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二十五章 揭榜进宫救皇后(1 / 1)
看着那刺目明黄的皇榜,听着耳边不断的议论声,哪怕我再也不想与皇宫扯上任何关心,心却不忍。
民间都赞温颐皇后,德才兼备、贤惠淑仪、是位母仪天下难得得好皇后。我岂能见死不救之理?“梨儿,去揭皇榜吧”。
几人均惊,梨儿胆怯小声的问道:“啊,小姐,那可是皇榜,治不好是要杀头的”。西儿也忙劝道:“小姐不是说回京,不再与皇宫有任何牵连,这肺痨可是不之症……”
我一字字反驳,“若见死不救,岂不是罪加一等,你不去,我自个亲自去揭”。
梨儿终是懂得我,这才走向前,揭下皇榜。
人群沸腾,“有人揭皇榜,有人揭皇榜,还是位年轻的姑娘”。一大娘走向我面前劝解说:“姑娘,这皇榜可不是闹着玩的,治不好可要杀头的。” 卷好手中的皇榜,“大娘,谢谢您的劝解,这个我自然知晓”。
两位身穿铠甲,手握佩刀的侍卫走过来,其中一位说:“何人揭黄榜?”
我回答道:“这位官爷,是民女”。士兵打量我一翻 ,并不再啰嗦,“烦姑娘与属下,进宫面圣”。
“小姐,这……”小西担忧的说道。
我向两位士兵说:“两位大哥,耽误些时辰,这是我府里的丫鬟,烦我与她说几句,先给家人报个平安”。
士兵允许打量一会我身旁的几人,说道:“那好,你可要快点,属下还要向皇上交差。”
我走向西儿和刘文嘱咐,“西儿,你和刘文先回府禀告娘亲,让她宽心,若发生任何事情我会随机应变的,如有事我会找三王爷,记得告诉娘亲,先别千举万动,”也不知道他们理解我所说的千举万动得含义。
“小姐,西儿知道,那梨儿姐姐?” “宫中不比府里,她和我一起进宫,也好有个照应。”交待小西,我和梨儿随两位侍卫走向去皇宫的路。
在宣正门,坐上一辆马车直接奔上皇后娘娘的寝宫,不出半个时辰眼前已到凤栖宫。心中感慨,这皇宫办事效率真快,两个时辰的路,既然只用半个时辰。
随两位侍卫走向风栖宫,一太监拦住我们去路,大声喝道:“来者何人,竟敢闯凤栖宫”。
“肖公公,属下是守城将士,奉皇上之命,守看皇榜,这不,这位林姑娘揭下皇榜,我们这才急来复命。”两位将士这般讨好的说,不难看出,这位肖公公在皇宫中是位大红人。
肖公公先撇了我一眼,这才道:“你们等着,咱家先进去禀告一声,”阴阳怪调的声音,走向殿内。我和梨儿相视的看看,在殿外恭候。
一盏茶的时间,肖公公走出宫殿说,“皇上有旨,宣林姑娘进殿,其他人,一律在殿外侯着”。
梨儿小声的道:“小姐,这……?”我用安稳的眼神示意她无碍。
两位带我进宫的侍卫走向肖公公说:“肖公公,末将还有令在身,这就交给公公”。说完两人朝宫外走去。
肖公公走到我面前,眼神仔细,打量我一番,“走吧,林姑娘。”随后嘱咐的说:“入殿后,姑娘先在那侯着,皇上正和几位太医商量皇后娘娘的病情”。
我礼貌向他道谢,“多谢公公提点,烦公公带路,”心底并不讨厌他,他给人的印象一点都不像我想象中的公公的形象。
进入宫殿,在正厅等候,皇上并没有立即召见我,我只能站在原地,四处打量一番凤和宫的宫殿。这就是人中龙凤所栖之处?用金碧辉煌、奢华昭昭也不足为过,从房屋的柱子乃至普通的桌椅,都是上好的梁木而铸,每件摆设都非非物,随手一件也是价值连城。
等了顷刻,透过琉璃珠帘想一探究竟,却什么也看不清,只听到一低沉的声音说:“请皇上赎罪,娘娘的病情,臣无能为力。” “臣等无能为力。”透过珠帘看到地上跪着几位大臣。
“废物,全是一群废物,朕养你们有何用?”着一身长袍的皇上,打翻茶具。这就是所谓的龙颜大怒?
