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八章 花不语 二(1 / 1)
我耐心的等了三天,第三天,被锣鼓声从晨梦中惊醒,于是穿了衣服上街去看。虽然时间尚早,但街上却已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站在两个人旁边,以外地人的身份向他们打探着消息。
所谓选拔官吏,是伴随着祭祀和各种游乐活动的,在选拔之前,有一场热闹的集会。在此期间,受到征召的乐师聚集到下殿,由官员统一安排起居饮食,为各地赶来的文人奏乐鸣曲。因为这些文人将来会成为朝廷官吏,一来可以攀交情,二来有些文人喜欢为曲填词,若是获得一两篇,多半能够借光增加声名,所以乐师们一般都会尽心尽责百般逢迎。一个人说,脸上羡慕之情难以遮掩。
“但是也有例外的。”另一个神秘的笑着,别有意味。
他刚刚说了这一句,远处突然传来鼓声,接着是敲锣的声音。我只当是集会开始了,踮起脚,想看看是什么东西。
“小哥,别费劲了,没什么好看的,只是官员们来送征召令了。”那个人拍拍我。
“唔,”我点点头,“你刚刚说的那个‘例外的’,是什么人?”
他指了指锣鼓声传来的方向:“那不就是红笺小姐的住处?”
红笺小姐?
“红笺小姐每年都会接到朝廷诏令,可从来都推脱不去,估计今年也不会例外吧?”那个人摇着头,“可是石将军好像怎么都不肯放弃呢。”
“石将军对红笺小姐一片深情啊。”
另一个人翻翻白眼:“对红笺小姐一片深情的多了去了,也不见她给谁面子。”
我在旁边听着,突然觉得有些厌烦。
这时,远处的人群突然爆发了一阵阵欢呼。
那两个人好奇大盛,跑去打听了,我测过耳朵,仔细辨别着人群的声音。
“红笺小姐接受诏令了。”
为什么?
我的肩膀被人从后面按住了,然后手臂被狠狠地钳住。
“你是黧白?”一个人粗声粗气的问。
“是。”
他放了手,我却被一群农民模样打扮的人围住了:“黧公子,我家老爷有请,请公子随我们来。”他指指旁边一辆马车,马车很简单,该是临时找来的。
这架势,去也要去,不去也要去。既然打扮成这模样,一定不想透露身份,所以我也不打算多问,乖乖的上了他们的马车。
“公子是明白人,不给咱们找麻烦,多谢公子。”那人对我抱拳行礼,语气十分恭敬,反倒让我有些奇怪。
马车左拐右拐,绕了好大一番路,最后才吱吱呀呀停住。
那个人帮我打开车门:“黧公子,请下车。”
我跳下车,发现自己已经身在一个极大的院子里,院子虽大,但是极其空旷,不像是普通人家的住所。不远处是一座宫殿般的建筑,建筑的门窗掩着,毫无声息。
“公子请随我来。”那人做个请的手势。
我跟着他,从院子旁边一间写着“非请勿入”的小侧门进去,穿过几条爬满藤蔓的走廊,绕过一个亭子,到了一个遍地牡丹花开的地方。再往前走,是一条长长的画廊,画廊大概曲曲折折有几里路长,沿侧一边是花园,另一边则是一扇扇门窗,里面传来隐隐的读书声。
他带着我沿着画廊一直往前走,走到一个小池塘旁边,停下。他打开一扇门,做个请的手势:“公子请进。”
我略微犹豫一下,踏进了门。
里面并没有人在等我,只是一间空空的,装修摆设极为简洁高雅的卧房。
他也跟了进来,四下张望一下,关了门,转过来面对我:“公子可还满意?”
“如果说房间的话,很满意。”
“衣柜里有衣服,待我走后,请公子换上。”他鞠躬,抬起头来看我,眼神有些闪烁。
“好的,你可以走了。”
他皱了皱眉,随即应了,转身慢慢地走开。走到门口,突然转回来:“公子,请多加小心。”
我点点头:“多谢提醒。”
“……但是,请公子一定伺机逃走才是。”
我点点头。
他见我没反应,有点心急:“公子,你为什么丝毫不问缘由?”
“问了你不是也要为难吗?”我笑,在桌旁坐下,为自己倒茶。
他的表情更加为难,五官都要挤到一起去了,跟之前淡然自若的模样判若两人。
“没关系的,我自然会脱身。”我笑,反过来安慰着他。
人类有的时候很奇怪,分明是他带我来的,却又开口要我走。
“那就好,小的告辞。”他抱拳,然后大步离开了。
我喝口茶,然后走到窗前,推开窗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那么好的院子,这么好的天气,竟然没有人在院子里游玩,实在是奇怪之至。我想着,换上衣柜里找出来的衣服,大摇大摆的到院子里赏花去了。
刚刚路过的时候,以为只有牡丹,可走近了看,花的种类多不胜数,有的我更是连见都没有见过。粉蝶翩飞,红白相映。
正当我玩的开心之时,回廊里传来隐隐约约的人声。
我从花间探出头,好奇的看着拐角处。
一个穿着官员衣服的人走在前,后面跟着一队拿着木托盘的小厮,木托盘上盖着红布,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敲开各位举子的门。”官员说,声音极其熟悉。
石一川?
我沿着□□往回走,想找他问个清楚。
小厮们每人站在一扇门前,开始敲门。
其他的门都是一敲就开了,里面的人接过托盘,然后一句话不说,关门回屋去了。只有一扇门,好像没人应。
啊,那是我住的地方。
“将军,这间里面好像没人?”小厮战战兢兢的说,好像在害怕什么。
“不会,二百间房子,应该住的满满的,”石一川冷冷的回答,“说不定在休息,再敲。”
我从花园里跑过来:“我在这儿,那间是我的。”
小厮吓了一跳,然后恭敬地把托盘递给了我。
石一川挑了挑眉毛:“举子何以从花园中出现?”
