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和儿子一起成长 > 第13章

第13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期货交易策略 售罄 笑里藏道的生活艺术:幽默改变人生 女孩的秘密花园 拯救全球 温州人想的和你不一样:温州人致富经 60天职场修炼秘籍:每天为自己打个钩 身边的博弈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浅说 人生成功的身体语言:身体语言使用手册 职道:赢在起步的60个细节

面对孩子越来越丰富的成长环境,父母亲需要有一定的判断、过滤和筛选能力。孩子小时候,是父母为他过滤、筛选;孩子大了以后,是孩子自己的判断能力在过滤、筛选。孩子有着什么样的判断能力和选择标准,是父母有意培养的结果。

在夏杨成长的过程中,我试图把一种判断是非的标准,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里,用他在不同年龄段能懂的方式告诉给他。潜移默化中,我相信,他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因而能在纷繁的环境中,汲取对自己的学业和精神生活有益的东西。

夏杨是学生命科学的,还担任了剑桥大学很多社团的组织工作,每天穿梭于教室、实验室和各种繁忙的社会活动中。我和他爸爸也提醒他注意时间的分配,但他说:“有机会融入这么丰富的生活,面对这么多的挑战,本身就是一个难得的学习过程。”

其实想一想,夏杨今天能够科学合理地分配他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发展多种兴趣,是从小养成的一种习惯和能力。他已经开始把紧张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当成一种自然的生存方式。我想,这还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吧?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会考试也是一种素质(1)

“真没见过你这样的家长!临考试了还带孩子出去玩?”老师跟我急了。

还有八天就要期末考试了,我竟然替夏杨向老师请假一周,要带他去广东玩一趟。

老师不急才怪呢!

我能理解老师的心。但我在向老师表示歉意的同时,和丈夫一起,还是坚持带夏杨去领略那片他不曾见识过的南国风光,因为对他来说,那又是一个全新、未知的世界。

一周后,夏杨回来参加考试,拿回了双百。

这是夏杨上小学二年级的事。

初中、高中时,孩子们已经被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逼得神经发紧,而夏杨经常在考试的前夕,还悠然地听着音乐,或上网,或鼓捣他的那些小物件……

不是他特别聪明,而是他觉得考试“就那么回事!”

不是他不重视考试,他说:“考试也是一种能力和素质。”

虽然目前强大的应试压力,也许会给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在还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来代替考试这种人才选拔方式的前提下,我们只能教会我们的孩子从容面对。

真正的素质教育,既是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道德、体格、心理的塑造过程,同时还应该包括让孩子有很好的应试心态。

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学生能够免于考试。而且,不仅在学校生活中,在人的工作中、终身学习进修中,考试也是一种适应某种标准的办法。而考试的目的不应该是让孩子围着分数转,以牺牲娱乐、兴趣、交友、体育等对孩子成长有利的事情为代价,否则即使考了高分,也得不偿失。

在一次关于孩子教育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挺好的,可就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行。怎么想办法让他的考试名次再上一上?”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成绩。而我更多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考试成绩的结果。一个平时学习不错的孩子,到了考试应该会有好的成绩。否则,要么他平时的所谓“不错”是虚假的信息,要么就是应考心态不对。是不是父母或他自己过于关注他的分数和名次,给他的心理负担太大?

有的朋友曾经问我,“你没给夏杨请过一次家教,也没给他报过任何的辅导班,他的学习成绩为什么那么好?”

这其实是一种结果,因为夏杨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他较高质量地上好每节课,做好每次作业,并且有广义的学习促进课内学习。这个过程使成绩好成为一种自然的结果。

我们中国的教育,基础扎实、牢固,这是一个人理解、创造的基础。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也需要累积大量的知识,使之成为创造的原材料。但人不是机器,不能只靠死记硬背,知识是背不完的。好的教育,应该是“授人以渔”,而不只是“授人以鱼”。

一个好的学生,应该平时爱想爱琢磨,边听边积累,在理解思考中消化课本知识,同时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兴趣。

我相信一个综合素质比较强的孩子,他的课业成绩也不会差,应试能力也应该比较强。

夏杨的中学老师们在总结他的学习方法时,归纳了以下几点:

