跑来的贾环,厉声道:“慌慌张张地像什么样子!”
贾环见他甚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脑袋这么大,身子这么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过来了。”
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待下,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弄出这暴殒轻生的祸来。若外人知道,祖宗的颜面何在!”喝命:“叫贾琏、赖大来!”
小厮们答应了一声,方欲去叫,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袍襟,贴膝跪下道:“老爷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屋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道这里,贾环让贾政弯下腰来,在其耳边小声说道:“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在做那事,正好被太太看到,太太打了金钏一顿,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贾政气得面如金纸,直起身大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书房去,“你们莫要劝我,我今天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个逆子!”不一会儿,小厮们便把宝玉拉到书房,按在凳子上,贾政拿着板子狠命地打起来。宝玉生来未经过这样苦楚,起先觉得打的疼不过还乱嚷乱哭,后来渐渐气弱声嘶,哽咽不出。王夫人听到消息,带着宝钗赶来,二人扑到宝玉身上,放声大哭。贾政见了,长叹一声,放下了板子。贾母这时也到了,见宝玉面色煞白,身下一片血迹,便把贾政骂了一顿,又让人把宝玉抬到了自己房中,让丫鬟给宝玉上药。此事便告一段落。
宝玉躺在床上养伤,宝钗带着贾茂来给宝玉解闷,宝玉见贾茂吐着泡泡,很是可爱,握着他的小拳头道:“好儿子,将来爹爹一定不会打你。”宝钗在一旁做针线,听了这话笑道:“宝玉真是个好父亲。”
宝玉见宝钗夸他,更高兴了,想把贾茂报到床上,伸手去解包着贾茂的小被,解开小被,见贾茂脖子上挂着一个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金项圈,宝玉解下拿在手中看,见一面写着“不离不弃”,另一面写着“芳龄永继”,正好跟自己玉上的字是一对,就问宝钗,“这项圈是哪来的?”
宝钗放下针线,抬头道:“是小时候一个癞头和尚给的两句吉利话,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宝玉低头看着那两句话,喃喃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宝钗没听清,问道:“宝玉你说什么?”
宝玉看着宝钗手里给自己做的里衣,对宝钗道:“没什么。”
过了一会儿,湘云来看宝玉,宝钗见湘云胸前戴着一个玉麒麟,便问:“这个从前怎么没见你戴过?”
湘云红着脸道:“这是那边送的小定礼里面的。”
宝钗想了想道:“你等等,我有个好东西给你。”转身去外间对莺儿吩咐了几句。
不一会儿,莺儿捧了个匣子交给宝钗,宝钗把匣子塞到湘云手里让她打开看看,湘云开了匣子,见里面是一个金麒麟,样子跟自己戴的很像,只是更大一些,就很喜欢,高兴地跟宝钗道谢。
宝钗道:“谢什么,这东西一看就知道该在你那嫁妆箱子里,我只是把它还给你罢了。”
湘云听了靠在宝钗身上道:“我更想把姐姐放到箱子里一起带过去。”
宝玉见了忽然觉得湘云嫁人也不是什么坏事。
―――――――――
回家省亲这件事对大多数宫妃来说都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元春进宫已有十年,十年前贾府还算兴盛,不像现在连几十万两银子都凑不出来,所以元春对贾家的烦恼并不知情。不过,就算元春知晓此事,也没多余的银钱补贴贾家。元春一直靠着贾母送的钱打赏和收买下人,做了嫔后也是如此。乾隆正在为修园子赚钱,平日里的赏赐都是些珠宝首饰、古董字画,不用银子的那种。元春每月的月银是按照雍正时的宫例一月五十两,只够打赏用的,根本就攒不下钱来。
像乌喇那拉氏这种有婚礼有嫁妆的侧福晋,就可以靠自己庄子和铺子生活,不怎么需要娘家补贴。乌喇那拉氏的父亲官职不高,却不缺钱。这次封妃,乌喇那拉氏在高氏之下,乌喇那拉家打算趁着此次省亲高调一番,让高家看看什么是满族大家的底蕴。张清知道后把族长夫人叫去骂了一顿,让乌喇那拉家收敛了一些。
富察氏是皇后,父母生辰,大的节日都可以回家看望,对这次省亲不怎么看重,就对弘历说要留在宫中,富察家也就没修园子,只是把府里重新修缮了一遍。
瓜尔佳氏氏废太子妃的族妹,弘皙刚刚获罪,瓜尔佳氏一族认为此时还是谨慎些比较好,瓜尔佳氏也就打算留在宫里,不回家了。
索罗卓氏的母亲方脸小眼睛,一直不怎么受宠,又只生了一个女儿,在家里说不上话。索罗卓氏的父亲不喜欢这对母女,对此次省亲不怎么热衷。他对族里说索罗卓氏位份太低,不宜张狂行事,族里便决定让索罗卓氏留在宫中。
珂里叶特氏家在蒙古,也不准备回去省亲。
至于金氏、苏氏、高氏、齐佳氏和陆氏的家里,便如弘历所料的那样开始大修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