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性、谋杀及生命的意义 > 二 美人何时对你有害?(3)

二 美人何时对你有害?(3)(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之芝麻开门 儿子都是狼 霉运当头之男男授受不清 燕戈 恨之入骨 猎受游戏 星月流年 男男无罪 无拘无束

这个研究似乎证实了我的猜测,即男人存有偏见的注意过程,可能会误导他们过高估计人群中美女相对于长相平凡女子的比率。

我与贝克和马内合作的其他研究直接验证了这一结论,现在,我的同事史蒂夫·纽伯格以及我们的学生安迪·德尔顿、布莱恩·霍弗和克里斯·威尔伯也加入了那项研究。

在该研究中,我们向实验对象分别展示女性人群或男性人群。其中某些照片上是俊男美女,另一些则是普通人(由另一项研究的参与者评判)。

研究对象分别在两种情况下观看整组面孔:有时让他们在短短四秒钟内一次看完整组面孔;有时看的时间长一些,或一次只看一张面孔。

前一组短时间内看完全部孔的情况有点像课间站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大道旁——面孔太多了,大脑来不及反应。

看的时间较长和一次只看一张面孔的情况则更像上课时间走过的涓涓人流: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来考察全部样本。

在赚足了实验对象的注意力后,我们的发现证实了我几十年前的猜测:男人过高估计了美女的数量(而女人对于俊男的估计则未受影响)。

在快速看完所有面孔的那一组,女性实验对象也过高估计了美女的出现频率,但她们并没有高估俊男的出现频率。

整个实验结果表明了一个关于美女的简单结论:她们吸引了每个人的注意力,独占了随后的认知过程。

关于俊男的结论则与此不同:他们吸引了女人的眼球,但未能抓住她们的心;美男子很快就在人们心理过程的涓涓细流中被洗涤和过滤了。

这一差异与男女两性择偶策略的差别是一致的:女人更加挑剔,不大喜欢与陌生人偶尔玩儿个婚外情。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会讨论这些差异的原因。但现在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朋友戴夫在墙上贴《花花公子》彩页是怎么回事吧。

对比效应:在墙上贴《花花公子》彩页的麻烦男人的默认心理过程构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其中充斥着哈里·贝瑞、凯特·哈德森、珍妮弗·洛佩兹和碧昂丝·诺里斯之类的大美女。

一方面,男人可以视之为人口过剩带来的有益副作用:接踵而至的认知超负荷使世界朝着更加美丽的方向偏斜了。

女人也同样在头脑中高估了美女(而不是美男子)的数量,对她们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我和萨拉·古铁雷斯(SaraGutierres)合作的其他研究表明,美人过多出现可能对两性都有恶果,虽然它对于两性的效果有所不同。

就在我那个满墙贴着《花花公子》彩页的朋友戴夫谴责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女人缺乏魅力时,我选了一门名为

“感觉与知觉”的课程。知觉研究人员热衷于揭示心理错觉和判断错误,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一种叫作

“对比效应”的现象。你可以把三个盛满水的桶排成一行,自己演示一下对比效应。

将左边的桶灌满冰水,右边的桶灌满热水(但不要太热,以手能放进去为宜)。

中间一桶水应该是常温的。把你的左手浸入冰水、右手浸入热水,维持一分钟左右。

然后将双手拿出,同时浸入中间那桶水中。此时发生的现象就有些双边心理失谐。

你的大脑接收到彼此冲突的信息:源自左手的神经元告诉大脑水是热的,而右手的神经元却表示同样的水是冷的。

根据哈里·赫尔森1947年提出的一个理论,我们是通过将任何新形式的刺激与我们的适应水准进行比较,来做出心理生理判断的。

这里所说的适应水准,是指我们基于过去的经验(尤其是最近的经验)对所谓正常感知的期望值。

关于某物是热还是冷、是重还是轻、是咸还是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最近刚刚接触了什么物品。

目 录
新书推荐: 闺蜜双穿齐逃荒,你抢男人我抢粮! 同时穿越:我能返本归元 鬼灭:童磨今天也没有被讨厌 开局饥荒年:从带全家打猎开始 徒儿快下山,扫黄的又来了! 古树寻魂之妖珠再世 穿越诸天的行者 都市风水师:掌纹定龙脉,一剑镇幽冥 秋意虽迟却渐浓 老公住手,把那个鬼留给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