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美元大崩溃 > 第4章

第4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从员工到老板的五个步骤 基金课堂-赚你能看懂的钱 团队的力量 通货膨胀的奥秘 反败为胜 想去外企上班:208个必须搞掂的面试难题 利息与价格 家族战争 一杯浓茶,八味人生 三十六计与管理

这样,被解放的农场工人就转向了薪水更高的制造行业,这同样得益于储蓄充足下的资本投资。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使得工业革命成为可能,而且还导致美国农产品大量出口,农业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现在再让我们研究一下现代的这个转变,也就是从以工业为基础的经济到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劳动力再次得到解放,因为备受高额税收、过度管制、以及工会高压的美国制造业者不得不让步于生产效率更高的外国同行,进而导致庞大的贸易赤字,因为我们需要进口那些我们已经不再具备生产优势的商品。这样一来,那些再就业的工人就不得不进入薪水较低的服务业领域。所以说,这不仅没有取得进步,相反地,还是一个十足的倒退。

在接受马克海恩斯——CNBS电视台《聊天室》节目主持人——采访时,马克曾将我的立场错误地诠释为美国不能仅靠服务业来解决进口问题,并谈到了“马鞭”经济。这里的“马鞭”是创造性破坏的一个典型例子。它最初是由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意思是产业的革新,比如说汽车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最终将导致其他成熟产业的消失,如驱赶马车的马鞭产业。

然而,用创造性破坏概念来解释美国制造业的萎缩显然是不合适的。当马鞭公司停业的时候,美国并没有开始进口国外生产的马鞭。美国的企业之所以停止生产马鞭,是因为汽车的发明使得它已无用武之地。今天,那些美国已经不再生产的商品,其他国家仍在生产,而且美国仍在需要。

所以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马鞭产业的消失是因为汽车的出现,这是一种创造性破坏,而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则是一个纯粹的破坏,因为在此过程中,它根本没有任何的创造。

婴儿潮一代是消费的一代,非储蓄的一代

婴儿潮一代是指在1946年至1964年间出生的美国人,他们是美国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代人。和前几代人,尤其是经历过大萧条和二战的父辈相比,婴儿潮一代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水平也相对比较高。相应地,他们对生活的期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这些期望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政客参与选举时的承诺。通过举债经营,美国经济走上了繁荣之路,而信用也逐渐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减少了限制措施,各种金融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而借贷的门槛也越来越低,名目繁杂的贷款项目如汽车贷款、抵押贷款和住房贷款等等,不一而足。由于个人的期望在名义上已经得到了实现,所以现在的美国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投资狂潮。

储蓄?在一个股票和住房都在不断升值的年代,又有谁会去选择储蓄呢?但事实是,现在的股票或者住房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泡沫,而这完全是由不负责责任的美联储一手造成的。一旦泡沫破裂,那么人们剩下的便只有债务。

有什么好担心的?如果没有美国,那么亚洲的生产者将无所事事。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论调,如果你认为它真实可信的话,那么不妨先看看下面的例子。

就目前来看,世界对美国消费的依赖程度并不及中世纪农奴对农奴主消费的依赖程度,因为农奴主拿走了农奴全部生产的25%。对农奴来说,如果农奴主不榨取他们的这部分劳动所得,那将是多么大的一场灾难啊。想象那些失业在家的人,这些农奴能不死心塌地地为农奴主卖命吗?难道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够做其他的事情吗?

这就是现代经济学家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如果农奴主将农奴上缴的比例从25%提高到35%,那么对农奴来说就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他们又多了10%的工作。但不幸的是,当时并没有经济顾问或中央银行为农奴出谋划策。

通过这个类比,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出,世界会从美国的过度消费中获益的观点是多么的荒谬。

假设有6个漂流者被困在一个荒岛上,5个亚洲人,1个美国人。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饥饿。所以他们在一起商量之后,作了如下分工:5个亚洲人中,1人负责狩猎,1人负责捕鱼,1人负责采集野菜,1人负责做饭,1人负责收集木柴和照看火;而第6个人,也就是那个美国人,则负责吃。

所以,5个亚洲人一天都处于忙碌之中,以便为这个漫步沙滩的美国人提供食物。而这个美国人就好比是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他开办了一家日晒沙龙,但却只有一个顾客,那就是他自己。一天结束之时,5个亚洲人便将他们精心准备的食物交给了这个美国人。

