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和儿子一起成长 > 第5章

第5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期货交易策略 售罄 笑里藏道的生活艺术:幽默改变人生 女孩的秘密花园 拯救全球 温州人想的和你不一样:温州人致富经 60天职场修炼秘籍:每天为自己打个钩 身边的博弈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浅说 人生成功的身体语言:身体语言使用手册 职道:赢在起步的60个细节

很有意思,有一次,他躺在婴儿床上,我给他穿裤子,对他说“蹬,蹬”——他就用小手去指天花板上的灯。几个月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理解力了。我马上再告诉他,现在是“蹬腿”的“蹬”,那是“电灯”的“灯”,然后我拉着他的小腿做蹬腿的动作,用这种他可以理解的输入方式,把“蹬”这个字的概念输入到他的大脑里。以后,我再在不同的场合,说“灯”和“蹬”,他都能正确地理解了。

床前故事与整体识读(3)

所以,我一直在幼儿的语言教育中,提倡这种“可理解性的输入方式”,这种“情景教学法”,不管是我们的母语还是外语的启蒙,都是对孩子行之有效的早期语言教育方式。

孩子学习语言是从理解词开始的。大约六个月以上,他就能“听懂”一些词,但说不出;到一至一岁半,他理解的词的数量猛增,然后,就开口说话了。那时,我们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用夏杨理解的语言跟他说话,还选取一些适合幼儿心理的图书、材料。夏杨最早的阅读习惯和最早接触汉字,是从我上面说到的那本《我的第一本书》开始的。

那时候早期识读的书很少,现在想来我还很感谢这本书的作者。这套书很简单,上边是图画,下面是一句话,一页一句,第一页上写着:呜,火车开过来了。画面是火车头;翻到第二页,有一句话:火车上运的是什么呀?画面上是火车拉着大苹果……我在给他念的时候,我坐在他身后,我给他看书讲故事时,有时指着图画,有时就指着字念:呜,火车开过来了。他就看,字和画相配,字像图画一样输入了他的大脑中。这样的识读,从他五六个月刚会坐时就开始了。

在马路上,在商店里,我也是随机对他进行整体识读训练。不要一说“训练”就觉得“多累啊”。实际上,只要有这种意识,就会在生活中很随意地去做。抱着他,领着他,我都会对他说:这是百货商店,他就认识了一个“百”,一个“店”。中国字是象形文字,很适合这样的整体识读方式,慢慢积累,很多字就和很多场景,像画一样地输入了他的大脑,将来在别的书上、报纸上再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他就可以单个地识读了。有时,他还会在他画的图画旁边,把自己看到的存在脑中的字“画”出来。有一次,他画理发店,我们发现他写的“理发店”的“理”字是反过来写的,当时觉得很纳闷。后来我发现,原来他理发时,在门里面看到的门玻璃上的“理”字确实是反的。

孩子的眼睛像照相机一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在自然习得、无意学习中进行着。

只有契合了孩子兴趣点的教育方式,才有可能开启他求知的窗口。丰富的知识也就如三月的春雨,随风潜入他的脑中了。

一只鞋垫的涂鸦和图形游戏(1)

夏杨不到两岁时,有一天,他左手拿着一只鞋,右手拿着一张纸,走到我面前说:“妈妈,鞋垫子。”我惊喜地发现,他手上的那张纸上,用铅笔画了一个像土豆一样的东西。我没有说“不像”,而是一个劲儿地夸奖他,鼓励他,并按他的要求,在他的“杰作”上给他写上“鞋垫子”三个字。

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他的这幅“大作”。还有很多他小时候涂鸦的“作品”,包括爸爸的“肖像画”,我都为他保留着。这些稚嫩而充满情趣的童画,记录着他幼年世界里感受最深的东西。

我曾看到一个理论,说绘画是人的右脑功能的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所以,从夏杨一岁多,我就注意开发他的右脑,给他一支笔,几张纸,由他信笔涂鸦。从几道简单的、甚至画得弯弯曲曲的线,到他能够想象着把他看到的事物、或者我给他讲的故事中的人物,用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我发现,这个过程对孩子的心智培养真的很有效果。

现在亲戚朋友还经常说,“你们家那时候,都让夏杨画得不成样子了”。凡是当年去过我家的人都记得,我家的墙上,不时见到夏杨的涂鸦。铅笔的、粉笔的、蜡笔的、粘贴画的……红的、绿的、黑的、蓝的、黄的……五颜六色。甚至桌子上、地上、门后面,也成为他的“创作园地”。

我承认我是很“纵容”孩子。如果是今天的条件,我想给他装饰一面“创作墙”,让他尽情挥洒他的“创作欲望”。但那时候条件有限,没有那么大的空间,所以,我就想: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和孩子随时随地得以挥洒的想象力、创造力、思考力的发展相比,后者更重要。

