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身陷阴沟(1)(1 / 1)
一个天真的年轻学生是如何偶遇一群知识界的革命者并逐渐认同其观点的?
“耶和华见证人”曾预言,世界末日即将在1975年来临,善恶将进行大决战,到处都是满目疮痍:北越军队把最后几个美国士兵赶出了西贡,英迪拉·甘地(IndiraGandhi)在印度暂时停止了公民自由,临时派爱尔兰共和军炸弹袭击了伦敦的希尔顿饭店。
在美国,自称
“地下气象员组织”的军事激进团体成员用炸弹袭击了各大银行、公司总部和美国国务院。
一位美国前首席检察官和几名白宫的长官被投进了监狱。在17天里,发生了两起企图暗杀杰拉尔德·福特总统未遂的事件,其中一起是由杀人狂查尔斯·曼森(CharlesManson)的追随者策划的。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Presley)这个大多数美国人都认可的唯一的、真正的王者,正在自我毁灭的快车道上飞速疾驰。
满不在乎的年轻人无视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堕落王者之声和世界领袖的言论,依然身穿涤纶质地的迪斯科服装,春情洋溢,在
“凯西与阳光合唱团”(KcandtheSunshineBand)《今夜沉沦》(GetDownTonight)的乐声中昂首阔步。
我与所有这些混乱现象有些脱节,因为在这如此重要的一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躲进了图书馆或心理学实验室。
但就像电影中常常出现的场景(就在某个人物漫不经心地吹着口哨时,一只五眼太空异形从他背后悄然靠近)我也将被不祥的力量所笼罩。
与社会科学的其他分支一样,心理学领域也将经历一场彻底的变革——其基础假说将被完全摧毁。
事实上,尽管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在1975年最终幸存了下来,传统社会科学的概念世界却不幸轰然坍塌。
我则意外地偶遇了一帮激进的科学暴徒,并逐渐全盘接受了他们的主张。
就在研究生综合考试的前几天,我的毁灭之旅开始了。我得知考试过程中,学术委员会成员将要求我展示自己对于社会心理学领域内的各种研究和理论的全面知识。
我本该勤奋学习经典实验的结论,深入了解利昂·费斯廷格(Leon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弗里茨·海德(FritzHeider)的归因和认知平衡理论,或是库尔特·勒温(KurtLewin)的群体动力学理论。
但我这人就是这样,只要有大把的工作要干,就会突然对与手头任务毫无关系的东西产生出强烈的兴趣。
就是在这种给自己添乱的精神鼓舞之下,我晃晃悠悠地走进校园书店,四处翻看那里的书籍。
有一本书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人类学家简·兰卡斯特(JaneLancaster)所著的《灵长类动物的行为和人类文化的出现》(PrimateBehaviorandtheEmergenceofHumanCulture)。
这本书看来全然在实验心理学的领域之外,所以,当时一心想要逃避学习的我觉得非买下它不可,并且下定决心要把它带回家,在当天下午一气读完。
正如我所料,兰卡斯特的书与社会心理学教授即将在综合考试上向我提出的问题毫不相关。
但是,这本书却与他们本该提出的问题密切相关。社会心理学领域关注的一直是人们每天操心的很多事情:爱情、攻击性、偏见、说服力以及服从权威,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尽管其关注的课题如此之广,但当时该领域的理论范围却很狭窄。在我考进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生院的时候,有两位教授分别相当自豪地告诉我,社会心理学这个学科有的只是些
“迷你理论”。果然,我在这一领域内阅读到的教材内容显示,该学科充斥着散乱无序、彼此毫无联系的小型理论,每个理论都旨在解释社会行为的一个很小的方面:一个理论用来解释由沮丧引发的攻击性,另一个讨论的则是具有类似态度的人群之间的吸引力,还有一个试图解释人们对片面之词与正反辩证这两种论证方式做何反应。
这样的理论有很多,大部分都因为彼此之间缺乏联系而独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