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续香火露水借种,喜过节豆豆飘香(1 / 1)
贯钱来到清凉观,老道姑无尘笑呵呵地接待了她。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钱,放在香案上,只说两个字:“求子!”
无尘看了看香案上的钱,凑到贯钱的耳边,压低声音,细细交代了一番。
夜半,乌云悄悄地遮住了半边惨白的月,猫头鹰低低的嘶吼声伴随着阴风阵阵,让人毛骨悚然。贯钱缩着脖子,两只手来回地搓着,站在清凉观后面的松树林子里静静地等待。
突然,背后里传来一阵“簌簌”的脚步声,贯钱吓了一跳。“来等下雨的吗?”,来人说话了。
贯钱点点头,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人摁倒在地,粗鲁地宽衣解带了,贯钱闭着眼睛,把心一横,她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苟家的香火不能断……
正月的时候,贯钱有喜了,苟耀堂经过几个月的悉心调理,身体也好了很多。梅朵穿着新衣服,拿个小腰鼓,在苟耀堂的炕上爬来爬去,不停地喊“爷,爷哎,爷呀,你看这个好耍不?爷你看这个。”
苟耀堂笑呵呵地答应着:“哎,好耍很,碎猴子!”
“大,你就知道惯梅朵,梅朵,下炕来,甭烦你爷!”贯钱端着药呵斥道。梅朵看见母亲生气了,嘟着嘴缩在炕角,不情愿下去。
苟耀堂说:“你就让娃在这好着哩,热闹得很!等你肚子里的落了地,梅朵娃就伴儿咧”,说到这儿,他眯着眼睛问梅朵:“碎猴子,你想要弟弟呢,还是想要妹妹?”
梅朵捏着自己的脸蛋,挤眉弄眼地笑了:“我想要小弟弟。”
贯钱正在喂个苟耀堂吃药,看到梅朵这么调皮,逗得苟耀堂哈哈大笑,差点没把药喷出来。贯钱也笑着做出一个抓梅朵的动作,梅朵吓得直往苟耀堂背后钻。婉儿提着茶壶进门来,看见一家人开开心心的,脸上不禁也开出了花。
二月二,炒豆豆的节日到了。
有钱人家的豆豆种类很多,最好吃的要属棋子豆,又称面豆豆,主要的成分是小麦粉,配料有菜油,鸡蛋,芝麻粉,盐和五香粉。那些配料以一定的比例,被慢慢地揉进面团里,经过大姑娘小媳妇的手,细细地切成棋子大小的方块,在锅里慢慢干炒焙熟,那种香让人吃过了就忘不了了。但是在那个粮食缺少的年代,大多数家庭只能和着白土爆点小玉米花,炒点黄豆什么的。
家家户户从弘莱坡挖了白土,细细地碾碎了,在各家门前,支起铁锅架起火,准备好小玉米,各色豆子,等待铁锅烧热了,把小玉米粒儿,各色豆子参着白土面儿(白土末儿)倒进去,用大铁铲来回翻炒。有了白土,豆子玉米粒儿就不会炒焦了。
炒豆豆似乎是农历二月初二关中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这天,有“剃喜头,吃豆豆”的风俗,剃喜头就是理发,据说这天理发会给一年都带来好运气的。
炒豆子的香味慢慢地传出来,又香又酥,勾的人肚子里的馋虫们直翻跟斗。豆子还没炒好,锅周围已经围了一圈流涎水的小孩了,他们嘴里还会唱着歌谣:“
二月二,炒豆豆
豆豆香,豆豆蹿(方言,闻起来很香的意思)
你一碗,我一碗
炕上还有一大碗”
抡铲子的人怕烫热的铁铲把周围的小孩子烫到了,只得一边抄一边赶:“跑开跑开,碎娃伙一边耍去,豆豆还没熟呢,熟了都有份,赶紧闪开,操心烫花了脸”。小孩子们嘻嘻哈哈地,仍旧围着大锅,流着涎水,盯着锅里的豆豆,生怕炒熟的豆子飞走了。
贯钱正和婉儿在院中支起锅,炒豆豆。梅朵在旁边兴奋地又喊又叫。凤能提着一小篮子刚爆好的小玉米花,进门来了,梅朵闻见香味,大喊一声:“婆吔——”,远远地就飞奔过去。
凤能张开双臂,把她抱了个满怀,笑着夸道:“蛮女女,乖得很!”说罢,把篮子给她。梅朵开心地接过来,开始狼吞虎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