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民国军阀派系谈 > 第4章

第4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只为你痴迷 崩坏的世界 科学与社会秩序 谁摸了我一下 美军生存手册 主神传说 星罗武神传 重生在台湾 异界电影院 天上所有的星

12月25日,中国同盟会首领孙中山由海外回到上海。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投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逸仙,广东香山人,1866年生。1878年,孙中山客居美国檀香山其兄孙眉处,接触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其后学医行医,进一步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接触到西方一些社会政治学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促使孙中山放弃医生职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擅香山组织了兴中会。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国同盟会。从兴中会成立到武昌起义爆发前,孙中山领导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均未能成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以他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威望被起义各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布了《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告全国同胞书》,下令定国号为中华民国,1月2日通电各省改用阳历。1月3日,各省通过了政府人员的任命事项,正式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设十个部:陆军部总长黄兴,海军部总长黄钟瑛,外交部总长王宠惠,司法部总长伍廷芳,财政部总长陈锦涛,内务部总长程德全,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实业部总长张謇,交通部总长汤寿潜,参谋本部总长黄兴。此外,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法制局长宋教仁、印铸局长黄复生。1月11日,各省代表会议议决五色旗为国旗。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国内形势极极其复杂,清政府还未倒台,袁世凯则手握重兵,南北双方的上海和谈并没有实质的成效。此时,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幼稚明显暴露,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立宪派等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中的妥协思想继续发展,一再保证只要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使清帝退位,孙中山将让出临时大总统职位给袁世凯,而这正是袁世凯所希望的结果。在得到上述保证以后,袁世凯即以武力胁迫清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廷隆裕皇太后及摄政五载沣被迫宣布清宣统帝退位。2月13日,袁世凯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宣布共和。同日,孙中山遵守诺言,向临时参议院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独裁,在辞职咨文中提出三个条件,即定都南京,袁世凯必须到南京任职,袁世凯必须遵守《临时约法》和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切法令。对此,袁世凯都表示答应。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之所以提出三个条件,是想将袁世凯调离开他的老巢京津,并以约法及其他民主制度对他加以限制。2月18日,南京临时政府派出蔡元培、汪精卫、宋教仁、魏宸组、刘冠雄、钮永建为专使赴北京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于2月27日抵达北京。

然而,老奸巨滑的袁世凯当然不会顺从地离开北京老巢到南京就职,当蔡元培待专使到北京后,袁世凯指使亲信曹锟等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制造“兵变”,造成袁世凯不能离开北京南下就职的局面。蔡元培等专使只好离开北京回南京。3月6日,临时参议院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3月13日,袁世凯任命唐绍仪为国务总理。3月25日,唐绍仪到达南京组织新内阁,接收临时政府。在第一届内阁中,外交总长陆征祥、内务总长赵秉钧、财政总长熊希龄、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司法总长王宠惠、教育总长蔡元培、农林总长宋教仁、工商总长陈其美、交通总长唐绍仪(兼)、参谋总长黄兴。内阁成员中,袁工凯的亲信及立宪派占去一大半,属革命党人的黄兴、陈其美也未就职。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4月2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就这样,袁世凯以阴谋手段夺取了政权,后人称之为“窃国大盗”。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和临时政府北迁,标志着辛亥革命成果落到了大军阀、大地方、大资产阶级的手中,中国开始进入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表面上还装作拥护共和,遵守《临时约法》,但暗地里,他牢牢地抓住赖以起家的北洋军,试图凭借手中的武装力量实行军阀统治。为了进一步培养军事人才,他指令陆军部建立一所陆军军官学校。7月初,该校在保定东关外前陆军速成学堂旧址开办,这就是著名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该校学制一年半,分步、骑、炮、工、辎重等科,学生大都由清河第一陆中、西安第二陆中、武昌第三陆中、南京第四陆中等四所陆军中学堂保送,毕业后由陆军部统一分配到各军任见习上士排长,半年期满后任少尉或中尉排长。该校共办了九期,至1923年8月停办,毕业学员为6523人,一些北洋军将领尤其是国民党的不少高级将领如蒋介石、陈诚、白崇禧、张治中、蒋光鼐、蔡廷锴、傅作义等,均为该校毕业生。

