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 / 1)
于是,那个人生气地转身走了。可画家却不在意,还把这张画挂在大厅的墙上。他的大儿子见了这副画,忙问:“您画的是什么?”
“是老虎。”他漫不经心地回答。
二儿子也看到了这副画,问他:“画上是什么动物?”
“是马。”他随口答道。
儿子们没见过真老虎、真马,于是相信了他说的话,并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第117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17)
一天,大儿子外出打猎,看见了一匹马,但他记着父亲的话,认为这是一只老虎,于是用箭把它射死了,画家只好赔偿马主人的损失。他的二儿子在野外遇上了老虎,可却认为是匹马,他跑过去想骑它,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非常心痛,痛恨自己粗心大意,办事太马虎,他扯下了墙上的画,一把火烧了。
教子智慧:
马虎的危害是很大的,切不可轻视。否则,将来无论是在孩子的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会种下隐患。家长应该提高孩子对马虎危害的认识,帮他们改正马虎的习惯。同时,家长的马虎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潜在的伤害,父母要严于律己,不可在孩子心灵中埋下祸根。
小杰克道歉
在法国的一个城市,罗伯特的孩子小杰克在自家花园里玩足球,兴奋之下,把足球踢到邻居的花园中,打烂了一盆玫瑰花。小杰克怯怯地告诉爸爸,叫爸爸去拾球,可罗伯特却要小杰克自己去,首先要道歉,还要拿上一盆同样的花作为赔偿。
小杰克不得已捧着花不情愿地一步一步走向邻居家。邻居是一位70岁的老汉卢克,卢克看着杰克泪水盈盈的样子,非但没有责备孩子,没有留下花,还从屋里拿了一包巧克力送给小杰克。
罗伯特见儿子回到家里,小脸蛋泪水未干,可掩饰不住喜悦,又见儿子手里多了巧克力,知悉内情的罗伯特径直去找老卢克,对他说:“卢克先生,我儿子犯了错,我想教育他,请你配合,犯错的孩子不应得到奖励。”然后他又要儿子拿着巧克力和鲜花送给卢克爷爷。一天之后,罗伯特才借着一次机会奖励巧克力给儿子。
教子智慧:
罗伯特的做法似乎有点儿过火,但他是对的。对孩子明显的错误,明知故犯的错误,性质严重的错误,一定要严肃批评,并让其承担责任,直到他改正为止。
爱吮手指的莉娜
一天晚上,七岁的莉娜和父亲一起看电视,莉娜边看边吮她的小手指,发出让人心烦的声响,父亲见了,脸拉得老长:“请停止你的吮吸,这种声音听了让人心烦。”
第118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18)
莉娜好像并没有听见,父亲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要求,依然没有什么效果。在重复了四次之后,他发怒了,打了女儿。女儿感到很委屈,她哭喊着,用小手打她的父亲,这让父亲更生气了:“你的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打爸爸!”他大喊道,“立刻回你的房间。”莉娜拒绝去自己的房间,父亲就把强行把她抱到楼上,她继续哭叫着,小拳头不停地捶打着父亲。
莉娜不明白为什么大人可以打小孩,而小孩就不能打大人。通过这件事,她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只能打比自己小的人,这样才能逃脱处罚。
教子智慧:
孩子生性是好动的。
大人不能强加阻拦,更不能使用暴力,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对于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要语重心长地开导,抓住机会进行教育而不能恶语中伤。否则,孩子只会从父母那里学到更加消极的东西。
是谁把他送上了刑场
有一个母亲很喜欢贪小便宜。有一天,她的孩子从学校回来,拿出一块很漂亮的垫板给她看,这个母亲看了就问孩子:“这块垫板从哪里来的?”
