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1)
主持会议的肖副参谋长挥手催促着,看了身边的庞子坤一眼。毕竟,“存在问题的红剑”是这位老战友的部下。
王德铭深深吸了一口气后,凝重地道:“我认为,红剑目前的装备训练水平,根本就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次作战任务的下达,是不科学、不客观的。没有同志们的勇敢献身精神和强大的战斗意志,红剑很可能一无所得,甚至全军覆没!”
矛头,直接指向了下达作战命令的军区战备指挥所,实际上就是指向了责任值班员——肖副参谋长。王德铭本来不想“开炮”,他本来就不是开炮的性格,可当他带着部队出去走了一圈,见识到实战的残酷,感受到牺牲和诀别后,所谓血性的东西他已然深刻地理会了,炮,也敢于抛开一切向着军区首长放了!
掩蔽部里一片寂静,连旁边看守电台和电话的军人们也安静下来。
“嗯……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王德铭,请坐下。”庞子坤打破了沉静,在座位上快速地扫了一眼王德铭、郑尚武和身边的副参谋长,等王德铭就座后,继续道,“我们在特种作战的意识上,有很大的欠缺。这个问题,郑尚武同志曾经在军区二号首长面前提出过,但是提出问题时,红剑已经出发执行既定任务了。现代军事条件下的特种作战究竟是啥东西?我们在摸索,既然是摸索就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问题,就有可能犯错。当然,军事斗争中犯错要付出代价、血的代价!但是,一支军队的成长,他本身就浸泡在忠勇战士的鲜血之中!牺牲,如何看待牺牲和成败得失?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在建设强大军队的历程中,不应该钻进一次、两次战斗的牛角尖上。可以这样说,红剑能够完成如此强度的渗透侦察任务,大功一件,其功劳不仅仅是缴获的地图资料,不仅仅是收集到的劳街到河江一线敌军情报,还有我们特种作战部队今后建设和战术思想的改变!没有这些问题的暴露,我们的特种作战水平就不能提高!在这里,作为红剑这支试点部队的上级负责人,我很正式地向军区首长建议,成立独立的红剑特种作战分队!”
肖副参谋长能够理会到庞子坤的意思,至少炮弹被挡住了。王德铭的炮放得让人有些难以招架!是,战术使用错误的责任该副参谋长来背!这个心理准备,在司令员家的书房中,听到郑尚武的报告时就已经存在了。
“老庞,你不用为我打掩护!对现代战争条件下的特种作战,在敌境内的特种渗透侦察作战,我,我们军区参谋班子,确实知之不多,甚至还在用敌后抗战时期的老思想来主导这次行动命令的下达,甚至……”
“参谋长!”庞子坤打断了肖副参谋长的话,抬手指着王德铭点了点,又指着郑尚武点了点,道,“他们,也是经过实战才得出战术使用思想上的教益,他们,在这之前也是一无所知。不能就此责怪任何一个人,领导也好,下级也好。毕竟,这是我军建设的一个空白!我没有为谁打掩护的意思,真要有,我就是为我自己打掩护。作为红剑的直接上级,我应该为红剑这次任务中付出的牺牲、以及存在的一切问题负责。因此,我建议红剑分队脱离军校的试点编制,正式成立完整的、独立的特种作战部队。这支部队,应该有适合自己的训练基地,有自己独特的、符合实战需要和部队建设的编制,有专门的情报收集整理和分析机构,有机械化装备的强力配置,还有他应该得到一切物资条件和人力帮助。”
郑尚武目瞪口呆地看着发话的政委,他为政委大到几乎没边儿的胃口和主动与红剑摘清关系的话吃惊。再看老金,却是一副本来就该如此的神色。转眼看王德铭,木愣愣地不知道想啥?
肖副参谋长也吃惊不小,作为这里的最高领导,他无权回应这样的建议,他也知道庞子坤了解这点。那么,庞子坤这番话就不是实质上的、对领导的建议了,而是用这番话来强调特种作战的特殊性,在思想上为在座的作战、参谋人员上了一根弦!对,应该是如此。
“老庞,你的建议很好,我看呐,回军区后,你和我一起向一号二号首长汇报汇报,我坚决地,支持你!不过,红剑作为第一支山地丛林特种作战部队,还是应该与教学、军事战法研究结合起来,所以,编制在军校还是合理的。”
王德铭欣喜地看了郑尚武一眼,此时的郑尚武是一脑糨糊的模样。这家伙,完全不懂手腕和交易。政委把今后红剑的作战思想强调了以后,主动将指挥权全部上交了,换来的是红剑的正式成编和快速发展,是红剑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当然,是红剑夜袭敌炮营和这次渗透侦察任务的完成,给政委以极大的底气来向上级提要求。
郑尚武真的不明白这些。他只知道,红剑肯定要加快建设步伐了,红剑要进步了!为此他高兴,而心底里,却还有失去战友的酸楚,这是苦与乐结合起来的感受,造就的就是他这副傻不拉唧的模样。
庞子坤笑着点点头,将目光投向桌上铺展开来的地图道:“那现在,我们详细分析一下红剑的两次分兵,至少在目前,能够确认牺牲的不过几名同志而已,其他人呢?辛晋、滕斌、卓军等人的下落如何?我们该如何积极地动作,配合他们可能的北回?”
