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1)
时至今日,美国的国民经济已由制造业经济转变为服务业经济,不仅出口商品急剧减少,而且收入也大幅下跌。然而,我们仍像以前一样大肆消费。殊不知,在此过程中,我们制造出了数额庞大的贸易赤字,再加上巨额的预算赤字和国债,我们这个国家早已不堪重负。
我们之所以能够侥幸走到今天,主要是因为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而且经济上的这种不稳定被无节制的消费所掩盖,而这种消费则被政府描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即将到来的美元危机注定是无可避免的,虽然它可以被变相地延迟,但这也只是以加剧灾难后果为代价的。
标题: 美联储与通货膨胀内容:
尼克松总统之所以关闭黄金窗口,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外国政府纷纷用美元兑换美国储备的黄金。但同时尼克松也认为,金本位制限制了经济的增长,因为货币供给的扩张必须以黄金储备的增加为支撑。
面对严重的经济滞胀问题,尼克松虽然没有实施扩大货币供给的措施,相反地,他采取了控制工资和价格水平的措施,但美联储扩大货币供给的权力却在以后各届政府中得到了运用,尽管这完全背离了美联储的最初意图。
在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几年里,美国一直奉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并创造了经常性通货膨胀,以减轻政府所承受的压力。因为新增货币刺激消费支出的增加,拉动GDP的增长,这也就制造了美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假象。通过削弱美元价值,它便轻松地减少了社会公共项目的成本、庞大的国债和预算赤字、以及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然而,这一通货膨胀并没有反映在官方的数字之中,比如说消费价格指数(CPI),而是主要反映在资产泡沫之中,比如说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而这些资产泡沫则被成功地“出口”到了欧洲和亚洲。但不管怎么说,通货膨胀还是通货膨胀,美元购买力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通货膨胀仍处于无形之中,但目前的通胀率却非常之高。如果国外的美元大量涌进美国,那么我们的经济必将陷入恶性通胀的泥潭。
在本书第四章中,我将全面阐述通货膨胀这一问题。通货膨胀,按经济学家所下的定义,就是用很多的美元却只能够买到很少的商品,换句话说,就是美元的购买力下降。
标题: 金价高企,反证美元“信心不足” 内容:
毋庸置疑,如果一国债务与国际收支失衡、生产力下降、消费债务和消费开支骤增,那么这个国家的政府就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并采取措施以避免经济状况的继续恶化。但即便是面对如此众多的问题,美国还是充耳不闻,它不单没有采取调控措施,相反地,还出台政策加剧这一恶化趋势。
面对高利率(导致经济衰退)和低利率(导致恶性通胀)的两难境地,原本调控经济健康发展的货币政策完全失去了意义,美国经济便只能任其恶化。
因为我们的贸易伙伴,碰巧又刚好是的我们的融资人,正享受着相对于我们的贸易顺差。这样一来,各国央行便乐意弥补我们的这种经济失衡,从而维持了美国政府的正常运转。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容易受骗。时至今日,投资者已经开始放弃原本视为安全港的美元,而转向黄金和其他有实际价值的物品。
黄金牛市已经到来。在过去短短的六年间,黄金价格从不足300美元/盎司涨到了现在的700多美元。在我看来,黄金价格的高企正表明了人们对美元信心的不足,而这也只是一个开始。
2006年中期,黄金价格一度从725美元/盎司跌到了600美元左右,但这已被证明是由投机行为所致,并不能表明实质问题。之后很快,黄金价格便再度攀升。
标题: 莫名其妙的政府内容:
尽管美元深陷泥潭之中,但负责管理美国经济的那些人却如同围观金丝雀的矿工,面对一只萎靡不振的小鸟,他们得出这样一个怪论:它可能要小睡一会儿。
或许,你会感到这个比喻非常可笑,但事实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财政部官员发表有关“美国支持强势美元政策”的言论。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克林顿-鲁宾时期的“强势美元政策”。然而,这些所谓的声明和政策正如同大脚怪和尼斯湖水怪一样,实际上都是政府打出的幌子。
我们的政府当然倾向于强势美元,但面对持续疲软的美元,他们却举手无措。这就好比是一个想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但不幸的是,他门门功课都不及格。试想一下,一个天天逃课、吸毒、通宵达旦玩游戏的学生又怎么可能获得奖学金呢?