在加强军事实力的同时,袁世凯也很快剥下脸上的伪装,举起屠刀,向革命党人砍去。袁世凯上台后不久,即发生了张振武案。

张振武是湖北罗田人,1877年生。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在武昌加入革命团体共进会。1911年10月,张振武参加武昌起义,任军务部副部长。因正部长孙武有伤不能视事,张振武实负责部长责。在后来保卫武汉的战斗中,张振武多次面斥都督黎元洪的妥协行为。民国成立后,副总统兼鄂督黎元洪嫉恨张振武,免去了他军务部副部长职。但是,张振武仍掌握着一支称为“将校团”的精干的武装力量,这不仅成为黎元洪的心腹大患,也令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深感不安。于是,袁世凯与黎元洪相勾结,决定剥夺张振武的兵权。1912年5月,袁世凯邀张振武赴京,授以总统府军事顾问官的虚衔,接着,又委其为蒙古屯垦使,将其派往边疆,却不给编制和经费。张振武一怒之下返回武昌。8月上旬,袁世凯、黎元洪合伙诱张振武再次赴京,湖北将校团团长方维随行。8月13日,黎元洪密电袁世凯,以张“勾结土匪,破坏共和”等罪名,请袁将其处死。袁世凯于是下军令,于8月15日将张振武、方维杀害。

张振武、方维案引起了轩然大波,参议员及舆论均质问政府何以擅杀无辜。袁世凯为逃避责任,公布了黎元洪的电报,将视线移到黎元洪的身上,一时舆论大哗。黎元洪受到各方谴责,而袁世凯则扮作无辜。如果说,在张振武一案中,袁世凯还能掩饰其凶残面目的话,那么,在不久发生的宋教仁一案中,他的面目便彻底暴露了。

宋教仁是同盟会的首领之一,字遁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1882年,宋教仁与黄兴在湖南创立革命团体华兴会后,一直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宋教仁从上海到武汉,协助湖北军政府办理外交,后到南京筹组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成立,宋教仁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局局长;1912年3月,出任唐绍仪内阁农林总长。

以宋教仁为首的一部分同盟会员,始终抱着“政党政治”的理想,希望通过扩大组织,在议会中争取席位,实现欧美资产阶级的“责任内阁”的政治制度。1912年8月,宋教仁等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党等几个小党派组织,组成了国民党。国民党推孙中山为理事长,黄兴、宋教仁、王人文、王芝祥、张凤翔、吴景濂、王宠惠、贡桑诺尔布八人为理事。宋教仁代理理事长,主持党务。之后,宋教仁在长沙、武汉、南京等地发表演说,主张制定民主宪法,成立责任内阁,并大量吸收党员,使国民党成为第一大党。1913年初,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国民党以绝对优势获得多数议员的席位。一心想实行独裁统治的袁世凯感到威胁,决定以阴谋手段对付政敌宋教仁。3月20日晚,宋教仁准备由上海返京,在上海车站遇刺,22日凌晨伤重身亡。

宋教仁案发生后,举国震惊,一致要求追拿凶手,袁世凯也假惺惺地表示要查办。不久,真相大白:直接凶手为武士英,布置行凶的是应桂馨,担任联络的是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同谋者是国务总理赵秉钧,而主使者,则是临时大总统袁世凯。

宋教仁遇刺,使孙中山对袁世凯的幻想完全破灭,认识到“非去袁不可”。3月26日,孙中山从日本赶回上海,召集国民党人紧急会议,主张武装讨袁。然而,国民党内部却意见不一,黄兴、陈其美等主张“法律解决”,有些任议员的国民党人幻想在国会内联合其他议员进行倒袁活动。国民党内部的纷争,给袁世凯以充足的时间作准备。4月,袁世凯与英、法、德、日、俄五国签订了“善后大借款”;5月,着手军事部署;6月,先发制人免去国民党人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的职务,向国民党发起进攻。

事态至此,孙中山、黄兴等亦决定发动“二次革命”讨袁。7月12日,李烈均受命在江西湖口组织讨袁军,宣布独立。7月15日,黄兴抵达南京,任讨袁军总司令,江苏宣布独立。

目 录
新书推荐: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画布上的谍影 捍卫地球家园 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谍战剧中的龙二 我,李云龙政委,祁同伟他爷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长津湖 谍战:我有万恶之王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