现在,这个美国人是很现实的,他知道如果继续享用他们所提供的盛宴,那么他们也必须要吃饭。于是,他便给这些亚洲人留下了些许残羹冷炙,以便他们继续维持第二天的劳动。

在现代经济学家眼中,这个美国人便成了岛上经济发展的唯一推动力。如果没有这个美国人以及其永无休止的胃口,那么这个荒岛上的所有亚洲人都会失业。

而事实上,这个美国人并非岛上经济增长的引擎。对于这些亚洲人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投票将这个美国人驱逐出岛。没有了美国人,他们便可以分得更多的食物。这样的话,他们就不用再在食物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腾出的时间则可以用于休闲和娱乐等其他活动。

或许,你会说这个类比存在缺陷,因为在现实世界中,美国人会为他们的“食物”支付现金,而亚洲人也会因他们的付出而获得报酬。

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再假设一下,荒岛上的那个美国人也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国人一样为自己的食物支付相关费用,只不过他打的是欠条。这样,在每一顿饭之后,这些亚洲人都会收到美国人的一张欠条。

但这些漂流者都知道,美国人的欠条最终是无法兑现的,因为他既不从事生产活动,也不具备从事生产活动的条件,更没有从事生产活动的意图。但亚洲人还是接受了,这些毫无价值的欠条也越攒越多。这些亚洲人会因此而变得更富裕吗?他们的生活有改善吗?当然没有。

假设亚洲的一位中央银行家也突然被冲到了这个海岛上,并由此开展金融服务。现在,这位中央银行家开始对岛上的亚洲人进行征税,也就是征收那个美国人留给他们的残羹冷炙,当然只是一部分。然后,这位中央银行家与那些亚洲人达成协议,即用征收的这些饭菜换取他们所持的美国人的欠条。当然,这也并不是全部交换,因为这位中央银行家也要吃饭。

这位中央银行家的出现改变了什么吗?这些亚洲人的食物有没有因中央银行家的介入而变得更多呢?美国人的那些欠条有没有因可以交换食物而变得有价值呢?显然,答案都是否定的。

标题: 没有美国,亚洲将会更富裕内容:

在我们所作的假设中,6个亚洲人共同支持一个美国人;而在现实世界中,则是几十亿亚洲人共同支持数百万美国人。即便是他们的劳动所得可以换取那些毫无价值的欠条,但这在根本上并不能改变问题的本质。

从短期来看,美元的崩溃(实质上是通过投票将数百万美国人赶下海岛),将会对亚洲的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然,在此期间也会产生一些最初的失败者,尤其是那些从目前的经济结构中获益的亚洲人。然而,即便是这些利润,也是以牺牲整个亚洲人的利益为代价的。

对亚洲人来说,美国的过度消费并非他们的福祉,相反地,这是一种难以承受的负担。而这种消费的终止,将是对亚洲最为有利的事情。这就好比是农奴从农奴主那里得到了解放一样,他们有限的资源将全部用于满足其自身的需求。这样一来,他们的生活水平就会得到更快的提升。

中国的“战时”经济

时下主流的经济学观点认为,中国将会无限期地支持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因为美国的消费对于以出口为驱动的中国经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事实却刚好相反,中国自身的消费能力远超过美国的消费能力,而且中国也已经做了相应的调整。

在很多方面,现代的亚洲经济很容易让人想起二战期间美国的战时经济,那时整个国家的工业力量都投入到了战备之中。我们在世界各地部署了超过1000万人的武装力量,我们的商船和战舰游弋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我们的轰炸机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那些原先生产客车、缝纫机和农业装备的工厂纷纷转向生产战斗机、吉普车、枪支、弹药、火炮、驱逐舰、航空母舰、潜艇、军服、钢盔、战靴、野战餐具、以及军用电台等等。

那时我们的国家处于高度运转之中。我们的工厂一周7天,一天24小时运营,而且就业人数超过先前任何一个时期,即便是那些原本失业在家的妇女也都有了自己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那时的经济学家或许就会说我们根本不应该发起诺曼底或硫磺岛登陆战役。毕竟,如果战争结束了,那么我们的战时经济也就垮了。数百万的军人和工厂工人将由此而失去他们的工作,企业的利润将急剧下滑,因为再也没有人需要他们生产的武器和军用装备了。因为在国外战场上所取得的胜利最终会导致国内经济的衰退,那么这场战争最好还是无限期地进行下去。

虽然这种观点听起来荒谬可笑,但很多人说起来却一点也不惭愧。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