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比我老的老头 > 第14章

第14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猎头局中局2 猎头局中局 一手遮天 红楼之丫头雪雁 重生之暖暖一生 家之初 重生之冷王的毒妃 大战拖延症 都市魔戒 混元

——甚至是后人的踏板!

《黄河十四走》这一走,就好像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为了传统

建筑的那一走,罗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

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湮没的文化有待发掘,沉睡的文化有待唤醒。民间美术至今给

莫名其妙的蒙昧力量毁蚀得差不多了,有的先生觉得它落后需要改

造,有的先生任其柴烧墙毁,如此如彼,真正有切肤之痛的贤达人

士又力不可及,现代科学文化冲击使创制者本身也渐失信心,所以

保护、推广、拓展的工作还很艰难。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

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

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

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固不如蜀鄙之僧哉!”

这是小时候读彭端叔《为学》篇记下来的,可能有错漏,书于

卷末,代表向去了南海的穷和尚杨先让的祝贺。我当然不是那个富

和尚,我是个没有杨和尚那么气宇恢宏的快乐的穷和尚罢了。

2002年11月2日

于北京徐辛庄万荷堂

附:

一代“鬼才”黄永玉

黄永玉,1924年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

完整初级中学教育。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

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

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自幼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

包装家喻户晓。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

、小说、剧本的大家,出版过多种画册,还有《永玉六记》、《吴

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

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

书。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

在澳大亚、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内地、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

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大艺术家黄永玉眼中的大艺术家是什么样的呢?80岁的黄永玉

老人在这本散文新作《比我老的老头》中,给我们讲了那些比他还

老的老头的故事。

在这本具有黄氏独特风格的书中,一代“鬼才”黄永玉用风趣

且另类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他相识的那些“比他老的老头”:钱钟书

、沈从文、李可染、张乐平、林风眠、张伯驹、许麟庐、廖冰兄、

郑可、陆志痒、余所亚、黄苗子……这些群星般闪亮的名字辉映了

中国20世纪中后叶至21世纪的文化天空。

黄永玉老人与这些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们在漫长年代的相

遇、相识、相知中,发生了很多鲜为人知的逸事,一路娓娓道来,

著者莞尔,读者会心。微笑之后,最值得细细品味的,还是大师们

的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

对于这些文化大家,黄老下笔轻松而诙谐。没有粉饰,不见追

捧,都是些小事情,被黄老写来却情趣盎然。比如他写钱钟书:“

钟书先生活了88岁。他生于1910年,大我14岁。我荣幸地和他一起

在1947年的上海挨一本只办了一期、名叫《同路人》的杂志的骂。

骂得很凶,很要命,说我们两个人在文化上做的事对人民有害,迟

早是末路一条……”这些比黄老还老的老头们,其实不老。即便是

寥寥的两三千字,却写出了足够的精神。

常常揣测,80高龄的黄老,在追述与比他更老的“老头”之间

的往事时,是何心情?或许他只是想完成个人人生的一次照相?然

而由于记述者与被记述者的身份,这本书却有了历史回顾般的别样

重量。本身便是大艺术家的黄老,在观察与追述另外的艺术大师时

,自是别具风仪,笔下从容,宛如高山对高山的致意。

“哎!都错过了,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故事一串串,像

挂在树梢尖上的冬天凋零的干果,已经痛苦得提不起来……”合上

书卷,会看到黄永玉先生写在封底上的这段充满了诗意的感伤的话

。于是,你也会为自己终于没有错过书中的这些老头儿感到由衷的

幸运。

在采访中,本书责任编辑应红谈到,这本书的封面题字和黄永

玉的漫画像均出自黄老自己之手。书中还配有他画的插图十余幅,

文图辉映,珠联璧合。而这些本身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佳品。

苏凌

附:

