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第五十二章 不知征战几人还(1 / 1)
那年四大公子齐集洛邑,燕丙看到他们的佩剑时曾经说过,二百多年前,徐氏山庄一共有五柄稀世名剑,为五兄弟所铸,后来这五兄弟反目成仇,山庄也从那一天起分崩离析。这五柄剑,陈域现在已知道,有四柄在徐氏山庄,另一柄火影剑在枯海门。
照现在的情况看,当年夺得庄主之位的必是师傅的先祖,携带家人远赴燕国易水的必是陆涛的先祖,那么,另外三支传人又去了哪里?徐氏山庄和枯海门斗得两败俱伤,什么人能从中得到好处?陈域回到齐国,再次动用昔日右相田家的势力,决心把那三支传人全都找出来。
一年的时间瞬息而过,转眼间就到了周烈王六年,这一年又是个多事之秋。
先是齐赵大战。去年齐恒公秘密潜入邯郸,与“公子晟”私自见面,赵成侯出动上万人马都没能将他擒住,深以为耻。筹备多时后,赵国出兵伐齐,在鄄地与齐国展开了一场大战。齐恒公不敌,正在节节败退,意想不到的救兵来了,魏武侯看赵国不顺眼,出兵攻赵,在怀地将赵军打得大败。
然后是七国混战。秦、魏两国联合进攻韩国,赵、楚两国闻迅后,自发出兵援救,齐恒公趁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五国混战上,兴兵伐燕,夺取了桑丘,报了先前燕简公夺林营之仇,这一战对齐国的意义非常重大,从此改变了齐恒公自登位后一直被动挨打的局面。
战事稍停了不到一个月,楚国的国君撒手而去。“这是一种被恶鬼诅咒过的丹药,服下这种丹药的人,不仅绝对活不到七年,还会断子绝孙。”楚肃王果然活不到七年,也没有子嗣,其弟公子良夫继位,史称楚宣王。
“这是一种被神灵祝福过的仙草,服下这种仙草的人,不仅绝对可以活到七年,还会有子有孙。”烈王的身体每况日下,赵菱深深地为他担忧,却又不敢将实情告诉舒音。
楚国和魏国一南一北,多年来一直是死对头,或许是怕楚肃王一个人在地下太寂寞,没过几天,魏武侯就紧跟而去,两人到另一个世界相斗去了。
魏武侯征战一生,将魏国推上了至高无上的霸主之位,各诸侯国莫敢相欺,甚至连周天子都要看他的脸色,然而却没有指定继承人,一场夺位大战在所难免。他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公子罃,次子公仲绶,三子公子卬,其中公子卬的年纪尚幼,这场夺位大战,他只作壁上观。
父亲忽然去世,公子罃还处在悲伤中没有反应过来,公仲绶已迅速出击,几场硬仗一打,公子罃输得一塌糊涂。一些势利派眼见胜负已分,纷纷投靠公仲绶,没过多久,就将公子罃团团围困在安邑城中。
形势危在旦夕,公子罃当然不会束手待毙,他连忙找谋士商量对策。王错沉思良久,道:“臣有一计,必能助公子登上君位。”公子罃大喜,兴奋地跳了起来,道:“快说,是何计策?”
王错献计道:“上党有一支十多万人的军队,可是他们还在摇罢不定,臣即刻赶过去,说动他们支持公子。请公子坚守住洛邑,最多一个月的时间,臣必能赶回来。”
公子罃看到了希望,激动不已,涕泣道:“如果罃能做上国君,必不敢忘了你的功劳。”
于是王错拜别公子罃,飞马赶到上党。上党守将果然还在犹豫,不知道该支持公子罃还是公仲绶,王错不跟他废话,瞬间翻脸,身后涌出数十名死士,将那名守将当场刺死。夺得兵权后,王错马不停蹄,率领大军连夜赶回洛邑。
王错大军赶到,公子罃便也开城迎战,公仲缓的军队受到他们的前后夹击,一时死伤无数。形势再次一边倒,这次倒向了公子罃,然而他高兴了还没一天,赵、韩两国的国君亲率大军同时赶到了,他们当然不是来庆祝他即将登上君位,而是来支持他弟弟的。
早在魏武侯去世那天,公仲缓就派大夫公孙颀入韩,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韩懿侯出兵对付公子罃。赵成侯则是闻风而动,根本不用公仲缓派人前去求援。
赵菱起先还以为赵种会站在公子罃一边,等到密使送来急报,不由得再次起疑。赵种和公仲缓两人之间显然早有默契,他们的关系绝非表面上的杀父仇人关系,难道她真的冤枉了陈域?赵菱感到很头痛,她不知道,她的弟弟究竟对她隐瞒了多少秘密。
赵韩联军在黄河以北集结,夺下葵城后,接着挥兵西下,和公仲缓的军队汇合后,一起围攻都城安邑。公子罃大叹倒霉,不得不出兵迎战,以一敌三,在浊泽展开大战,结果自是不言而喻。
浊泽之战不到一天就分出了胜负,公子罃被联军围困在一座小山上,负隅顽抗。望着山下密密麻麻的联军营帐,公子罃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等到月亮升起,公子罃的眼泪落下,他拔出了那柄无比珍爱的明珠剑,与其明日受辱而死,不如今夜引剑自吻。
燕丙一直在皱眉沉思,见状连忙出手阻止,道:“公子且慢轻生,臣已想到一计,可离间赵韩两国。”公子罃犹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紧紧抓住燕丙双臂,激动地差点跪下来:“我有没有听错?你说你有办法说动赵韩两国退兵?”