郑尚武蹭地一下站起来,趴在桌子上端详着地图。所有人的思想,也随着庞子坤的话转了个方向。地图,成为目光汇聚的焦点。地图上一个小小的敌国集镇——朗密,更是焦点中的焦点。
王德铭再次介绍了分兵时的敌情、我情和分兵人员的构成、武器装备和弹药存量等等情况。
老金端坐着没有去看地图,他的眼光不曾离开郑尚武,等这家伙的脸色有轻微的,好像有所想法的变化时,他咳嗽一声发言了:“吭、吭!郑参谋,你是红剑的组训负责人和原分队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发言的机会就这样送到郑尚武的手上。
郑尚武能够立即感觉到脸上汇聚了无数道灼人的目光,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后道:“辛晋同志带李双云、裘胜利、杨大方、滕斌、周伟、苏福才等人的第一次分兵,组织上比较主动,准备也相对充分,人员配备也是全队最强的。可以这样说,辛晋的七人小组,才是特种作战部队的精干模式。对于他们分兵引敌向西,我不太担心,对辛晋同志的实战指挥能力和单兵作战水平,我很放心。这一路,估计很快就能从江口方向得到消息,立即要做的是,与江口方向我边防部队沟通协调。四班的分兵很仓卒,完全是同志们的临机决断和自我牺牲精神使然。”
说到这里,郑尚武并不刻意地停顿了一下,因为他能够感觉到所有人的呼吸都略微急促起来。显然,无论是首长还是旁边的电报员,都为卓军等人的精神所感动着,这,也许就是积极设法接应四班的最基本的人际因素。
第十一章 生死情谊(1)
一
军校政委庞子坤的分析一点没错,红剑四班确实是出于无奈才“铤而走险”袭击朗密。袭击朗密的决定,是无法入睡的卓军和李大明共同作出的,此时,两人带领四班在强行军后进入密林,暂时甩掉了尾追的敌军。
四班的休息地,距离北面的前线不过十三公里左右。可就这十三公里,他们很难冲破敌军进攻准备期间处于临战状态的重兵组成的绵密防线。这一段交界线,敌军数量多不说,在一年时间里,敌军重新构建了包括大量雷区的防线,正如卓军看过的缴获地图一般。向北回归不太现实。
前沿地区和后方纵深地区,根本就是两个概念。四班可不想在敌军重重的条件下,再去对付难以对付的地雷。他们中可没有杨大方那样的排雷高手,也没有像样的探雷、扫雷器材。真要挨了炸,不仅仅是触雷的人倒霉,惊动敌人后全班都得搭进去!
李大明抱着趁乱缴获的轻机枪靠在一棵枝繁叶茂的榕树下打盹休息,卓军脱下胶鞋在树干上“啪嗒,啪嗒”地拍打,抖掉鞋里的小石子一类的杂物。行军时,那些小石子、小沙粒是双脚的最大敌人。
“臭,真臭!”李大明捂住鼻子抱怨着向旁边挪了挪。
卓军浑然不觉般故意靠近李大明,笑道:“大明,你们东北人脚丫子不臭么?”
“没你那么恶心,快把刚才吃的好东西给我恶心吐了。”李大明说的好东西,是在朗密顺手牵羊搞到的一些罐头。
卓军使劲抽抽鼻子,确实,这脚窝在胶鞋里走大半天的路,真臭得不太像样了。自己脚臭自己还不会感觉有多严重,看人家李大明的痛苦表情就知道!于是他穿上鞋子,被他污染的空气随着山风的吹拂逐渐流动,臭气消失了。
李大明抬眼看了看在树上执行警戒观察任务的队员,压低声音道:“秀才,你说指导员他们应该回去了吧?”
“嗯,从朗密敌军频繁调动,甚至有些慌乱的情况来看,敌人在临机调整部署,那证明敌人的作战计划已经越过交界线。猴子们慌了,这才给了咱们机会搞他狗日的一下子。”卓军说着说着,语气从轻松转向了一种难言的沉重。
李大明朝北面看了半晌,才叹息道:“唉!回去多好!”说着,他又觉得自己的情绪不符合一个老兵的标准,特别是在刚刚检验合格的新兵蛋子面前,忙强笑道:“秀才,咱们再向东,再搞他狗日的几下,混个够本再说,怎么样?”
“我,也是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