归根结底,美元的持续疲软是由美国自身的经济(以生产衰退、储蓄不足、消费过度、房价高企、以及联邦预算赤字膨胀为典型特征)和过于骄纵的美联储联手促成的。
标题: 美国将以何收场内容:
在不久的将来,这迟早是要发生的,外国人将不再接受我们的美元,所以他们就不会再为我们提供商品,相反地,他们还会用先前储备的美元来购买我们所生产的商品。
这与当前的情况是截然相反的。届时,中国、日本和世界其他国家所储备的美元就会像潮水般涌进美国。
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即便是美联储采取措施限制货币供给,商品的价格也会迅速飞涨。到时,美国就会陷入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两难境地。
在过去的20年间,美国所创造的通货膨胀最终将走向尽头,而日本和中国先前储备的美元将如海啸一般冲击我们的国家。外国人开始消费美元,美联储将停止国内货币供给,商品价格将急剧飙升。
当然,目前我们的贸易伙伴是以国债的形式持有我们的货币。他们不会去我们的超市,不会去购买锅碗瓢盆、电视等实际商品。但这只是当前的情况而已。
当他们不再愿意持有我们的金融资产时,他们便会用来购买我们的消费品。在这里我所所说的是二手商品,比如说汽车、家具和家用电器等等。因为我们自身并没有生产新商品的工厂,而外国商品又不再运到我们国家,到时是什么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标题: 你该怎么做内容:
如果你仍持有美元,那么最好先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不要为虚构的强势美元政策所误导,因为所谓的强势美元,就好比是船长站在一艘正在下沉的船上高喊“船绝不会下沉”一样荒谬。
也不要相信政府有关外国私人资本会取代外国央行的言论。在我们当前的债务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私人资本。而且,要想吸引私人资本,我们必须提高利率水平,这将不可避免地拉升早已存在大量泡沫的住房价格,并最终将不堪重负的消费者推向破产的边缘。
一旦美元失去了储备货币的地位,那么它的崩溃便无可避免。而经济的重建将是极端漫长的,也是非常痛苦的,它需要政府和个人都做出巨大的牺牲。美国的经济会不会走向崩溃,将取决于我们的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虽然我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但我还是抱有希望。
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可以保护自己免受经济崩溃的拖累,并在之后的经济重建中获益。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会告诉你具体该怎么做。
标题: 导语内容:
就像赌博游戏中的“托”一样,官方通货膨胀数字也只是一个圈套,目的就在于把你的视线从真正的通货膨胀上面转移开来。在现实生活中,美联储大幅增加货币供给,从而导致美元购买力持续下降。
所谓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充其量也只是测算通货膨胀的结果,而非通货膨胀本身。而这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通货膨胀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它所产生的结果。对于政府而言,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既需要通货膨胀,又不希望公众意识到这种通货膨胀。
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所讲一样,不管是CPI还是PPI都是用来表示价格通胀水平的。在被操纵之后,它们便不再真实地反映价格水平的变化,而美元的购买力是否下降,公众亦不得而知。
在本章中,我将详细地阐述通货膨胀及其被普遍误解的原因;政府通过美联储创造通货膨胀,并隐藏这一事实的根源;政府在通货膨胀问题上误导公众的种种手段;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历史背景和权力滥用;误入歧途的货币政策;以及经济管理失当对个人所造成的影响等等。
标题: 通货膨胀是与非内容:
膨胀意味着扩张,就像一个被吹进空气的气球一样不断变大。在经济学中,简而言之,通货膨胀就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太多了。在一个经济体内,如果流通中的货币和信用货币数量增加,而商品和服务数量未发生变化,那么就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升。但在这里,我们需要搞清楚通货膨胀和价格上升并非同一回事,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实际上,货币供给扩张导致价格总额上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元的供给是与商品的供给相联系的,如果流通中的美元增加了,而商品数量不变,那么购买同等商品就需要更多的美元。换句话说,与待售的商品相比,美元的价值下降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供求关系,即便是收集棒球卡的孩子也能够明白。如果某棒球卡数量过多,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