这是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注重这个过程背后,沉淀在他身上的东西。

夏杨从小喜欢画,我也曾经给他报过绘画班,但他不喜欢老师试图让他们把一个圆画得最圆,把苹果画得最逼真,就愿不去了。虽然交了钱,我也没有强迫他去。因为我并不看重他学到多少绘画的技巧,而是看重在画画的过程中,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没有得到发展。我想,让他由着自己的兴趣随意地信笔画来,充分利用他的灵感,可能更能发挥他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孩子学画,不是程式化的临摹,而是画他自己的心理体验,画孩子心目中的“真实生活”,不论那些形状多么古怪,色彩多么刺眼,甚至有些会违背现实世界的规律,家长都应该学会欣赏,不要讽刺、讥笑。因为重要的不在于孩子是否创作了一幅画,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动用了手指、眼睛和思维。

所以,夏杨画了什么,我都用赞赏的语言和眼光去欣赏,甚至在家给他开“画展”。

夏杨幼儿时期的绘画中,有机器人,有猪八戒,还有大灰狼,有的画得惟妙惟肖,有的画得很走形,但他自己能说出“道理”来,告诉我这就是他想象中的,然后,让我帮他把每一幅“画”的名字写下来,有时候甚至是写“绘画日记”,帮他把绘画编的故事写下来,然后帮他装订起来。

那一阶段,夏杨自称成立了一个“夏杨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夏杨系列故事丛书》。有惟妙惟肖的“米老鼠”做饭、睡觉的单个故事,有他自己创作的“双头怪”连环画,还有根据英国同名故事书改编的“旧帽子和新帽子”连环画……他是作者或编译者,我是“顾问”,有时候姥姥也是顾问。

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为他“收藏”的他幼儿时期的涂鸦作品。现在拿出来,连他自己也忍俊不禁:“怎么琢磨出来的呢?”

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绘画班,大家都知道了绘画对孩子的好处,但是,有些家长请老师给孩子做的是“正规辅导”,重在 “立竿见影”地体现在绘画技巧上,而忽略了孩子童真和想象力的挖掘开发。可能这些家长让孩子学画,抱着让孩子成名成家的梦想,但这样是否过早地给孩子的发展定了向?儿童绘画最可贵的,是他富有创造性的、独特的想象力的发展对他的学业及人生的影响,不单是技巧。

一只鞋垫的涂鸦和图形游戏(2)

“涂鸦”是有阶段性的,在孩子的语言不能充分表达他的思维的时期,他就有了拿起笔来“涂鸦”的强烈愿望,就像人类早期在山洞、岩石上绘画的热情一样。

从孩子的一岁到八岁,是利用涂鸦想象力,锻炼孩子图形思考力、开发右脑的最佳时期。过了这个阶段,他就没有那么强烈的要画的欲望了。这个时期,孩子会自发地去描绘他周围的,以及他想象中的人物、房屋、树木、动物。有笔和纸更好,没有的话,他就会自己去找石块、沙滩、墙壁等去涂鸦。这时候家长应保护孩子的兴趣,在他往墙上或者到处画的时候,不要呵斥他,应该尽量给他提供发挥想象力的环境。

除了鼓励夏杨信笔涂鸦,我还从小注意在图形游戏中培养他的图形思考力。

孩子认识周围的世界是从图形开始的,它是孩子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那时我搜集了很多的从简单到复杂的图形,来和他一起做辨图游戏。比如,让他找出相似图形中的不同点,让他去寻找确定“水雷”或者“宝藏”在图形的哪个地点。我还和他玩迷宫游戏,不管到哪里,只要有迷宫的游戏,我就鼓励他去探索。他玩得兴高采烈,我也达到了让他在迷宫中体验的教育目的。

我知道一岁左右的孩子正是能够辨认几何形状的时期,我就给夏杨买来了一些玩具。记得有一座玩具小木屋,上面有圆的孔、方的窗……有时早上夏杨醒得早,我就让他在被窝里,拿着小木屋和他一边一起玩,一边辨认什么是圆形、三角形,什么是正方形……

一起上街时,我也会问夏杨:你看这个楼是什么形状的?你看这个大门的形状像什么?……

另外,像拼图、图形重组、七巧板、变幻魔方、滑块类的智力玩具,我给他买了很多,也给他做了不少,我甚至很早就鼓励他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玩具……

当时“夏杨少年儿童出版社”还“出版”了很多很小的《幼儿智力开发丛书》,夏杨绘画,我是“顾问”,内容有填表、迷宫、数图形、一笔画、画图、补图、连数等。

夏杨很小的时候,晚上和姥姥一起出去,姥姥就问他:“你看看月亮为什么有的时候圆,有的时候弯?”夏杨瞪着惊奇的眼睛望着神秘的月亮……回家后,姥姥拿出三个苹果,一个是月亮,一个是地球,一个是太阳,在演示中,给他讲宇宙运动的规律。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