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和儿子一起成长 > 第16章

第16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期货交易策略 售罄 笑里藏道的生活艺术:幽默改变人生 女孩的秘密花园 拯救全球 温州人想的和你不一样:温州人致富经 60天职场修炼秘籍:每天为自己打个钩 身边的博弈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浅说 人生成功的身体语言:身体语言使用手册 职道:赢在起步的60个细节

这样说时,有时候是我跟他爸爸或者亲戚朋友正在谈论的一件事情,我觉得他听了会对他有益。我和他爸爸白天遇到什么事情,见到什么人,包括听别人说了什么事,我们经常会以一种很随机很自然的方式,说给他听,或不介意允许他旁听。他会很认真地听,发表他的看法。无论对错,我们注意不打击他,并且会对他说我们的处理方式,给他讲我们这样做的理由。

就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夏杨知道真实的社会,什么样的人受别人尊重,什么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可为的,甚至能体悟成人世界的一些潜规则。

其实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是充满了好奇心的,而且这种好奇心越得不到满足,就越浓烈。我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对孩子说:“这不是你的事,你少操点心吧。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大人的事情,小孩子知道那么多干什么?去,去,去,一边去!”“这都是大人去的地方,你不能去。”……

禁止的结果是怎样呢?等到他有了一定的行为能力或消费能力之后,好多孩子就是带着幼时不曾得到满足的好奇,开始到那些我们父母并不希望孩子去的地方——游戏厅、歌舞厅……

在夏杨小时候,我们有时候为了应酬,也曾到过这些地方。只要有可能,我就尽量带上夏杨。歌舞厅、游戏厅、五星级酒店、路边小店、大排档、茶馆、咖啡厅……凡是有的,让他经历;凡是经历的,让他思考。让他看到这个社会的真实,让他知晓,在这个人世间,有很多种的生存方式,同时在此情此景中,告诉他我们的标准和选择。

在让他见到真实社会一面的同时,也是对他进行随机教育的好时机,即所谓的“情境教育”。孩子对那些他曾见过、有体验的东西,会更有感觉。如果你空口对他说,“那个夜总会孩子可不能去,太乱了。”他根本不知道是怎样的乱,这时你的苦口婆心,等于对牛弹琴。顶多对他起一个威慑作用,要么他会更好奇,要么他根本就不在意。那么父母要输入的观念,就很难传递过去。

还有的父母倒是给了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但在孩子有所体验时,却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随机的正确引导,这样带来的结果甚至比把孩子关进一个封闭的世界更糟糕。我认为,这是真正的“纵容”。

哪个孩子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让他经风雨见世面,远比在温室里对他的成长更有利。

夏杨在十七岁那年一个人去英国读高中,在他周围有很多不良的诱惑。无论是英国的孩子,还是在英国的中国孩子,有些人和他一样的年龄,泡酒吧、打群架、男女混居……我嘱咐他不要介入,他说:“我心里早就有数了,哪些不该碰,你们一点也不用担心。”

其实刚去英国时,他也挺孤单的。他就读的那所中学秩序较差,但他闹中取静,潜心学习。孤独时,宁愿一个人坐在马路边,啃着面包,看人来人往的风景,自得其乐,也不会去寻找不健康的方式,宣泄自己离家的孤独和寂寞。他成了那所中学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考入剑桥的学生。

孩子是一个具备极大发展可能性的“人”,我们必须在爱的引导下,告诉他一个真实的世界,把信任、平等、尊重和需要给予他们,而不应该把他们孤立在“儿童环境”中。

很多父母说:“教育孩子真是难啊!你跟他说他不听。”孩子不是一个容器,不能仅仅把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只用我们的语言灌输给他们。父母提供者的角色,应该也包括为孩子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内容,让他们到其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去逐渐形成自己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孩子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中,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我为什么不生气(1)

在我的记忆中,从儿子出生至今,我好像没有因为儿子有过特别生气的场景。我的亲人曾经跟我说:“我看你有时候,简直就是溺爱孩子。”

我笑了。我承认,我是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很多妈妈,在“溺爱”着孩子——

比如,小时候他把西红柿抓烂……

比如,他把家里的录音机拆坏……

比如,他拿着玩具汽车到处摔……

比如,他爬到地上翻滚着,把新衣服弄得全是泥巴……

比如,他把家里的白墙涂鸦成大花脸,甚至在雪白的床单上,也留下他的“绘画作品”……

比如,他不写已经会的作业,而交给我代写……

比如,已经成为中学生的他,在一片纸上,悄悄地反复写着一个女生的名字……

也许您会问我:“这么出格的孩子,你为什么不生气?”

