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越战中的特种作战:国之利芒 > 第87章

第87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 大改革家雍正 如何看待毛泽东时代 警惕,日本 日本右翼言论批判 美国特种部队档案 李鸿章家族 首席女法医系列:尸体会说话 阴摩罗鬼之瑕 穿越成华筝之后来的故事

不过,不是混够本,是找机会回去!我就不相信几百公里的边境线上,猴子们都能把守得如铁桶一般!那要多少兵力?几十万吧?嗯,对,一个连一公里,几百公里几百个连,嘿嘿……”

李大明放开怀里的机枪,伸手捅了捅卓军,打断卓军的傻笑:“别费脑子想那些没谱的事儿,秀才,想个办法咱们也能回去?”

“办法?”卓军眼皮子一翻,作出惊讶的,带着些鄙夷的神情道:“你不是说了嘛,继续向东搞狗日的小猴子!”

“噢?”李大明沉默了。本来,他继续向东的想法很单纯,就是与主力、与辛晋他们背道而驰,再闹出些动静来,为战友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回去。毕竟辛晋他们几个人要比指导员多走几天的路。这几天时间里,如果四班能够吸引住敌军的注意力,那么辛晋他们回去的机会就能大大增加。现在,回家的念头经过袭击朗密行动的强化后,又浓烈起来,无可阻挡地占据了全部意识。

卓军看着李大明的神情,知道这位老机枪手还没反应过来,乃笑道:“你也不想想,这里的猴子兵为啥这么多?”

“呸!狗日的想进攻咱们。这次,泡汤了!”李大明轻蔑地说着,现在的敌军在他眼里真比狗屎还不如,谁叫李大明同志能够轻松地混进朗密,开枪丢手榴弹一番,还抢了不少东西,又安然离去呢?

“进攻准备,有大环境的、有临战前的。我们遭遇的是大环境的,这段边境线敌军封锁尤其严密,其本意就是想掩盖他们增兵边境,准备发起突然进攻的行动迹象,防范我军侦察。猴子们哪里知道咱们会从劳街方向迂回过来,在他们纵深后方闹了这么一下!你说,是不是这样?”

“是这么个道理。”李大明有些佩服地看着秀才,人家文化高就是不一样,能够从表象中看出这些道道来。

卓军狡黠地看了李大明一眼,故意停顿了一下,见李大明要发急了才道:“嗯,这个,既然敌军的封锁是因为进攻作战准备而严密起来的。那么,在没有准备进攻的地段上,他们肯定不能投入大量的力量把守住每个山沟子,对吧?”他不等李大明反应继续说:“就算我们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军队,也不可能守住边境上的每一个山沟子呐!要不,哪里有敌国特工队渗透的机会?狗日的!”

李大明知道,卓军最后一句捎带着的骂,针对的是敌军特工队。这一次,断后的李大明可为这些猴子伤了不少的脑筋,为了压制他们的尾追速度,他打光了机枪里的子弹,还赶着战友们强行军半天,差点累死在半道上。

“秀才,这,这跟咱们继续向东有啥关系?”

“向东走,敌军的密度会减少,边境线的控制会松弛一些,咱们回去的机会就更大。你想想,如果我们班从卢江向东到井江,在井江西岸闹出些动静来,调动边境线上的敌军回头搜剿,然后突然泅渡到东岸,向北走,就能回到百合。那里是咱们军区的结合部,也就是敌军最意想不到的穿插渗透的地方。”卓军说着说着,为自己的话得意起来。

李大明眯着眼睛想着地图,事实正是如此。从方向上来看,井江东面的宝乐地区也是敌军两个军区的结合部,那里山林子更密,更不适合大部队通行,因此敌我两军都不会在那一带驻扎重兵,也不会劳神费力在那里发动进攻。从我方看,地形同样恶劣!战争打什么?打补给!普通战斗中,单兵一天的弹药消耗最起码也是二十公斤,更别说火炮通行补给的需要了。敌我双方都没有打算也没有必要在那里动手,自然就给红剑四班一个大大的空挡钻出去了。

“只是,最少咱们要走上两三百公里了。”卓军想到了现实问题,说着就吸了一口凉气,发出长长的“嘶”的一声。

“怕个鸟!不就是走路嘛!慢慢走,边走边休息,我可不打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边走边搞物资补充,能打牙祭就打牙祭,能闹出动静就闹出动静。反正,老子准备豁出去了!能回去,是福气!不能回去,不也要捞个够本儿嘛!?”李大明的声音越说越大,这种有些绝境求生,实在不行就拉垫背的精神头,随着他的声音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对!”

“搞够本!”

“班副说得对!”

众人纷纷赞同李大明的意见。大家都清楚四班的现状,粮弹两缺!搞朗密因为要“快进快出,打响就走”,因此弹药和军粮补充很不充分,特别是军粮!没吃的,怎么能够在体力消耗极大的山林中行军作战几百公里呢?

卓军再次翻了下白眼,笑道:“纪律?我看我们队长就不太爱管这些事儿!对吧?”