黄永玉自述

余年过七十,称雄板犟,撒恶霸腰,双眼茫茫,早就歇手;喊

号吹哨,顶书过河,气力既衰,自觉下台。

残年已到,板烟酽茶不断,不咳嗽,不失眠数十年。嗜啖多加

蒜辣之猪大肠,猪脚,及带板筋之牛肉,洋藿、苦瓜、蕨菜、浏阳

豆豉加猪油渣炒青辣子,豆腐干、霉豆豉、水豆豉无一不爱。

爱喝酒朋友,爱摆龙门阵,爱本地戏,爱好音乐,好书。

讨厌失礼放肆老少,尤其讨厌涎皮赖脸登门求画者,逢此辈必

带其到险峻乱木山上乱爬,使其累成孙子,口吐白沫说不成话,直

至狼狈逃窜,不见踪影。

不喝酒,不听卡拉OK,不打麻将及各类纸牌。不喜欢向屋内及

窗外扔垃圾吐痰。此屋亦不让人拍电影及旅游参观。

黄永玉年表

1924年出生于湖南常德。

1940~1941年手印木刻集《烽火闽江》(25幅),王淮作序。

1942~1943年执教福建长乐培青中学,从事木刻创作,自印木刻

集《春山春水》。

1944~1945年在江西信丰为诗人野曼、彭燕郊、黎焚薰的诗歌刻

插图,在寻邬县举办个人风景画展。

1946年在福建南安芙蓉村国光中学任教,刻芙蓉村风景11幅。

1947~1948年经野夫、李桦、陈烟桥、章西涯先生介绍在上海参

加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任教于上海闵行县立中学。先后在中华全国

木刻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参加上海美术作家协会。随画家张正宇

、陆志庠先生赴台湾编辑创作《小食摊》、《按摩女》、《牛车》

石刻《杵歌》等。在香港参加“人间画会”,从事木刻创作,做自

由撰稿人,任电影编导(《海上故事》、《儿女经》)。在香港大学

冯平山图书馆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1949~1966年二次在香港思豪酒店举办个人画展。参加港九慰问

解放军的《劳军画展》,创作木刻《劳军图》。经严庆树、罗承勋

先生介绍,任《大公报》临时美术编辑。回北京任教于中央美术学

院版画科,先后任讲师,版画系副教授、教授。参加中国美术家协

会,先后任理事,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创作森林建设组画邮

票四枚。在美协美术馆举办西双版纳写生展。

1977~1991年在广州举办个人水墨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

画展。创作设计金猴邮票。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在

香港美丽华酒店举办个人画展。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个人画展。获意

大利总统颁发的最高司令勋章。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奥伯豪森举办

个人画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东方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在香港大

会堂举办个人画展。在香港三联书店举办《永玉三记》画展。在香

港三联书店举办《水浒》人物画展。在台北翰墨轩举办《水浒》人

物画展。

1992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画展。

1995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画展。

1999年在香港大学博物馆举办《流光五十年》个人画展。在中

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黄永玉》出版。

附:

黄永玉记

文/朱伟(三联生活周刊总监)

1985年应红大学毕业后到《文艺报》当记者,与我同在一个作

家协会,后来搬到同一个楼的同一层,我读到她写过的一些清秀润

泽的报道。这两年离开报社到出版社,她在今年内连续出了两本黄

永玉的书。先是《黄永玉大画水浒》,照顾我还有一点文人味道,

送我一本毛边书。再接着就是刚出来的《比我老的老头》。我问应

红,这么急迫给黄先生出书,你

喜欢黄先生什么?答曰:第一是认真,许是当年刻木刻培养,

老头做什么都像木刻一样,一刀刀都刻得特别仔细。第二是勤奋,

这么大年纪,还天天早上一起来就画画,一丝不苟。第三是他的文

字,大家都知道他的画而不知道他的文字。黄先生的文字,我先读

过三联出的《永玉六记》,三本水墨三本线描,每一种画与文字在

“俯拾皆是,不取诸邻”中都透着放任与放肆,又时时有“雾余水

畔,红杏在林”之感。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