“我看阳光……”
“还请快些回卧房去,晚些时候着装出门。”他好像并不认识我,冷冷地说完话,背着手,带着那队小厮消失在了画廊尽头。
我捧着托盘,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然后夹着尾巴逃回卧室去了。
托盘里躺着一支毛笔,还有个精致的盘龙雕花砚台。另有一本小册子,翻开,第一页上写着:承天德宣召晴阳君敕令金殿榜题册。
之后的便是许多关于治理国家,辅佐君王等之类的题目,每题目后面都有几页的留白,最末页还有书写名号的地方。
我于是明白自己身在何处了,但是仍然想不出那个所谓的“老爷”,把我带到这里来究竟是什么意思。
卧房里面有墨盒,我取出一些墨粉,倒在蟠龙砚台里,加清水研磨好。然后坐在书桌旁边,提笔蘸墨奋笔疾书。
治国之理我不懂,但是胡扯还是会的,不一会儿就写了满满的几页。
再抬头的时候,已经过了正午,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门口站着两个小厮,一个手里抱着托盘,另一个拿着一个食盒。
“收回题册。”那个小厮简短地说。
我把题册放到托盘上,他小心翼翼的用红布盖了,然后走开。另一个小厮则上前一步,弯腰把食盒递了过来。
饭菜的香气引得我口水直流,连忙道过谢,躲到屋子里大吃特吃。
吃完饭,又来人回收食盒。
然后又是一本题册。
如此一番折腾,等我吃过晚饭,院落里已经是灯火点点。
又一阵敲门声。
写了将近半天的题册,早就有些不耐烦了,我僵着脸打开门,发现是一位姑娘。
“公子,请随我来。”她微笑着,向我行个礼。
我无奈,关了门随她出去。
画廊里站满了人,全都是穿着相同衣服的举子们,每人身边都有一位引路的侍女。不同的是,他们似乎都知道程序,所以目不斜视的笔直站立,完全没有我的好奇。
我随着人流走到白天路过的院子里,院子里已经摆了许多桌椅。侍女将我引到一张桌子旁边坐下,然后转身走掉了。
我坐在凳子上,好奇的打量着周围。
与我同桌的还有三个人,脸上表情都极为严肃,挺胸端坐。
“兄台,接下来是什么?”我问其中一个人,小心的观察着他的神色。
他带着不屑的神气瞧了我一眼,极为客气的点了点头:“礼乐。”
好简单的答案,不过是什么东西?
我想着,继续寻找答案。
等到院子里的桌子全都坐满了人,一队乐师排成一排,各自带着乐器从侧门走出来,依次走到每张桌子前面。
我们旁边的乐师是个抱着琵琶的姑娘,戴着面纱,微微的垂着头。
旁边桌子爆发一阵小小的欢呼声,在极为安静的院子里传得很远。接着,便是旁边人的叹息声。
一声锣响,各位乐师都把手放到了乐器上面。
先是一声清幽绵长的长笛声,接着各种乐器一起响了起来。十多种乐器的声音各不相同却又浑然一体,自有音色和曲调,又配合的天衣无缝。
接着,所有的声音都渐渐地弱下去,停住。
只有琴声还在继续,圆润的曲调在微凉的夜色中格外清澈。
我循着琴声找去,发现旁边一桌的乐师正是红笺小姐。
她低着头,全神贯注的盯着琴弦,却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手指懒懒的划着,倒像是在梳理头发。
琴声一落,抚掌声音此起彼伏。本来静寂沉闷的院子,倏然间热闹起来。
我们的乐师站起来,向前一步,抱着琵琶微微行了一个礼:“小女莲笙,参见各位公子。”
但同桌的人似乎全然没听到,只是直直的盯着旁边的桌子。
红笺小姐在自己琴桌旁边坐着,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倒是几个举子自己站起来,到她旁边,又是自报家门又是行礼。
与我同桌的三个人索性也围了过去。
“在下黧白,姑娘的琵琶声脆如珠玉鸣若山泉,悦耳之至,能够听到,是在下的耳福。”我笑着,微微鞠躬行礼。
她笑了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琵琶:“公子懂得琵琶曲?”
我摇摇头:“不懂,请姑娘指教?”
“公子并非不懂之人。”她微微笑着,摇了摇头。
“姑娘请坐。”我见她身体瘦弱,抱着一张琵琶,看上去艰难的很,于是把椅子推到她面前。
她并不犹豫,谢过之后便坐下来,把琵琶放在膝上,微微松了一口气。
“姑娘不是青阳之境的人吧?”我问,笑着猜到。
她有些惊讶:“公子如何得知?”
“姑娘的琵琶如此精湛,想必也是名冠天下,却无人识得姑娘芳名,岂不是很奇怪?”
“公子在奉承我,”她笑的前仰后合,微微摇着头,“名声嘛,全不尽然,旁边的小姐才是真的名冠天下。”
我扫了一眼旁边,红笺小姐的琴桌被举子围得慢慢的,她低着头,一声不吭,谁叫都不应。
“那位小姐倒没什么兴致呢。”莲笙姑娘的说,侧头看着那边。
“嗯。”我点点头。
红笺小姐抬头很快的扫了我一眼,又低下头去。
围上来的人已经挤到了我旁边,各种声音叫嚷着,要红笺小姐单独弹奏一曲。
“想必我等可以离开了。”莲笙姑娘笑着,她的凳子被人挤开了,所以只能站起来,退到一边。她的声音略轻,被埋进了喧嚷声中。
“后面花园很美,姑娘若是有雅兴,可以一同前去。”我走到她身边,稍稍提高声音。
她笑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