一鬓发缕白、长长胡须、消瘦身材的老太医说:“皇上,老臣有一事禀告。”
“讲”一个字,声音威震。“云州盛传,两个月前有一白衣女子治好一患痨病两年之久的妇人。” 皇上疑惑的望向老太医,“哦,有等此事?”
老太医说:“绝无虚言,臣有一远房亲戚居住云州,前些日置信于臣,特提到此事,只是该女子两月前已离开云州。”
我心中大惊,两月前,在离开云州时,确实给一老妇人开过一付治肺痨的药方,只是她真的好了?如果不是我亲耳所听,我都不敢置信,只是天下居然有这等巧合?
声音中透着不容忽视,“来人,立即派人寻找此女下落,哪怕是用绑也要给朕绑回皇宫”。 “肖全,何在”。
“回皇上,奴才一直在这侯着。”肖公公察言观色的走向前。
“今日有人揭皇榜?可有此事?”严厉的声音透出无比的威严。
“回皇上确有此事,人已经在等候皇上召见。”
皇上简单一字“宣”。肖全走向我,“林姑娘,皇上召见你”。
我跟着他走入殿内。眼睛也不敢乱打量,只能低着头,“民女林凝语,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我盈盈一拜,走向前行礼。
皇上打量我一翻,问道:“免礼,皇榜可是你接的?”
我起身回答,“谢皇上,是民女”。只是还是不敢抬头看这高高在上的天子
皇上望着带面纱的我,疑惑问道:“哦,芳龄几何?怎么见朕还带着面纱?”
“回皇上,民女十五,因相貌丑陋,怕惊扰龙颜,这才带面纱面圣,望皇上恕罪”。进宫前我就想好了,虽然我算不上倾国倾城,但也不想与皇宫有任何牵连,这才带着面纱面圣。
宁静的宫殿一阵阵窃窃私语,都疑惑的看着我,有太医向皇上启奏“皇上,此女面圣既然带面纱,视为藐视皇权。此女可能是骗子,应把他抓起来关进天牢,先审问是到底是何居心”。
我很火,很气,为什么这人这般?又想到,皇后已经病了这么久,先不气,我不能看着这样一位母仪天下的好皇后逝去。说不定这人还巴不得皇后不好,说不定他是哪宫娘娘的心腹呢,我何必与他稚气。
镇定心神,缓缓而道:“请皇上明鉴,民女并未藐视皇上威严,皇上是建和的明君,百姓称颂不己,民女更为敬仰。”皇上威严的眼眸打量我,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眸子尽是赞赏,“哦,朕倒很想听听,朕在百姓中如何”?
心中大惊,这可如何是好,这恭维的话算是拍得不好,若说得太过也不可,若说得不好,只怕••••两难齐全,想起曾经一句话,于是慢慢道:“朝有晋和,国运昌和”。说完后大气不敢出,只能偷偷打量。
龙颜顿时大悦,“好个国运昌和,朕准你带着面纱,”皇上有点疑惑又有点期望的望了我一眼,眼里充满忧伤。或许这位皇上很爱皇后吧?“十五岁?你师承何人?学医术几载既然揭皇榜,可有治愈皇后的方法?”
我知晓,若不让他们信我,估计温颐皇后真的没救了,无可奈何,只好搬出师公师婆的名声,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我苦衷。“回皇上,民女学医术九载,师父,江湖人称“鬼手神医”。
一太医惊异的看了我一眼说: “皇上,江湖盛传,鬼手神医妙手回春,来去无影无踪,专救治艰苦穷人”。其他太医先前鄙视的目光,此时已经不见踪影,全换成另一幅嘴脸。我叹息,这些人怎么换脸比什么都快。这就是所谓的见风使舵?
我不知道皇上是否相信我,虽说在云州无意中治愈得肺痨两年之久的妇人,还是不敢做任何冒险,中医看病须得望、闻、问、切,我不敢冒险做任何回答,更不敢冒险,若没治愈,恐会连累林府上下百号人命,“皇上,民女可否先给娘娘娘把脉”。意外的是,皇上竟然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