李大明“扑哧”一声笑了。卓军是拿郑尚武擅自出击说事儿呢!队长能犯纪律,咱们也能!何况性质完全不同嘛。

疲惫,经过短暂的休息和这一阵的谈话消失了不少,四班很快就分成前后两翼四个梯次在山林中搜索前进。这一次,卓军和李大明没有催促大家加快行军速度。按照条令,行军分为常行军、急行军、强行军。在热带山岳丛林地区,常行军的速度为每小时两公里左右,行军五十分钟要休息十分钟,一天下来也不过走上三十到四十公里公里。四班“严格地”遵守了条令,是为保证搜索的细密程度和保证突发战斗时有足够的应对体力。

入夜时分,四班转过一个山林子,一个炊烟缭绕的小村出现在眼前。

卓军和李大明一对眼色就下了决定,不约而同地从嘴里蹦出一个字来——“搞!”

班组战术动作,从当新兵开始就训练,在红剑还是“试点班”时代,就给郑尚武强化了不少,正式组训后也是重点。在步兵出身的郑尚武眼里,特种作战班组进攻作战跟步兵班组进攻作战的区别还不是很大,至少目前体现在四班身上的是如此。准确说来,红剑是个特殊的产物,是步兵郑尚武组织下正在步兵与侦察兵之间艰难蜕变中的“特种部队”。

战斗经验,李大明比卓军丰富。因此他带着机枪押后掩护,卓军带着尖兵三人组交替掩护着接近小村。这小村与卓军“犯错误”的那小村不同,没有村口的矮墙作为防御,全部竹制的屋舍都毫无遮挡地散乱地聚集在山中的一小块平地上。这种村庄,不太可能有军事防御力量。经验证明,有民兵的敌军村庄都会有一些防御设施。

事实正是如此,村庄里没有任何的武装力量。

在卓军小心翼翼地搞清楚情况,四班成散兵线进入村庄时,这里的农民还以为眼前神情有些刻板的军人是“自己人”。

想想双方的敌对关系,想想自己空空的肚腹,想想整个四班的艰难处境。两人再次无声地合计了一下,顿时“恶从胆边生”,不约而同地举起轻机枪和冲锋枪,对着天空“哒哒”地扣动了扳机。

几十口子男女老少在竹楼里叹息哭叫,叽里呱啦地令人心烦,乖乖地聚拢到村子中心的竹楼上。

卓军和李大明巡视了一圈,安排好警戒力量后,吃起晚饭来。

“大明,我咋觉得我们成小鬼子了?”卓军心满意足地打个饱嗝后,对李大明如此抱怨道。说实话,此时抢平民的饭吃,他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

李大明吸溜溜地吃着,瞟了一眼困惑的卓军,等稀粥下肚后才道:“你不吃饱等猴子吃饱?嘿嘿,到时候他打你,你哪里有力气还手?班长,你吃饱了?吃饱了去问问话,看看有没有听得懂话的?”

卓军无奈地执行了“副班长”的命令,钻进竹楼里一番查问后又灰溜溜地沉着脸回来。

一进门就见李大明正享受着竹筒水烟,于是没好气地道:“班副,你越来越像狗日的鬼子了。那些老头婆娘们个个嘴巴闭得死硬,没一个吭声的,我没办法,你去!”

说着,卓军一屁股坐在李大明旁边,卸下肩上的枪检查着。

李大明一骨碌站起来,丢下水烟筒子,怪笑道:“你不行,我去!”话音未落,他就提着机枪“咵啦”一声推上膛大步离去。不一会儿,卓军就听到一阵机枪吼叫声。他忙站到门口向村子中央的竹楼看去,再过了一会儿,李大明笑眯眯地回来了。

“秀才,你啊不够狠!敌我斗争哪里来的菩萨心肠?情况清楚了,南边半天路程有一股敌军,民兵都集中到西面执行任务了,估计是想配合敌军堵住我们。嘿嘿,秀才,咱们要不去趁黑出发向南,那样的话,就可以凌晨两点左右袭击敌军驻地,搞些弹药和军粮补给,也把鬼子的注意力引导南边去,如何?”

李大明一口气说出自己的主张后,盯着卓军的脸等待回音。

“你,你没对人射击吧?”卓军有些担心地看着李大明的眼睛。

“咋会呢?他们没武器!我只是不小心走火了一下下……还好,子弹都打在老天爷的身上。”李大明故意捉弄了一下卓军,然后正色道,“秀才,向南,成不成?一句话!”

卓军提着的心放了下来,把脑筋转到战斗事务上一想,立即回答了一句:“成,就这样!”

夜色中,四班快速地撤离了小村。等四班都走了好久,被“关押”着得敌人才发现——他们的敌人已经走了。

“休息十分钟,检查行装武器。”

李大明倚在一块岩石边向身后的战友低声下达着命令,眼神警惕地打量着前方,机枪也处于随时待发状态。只不过他心里可就没表现出来的这么有底了。

七个人要趁夜去袭击敌军保安点驻地,以便闹出动静,将围追堵截四班的敌人引向南边,至少是将敌人引向南边一小会儿也好。

目 录
新书推荐: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画布上的谍影 捍卫地球家园 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谍战剧中的龙二 我,李云龙政委,祁同伟他爷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长津湖 谍战:我有万恶之王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