上课会听重点,知道哪些知识之间有联系,哪里是考点,甚至主动想到综合起来可以怎样出题。

面对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从小问题和自己的思想实验中,总结出重要的规律。

勤于思考,有出色的应变能力。建立联系,发散对比,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很多时候,都会随身带着笔,有时会非常快速地写上几下,来不及的时候甚至会画在手上,及时记下脑子里闪现的疑点,有时间的时候立刻查资料和独立思考。剩下的问题,向老师请教,和同学讨论,不留疑点。

课后高效认真完成作业,却不在习题上耗费太多的时间。肯吃苦,对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敢啃硬骨头,但不钻牛角尖。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钻得进去,走得出来。

会考试也是一种素质(2)

再大的东西也敢想,再小的东西也不放过。答题时,在纵观全局的同时,也不忽略有意义的细节。

夏杨的课本几乎让他用各种颜色的笔涂成了“大花脸”,那是他上课、做作业时记录的自己的想法,包括疑点、重点、难点。他的检测本上,很多题他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几遍,黑、红、绿、蓝,五颜六色,是用不同方法进行的尝试。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这是孩子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对他“灌输”的一种人生态度。夏杨曾经亲眼见爸爸改稿子,看我备课,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忽略。这种“灌输”不是我们用“语言霸权”“教育”给他的,而是我们对待事情的示范影响了他。

在夏杨的学习过程中,我一直注意培养他认真、严谨、富有思考和创造性的科学探究精神;只要关注了学习的过程,那结果自然也就不会令人失望。

只为分数而教,是应试教育;只为分数而学,有可能以有损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代价。我希望在考试这一特殊的过程里,能在孩子身上沉淀下一种心理品质——面对压力,应对自如,在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下,努力把事情做好。

夏杨从初中开始,除了服从学校正常的教学安排,还参加了各类学科的竞赛。像他的同学们一样,考试也曾经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夏杨的应试能力还是较强的,不管是针对课本知识的考试,还是更宽泛的综合能力的测验,他都能很镇定地应对,并且以较好的状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面对包括像剑桥面试那样的挑战。夏杨自己说,考试也是一种能力。他今天初步具备应对压力的能力,大概也得益于“久经考场”练就的本领。

任何事物,包括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评价,都有一个标准。也许目前我们考试的标准有待商榷,但考试让人受益的,不仅在于结果,更包括过程本身。

考试的时候,高度紧张,这时候培养的是孩子在强压力的环境中,怎样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来缓解压力的能力。让孩子体验,当面对一个非常难的问题的时候,不是着急,也不是压力来了头就蒙,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沉着独立思考,合理安排好时间,一步步解决问题,这些心理品质,都会在一次次的考试过程中沉淀下来。

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意义所在。向事物学习,就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目的。考试也同样。

就这样,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在“不管”中,分享着儿子的每一次成绩,而夏杨也在考试中不断提高着自己,却不为之所累。

为孩子建立精神银行(1)

两个喜得贵子的父亲,同住在一个城镇上。一个父亲是八面玲珑的商人,一个父亲是憨厚诚实的木匠。

有一天,他们相遇在一个酒馆里。酒后吐真言,商人父亲得意扬扬地对木匠父亲说:“伙计,你猜我给儿子攒了多少钱?”

木匠父亲憨厚地笑笑,说:“我的收入仅够养家糊口。但我会教他自己去存‘钱’。”

商人父亲哈哈大笑:“等你的儿子能自己存钱了,我的儿子已经富贵荣华都享尽了。”

……

很多年后,在那个城镇上,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年轻人:一个是生意兴隆的手工家具雕刻商,一个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酒鬼。前者是木匠父亲的儿子,后者是商人父亲的儿子。

当年商人父亲给儿子攒下了一大笔财富,儿子从小生活在锦衣华服、山珍海味中,骄横跋扈,不学无术;而木匠父亲尽管家境也算殷实,但从小让孩子跟着他学木工,走千家,串万户。儿子看憨厚勤勉的父亲,善良待人,认真做活。慢慢地,自己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手艺人,而且他以比父亲更精湛的技术,更丰富的人格魅力,把一个家庭作坊,做成了一个颇具实力的家具公司。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