燕丙点了点头:“臣即刻下山去游说赵韩两国的国君,请公子静等好消息。”
就在公子罃在山上寻死觅活时,赵韩两国的国君在山下吵得不可开交。赵成侯一心要杀掉公子罃,再拥立公仲缓做国君,然后让他割地答谢两国;可是韩懿侯坚决不同意,他主张将魏国一分为二,公子罃和公仲缓各管一半,如此一来,强大的魏国将变成两个国家,兄弟不齐心,不会再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赵成侯也坚决不同意,两人吵了良久,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不欢而散。
燕丙先去求见韩懿侯,一进营帐韩懿侯就吩咐左右:“谁敢劝寡人退兵,格杀勿论!”各侍卫凛然遵命,提剑虎视眈眈盯着燕丙。
燕丙面不改色,上前参见,道:“我深夜求见,难怪君侯误会,但请放心,我绝不是来劝君侯退兵的。”
见他如此镇定,韩懿侯倒有些吃不准他的来意,面色一缓,道:“那你说说,你来作什么?”
燕丙道:“我只是来说一句话,说完就走。韩国即将大难临头了,君侯还请好自为之!”
竟敢危言耸听,各侍卫身形展动,一柄柄寒光闪烁的长剑架到了燕丙的脖子上。眼见得即将要身首分离,燕丙纵声大笑起来:“君侯要杀便杀,我既然敢来,便没打算活着回去。”
韩懿侯挥手令侍卫撒回长剑,道:“你且说说,韩国哪里大难临头了?如果敢胡说八道,消遣寡人,拉出去五马分尸!”燕丙越发定下心来,道:“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君侯请先回答我的问题,韩国与赵国相比,孰强孰弱?”
韩懿侯心里虽然不舒服,却也不愿自欺欺人,道:“赵国强,韩国弱。”
燕丙道:“既是如此,君侯为何还要与赵国合作,那不是与虎谋皮?”
韩懿侯此时已有些将信将疑,道:“此话怎讲?”
燕丙道:“公子罃一死,必是公仲缓做魏国的国君。公仲缓和赵侯的关系究竟怎样,相信君侯自有判断,他们两人结盟,韩国焉能不灭?君侯在这里与赵侯翻脸,他若居心不良,半夜发兵忽袭,韩国焉能不灭?”
韩懿侯额头冷汗津津而下,一句话也答不出来,燕丙见目的已达到,拱手告辞,前去求见赵成侯,道:“君侯身体康健,正当神武,为何不愿再当国君?”
赵成侯惊讶道:“谁告诉你寡人不愿再当国君?”
燕丙道:“公子罃一死,必是公仲缓做魏国的国君。公仲缓是陈域的姐夫,而陈域和公子晟却是师兄弟,如果公子晟和君侯争位,君侯认为,公仲缓会支持谁?秦国女公子是公子晟的师姐,相信这个消息君侯早就知道了,君侯认为,秦国会站哪一边?齐国田午和楚国熊良夫,他们和公子晟往来密切,早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君侯认为,他们两人会选择和谁结盟?”
赵成侯被问得哑口无言,燕丙趁热打铁,继续挑拨:“公仲缓一旦即位,君侯认为,您的国君之位还能坐稳坐长吗?”
赵成侯陷入深深的沉思中,连燕丙何时告退都没发觉。天色刚刚透亮,随同出征的大将急匆匆跑来禀告,韩懿侯招呼都不打,半夜撤退回国了。赵成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冲出营帐,果见他的盟友早已跑得连风都追不上了,赵成侯的脸色沉了下来:“传令下去,即刻退兵回国!”
韩国撒手不管,他也不管了,就让他们兄弟两人斗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