我说:“我真的不生气。孩子一切都正常,为什么生气呢?因为有些是我故意让他那么做的,有些是我能理解他为什么那样做。”

我在用我特别的关注,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试着从他的视野看他眼中的世界,理解在他那个年龄的背后,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结果。

我的一个观点是,做个顺应孩子天性、尊重孩子个性的快乐的教育者。

有一位家庭问题专家说:“婚姻就是‘孩子哭,老婆叫,一把屎,一把尿’。”我承认,在家这个屋檐下,因为生活的琐碎,会产生很多的无奈。但如果一个家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里,总是“孩子哭,老婆叫……”的话,那也真的是很糟糕的一种生活。

一个和睦向上的家庭,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土壤。

母亲塑造着孩子的灵魂。生气、空洞的威胁,吓不住那些聪明的孩子。开明的“家庭管理”,父母不会用专制的手段,去控制儿童行为的一切细节。他们会顺应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做一些在大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正因如此,我在培养儿子夏杨的过程中,得到的是快乐而非烦恼。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水,那一端流出的也决不会是甘甜的蜜汁。

在一家人的饭桌上,在周末清晨的卧谈中,在乡村的田野里,在公园的花草旁,在旅行的火车上……与儿子相处的一幕幕,那样清晰地映现在我的脑海中。

夏杨小时候,虽然那时候物质不富裕,生活简单,但是很快乐。我和丈夫的工作都不是很忙,没有太大压力,一家人在一块儿,怎么着都高兴。

夏杨的爸爸是一个乐观幽默的人,受他的影响,我们家里总是有快乐的气氛。有一次,我和他正在家里的餐厅吃着饭的时候,他突然说:“看,夏杨走出来了。”我吓一跳,下意识地回头朝屋里看。他哈哈笑了。要知道那时夏杨才三个月大呢!听见我们的笑声,幼小的夏杨在屋里竟然也“啊啊”地叫起来了。

夏杨大了后,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时,也喜欢开玩笑、看小品、听相声、讲幽默故事。有时候因为某件事情不愉快,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开个玩笑,自我解嘲,或者克制一下,不愉快会很快过去。我有时会和孩子唱英语歌曲,唱歌会释放人的郁闷,让人的大脑渐渐兴奋,肺和腹也会得到运动。我希望孩子能在快乐中对生活增强信心,能够感觉到生活中不仅仅是有时单调有时快乐的学业,还有另外很多美好和令人快乐的东西。

当年我看到一个理论,说是孩子在快乐的时候,学习东西就比较容易,但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信心就会减弱,这时面对他们的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不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再开始学习有益的东西。

从夏杨小时候开始,我一般不会太违逆孩子的意愿。顺应天性,尊重个性,在恰当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教育,这是我一直遵守的原则。用理解的心,去看孩子符合天性的言行,您说,还有什么值得父母大动肝火的呢?再说,对孩子发脾气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错过了教育他的好时机。正所谓要及时“捕捉教育机会”。

我为什么不生气(2)

有哪个人的意愿被强行阻止时,是心甘情愿的呢?有哪个人在动不动就被训斥教育时,会愉快地接纳对方的意见呢?大人、小孩都是一样的。

创造愉快的家庭氛围,保持孩子快乐的情绪,不失时机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这也是“寓教于乐”吧。

人总是会对某些事物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满足总会带来快乐。因此,应该引起孩子的渴望,激发他的兴趣。对夏杨的教育,很多都是我们在对他兴趣的引导中获得的。在教给他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先给他快乐和兴趣,接下来便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小的夏杨一起坐在长途汽车上,我用英语给他唱“十个绿瓶子挂在墙上,一个掉下来还有九只……”唱着唱着我就把瓶子“bottle”,改成了屁股“bottom”,歌词就成了“十个绿屁股挂在墙上,一个掉下来还有九只……”他听得一愣,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他觉得好玩、有趣,而我所注重的则是激起他对歌词的兴趣之后,对他英语的输入。

一个幸运的孩子,拥有的应该是克制、有耐心、不断寻求教育方法并不懈努力的父母。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