“是我从同学那里拿来的。那时候班上的同学都出去打球,我是最后出去的。我看到桌上有一块很漂亮的垫板,很喜欢,就把它放在书包里带回家。”
母亲听孩子这么一说,不但没有责骂他,反而很高兴的对他说:“嗯!这么一个垫板不怎么值钱,没有让人发现就好,以后留在家里用。”
过几天,这个小男孩又偷了一只手表回家。母亲发现后,仍然和以前一样嘉许他:“啊!这只手表看起来好像很贵,我们把它拿去卖掉,一定可以赚不少钱。到时候我再买只鸡来庆祝庆祝。”
小男孩被母亲再一次夸奖,心里的恐惧感完全消失,反而觉得洋洋得意。此后,他每三天两头就从学校或市场偷一些小东西回家。母亲虽然知道自己的儿子偷东西,却不加以干涉,有时候他拿些值钱的物品回家,她还会非常高兴。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小男孩已经养成了偷窃的习惯,再也改不掉了。后来,因为偷学校老师的钱,被别人看见,而被送到校长那里。校长对他的行为感到可耻,就把他开除,不再让他上学。
第119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19)
这下子小男孩没书念,又不肯到师父那里学一技之长,只好待在家里。但是男孩闲不住,总想到外面去逛逛,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偷的。最后,他干脆以偷东西为职业。
小男孩一天天的长大了,所偷窃的东西也一天比一天贵重,胆子也愈来愈大,从偷小东西,演变成偷人家贵重的物品。由于他频繁作案,终于在一次偷盗的过程中被捉住了。
经过审判,他被处以死刑。执行枪决的那一天。他的母亲跟着很多人去了刑场,看到这种情形,她悲痛得大哭起来。这时,窃贼向法官乞求说:“我想跟我母亲说句话,您能叫她过来吗?”当母亲走近他时,儿子很快地用牙齿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母亲痛骂他是不孝的儿子。但是儿子回答说:“当初我偷鸡蛋的时候,如果你是这样痛责我,而不是赞扬的话,我也不会落到这种地步。”
教子智慧: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父母要教育孩子积极向善,不要纵容孩子的过错,要不然只会害了孩子,使他越陷越深以致将来铸成大错。
让哭闹的孩子碰壁
柳鲍娃夫妇曾被前苏联授予劳动勋章,他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叫舒拉,女儿叫卓娅。因为舒拉小,又是男孩,父母对他有点偏爱,遇到什么矛盾,有什么要求,大家总是迁就他。时间一长,舒拉养成了“任性”的毛病,有什么事情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去办或有什么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倒在地上大声哭叫,直到别人顺从他的想法、满足他的要求为止。
一天,舒拉想在午饭前吃粉羹。按照常规,粉羹是在饭后吃的。因此,父母没有答应他的要求,他便躺在地上大声哭闹。父母见他又耍脾气了,认为不能在这样了:一次迁就,只能为以后更大的哭闹创造条件;多次迁就,会让孩子的不良习惯继续保持下去,长大后就难以改正了。于是夫妇俩互相使了个眼色,决心好好治一治他。
柳鲍娃夫妇见舒拉哭,马上离开了屋子,让舒拉独自呆在里面。舒拉只顾哭闹,没有留意爸爸妈妈是否还在,还是一个劲儿地哭,并且不时地喊道:“我要粉羹!快点给我。”可是,这次和往常不一样,并没有人答理他。他抬起头来向周围看了一遍,一个人也没有。哭了没人听,他也就不哭了。过了一会儿,他用木片堆东西玩了起来,等到父母回来,他又要哭。于是,父亲严厉地对他说:“要是你还哭的话,我们就不跟你一起住了,让你一个人呆在这里。”舒拉见父母这次不但不迁就他,还批评了他,也就不吭声了。
第120节: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120)
还有一次,舒拉在哭闹的时候,偷偷通过手指缝看父母对他是否表示同情,却发现父亲只顾看书,母亲照常在批改学生作业,根本就不理会他。看到这种情形,他也就停止了哭声。
碰壁几次以后,舒拉哭闹的习惯很快改了。父母深有体会地说:“孩子哭闹是个不好的习惯,克服得越早越好。”
教子智慧:
父母关爱孩子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对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那就不对了,一味地娇惯孩子,只会让他们养成不好的习惯,特别是迁就“任性”的毛病,只能是害了他们。
尊重小女孩的选择
一个三口之家到餐厅用餐,服务生先问母亲点什么,接着问父亲点什么,之后问坐在一边的小女儿:“亲爱的,你要点什么呢?”女孩说:“我想要热狗。”
“不可以,今天你要吃牛肉三明治。”妈妈非常坚决地说,“再给她一点生菜。”女孩的父亲补充说。
服务生并没有理会父母的提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女孩问:“亲爱的,热狗上要放什么?”
“哦,一点西红柿酱和黄酱,还要……”她停下来怯怯地看一眼父母,服务生一直微笑着耐心等着她。女孩在服务生的目光鼓励下说:“还要一点炸土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