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邂逅在阅览室(1 / 1)
其实,我是个喜欢规规矩矩生活的人,晚上熄灯后还说话只是为了和宿友混熟,我不想半个学期下来,还有宿友叫不出我的名字。
在食堂吃饭时,借过或者和陌生人搭讪时。我喜欢用“同学”这个称呼,“同学,你好!”“同学,你是哪里人?”“同学,你也是新生吗?”。同样,我也乐于别的同学这样称呼我,感觉很亲切很自然,不做作。不喜欢“帅哥”“美女”这类称呼,感觉没有诚意,有点轻浮,我是不是很迂腐呢?
在食堂认识了一个七班的学生,郑宇。因为打篮球,所以去食堂和我一样,都是最后一泼人。他和我一样喜欢坐在第一排第一座。渐渐地我们就熟了,当得知我们来自同一个镇时,我们的话更多了。
每多认识一个人,多和同学说两句相投的话。我都很高兴,因为友谊的那份温暖,可以融化自己在新的学校那份陌生的恐惧。我是不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呢?
刚开学不久的一天晚自习下课,我个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走在人群中,左脚突然一软,跌倒了。几分钟后我总算慢慢地爬了起来,看看四周。刚刚还肩摩踵接的人群已变成了稀疏的几个人了。回过头看后面,教学楼都已经关灯了,黑漆漆的一片,已经走在最后几个了,我开始慌了。
可能是情绪在作怪,我的左脚感觉搭不上什么力,顿感不能走路了。左手下意识地撑住左大腿,瞬间左脚体力增强了。就这样我开始用左手的大拇指、中指、食指比成一个手枪的姿势,撑在左大腿上。我这一撑就是三年,直到高中毕业。
回到宿舍,很快就融入了宿友的欢声笑语中,而没有去思考我的病情是不是又在恶化了。我是不是在逃避呢?
高中的知识貌似很难懂,我能学好吗?我该如何和同学宿友相处,有没有给他们带来麻烦和不便?如果有,我该怎么做才能把影响降到最低,甚至消除?我应该怎么安排我的时间呢,什么时候去锻炼身体,怎么锻炼,在哪儿?
我总是带着疑问去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我的新生活。
我是个残疾生,我有我的生活。
学校周六不上晚自习,第二天下午也不上课。同学们在这段休息时间,都会精心安排一下。有的会坐在教室里整理一个星期所学的知识;有的会去逛商场,尤其是女生,然后大包小包地满载而归;有的去操场打篮球,打乒乓球;有的到网吧上网,去台球厅打斯诺克,301寝室的胡超他们都是超级网迷,超级游戏迷……
高中生活就被同学们这样装点着。
除了在教室学习外,其他的都不属于我的项目。走出教室,我会去阅览室,会漫步于学校的花园,会在空空的寝室里,做俯卧撑。
学校有两个花园,最大的也只有两间教室那么大,但却是我亲近大自然唯一的地方。有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却没有“曲径通幽”的尽头,因为一眼就可以把整个花园看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却不是姹紫嫣红,花香扑鼻,因为已是秋天;有座假山池,池子里却是有点发黑的死水。
但花园常常很安静,可以听见树叶落地的声音;花园里有枝繁叶茂的常青树,可以感受它带来博大、青春、稳实精神内涵,它常青不凋的绿色可以让绝望的心看到希望。去花园坐坐或者走走,是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偶尔也带一两本书去。
阅览室,我之所以喜欢去,是因为痴迷于阅览室浓浓的书香味,同时想看一些其它类的书。比如那些关于疑难杂症方面的医学著作,我希冀在上面看到一些曙光。比如那些在教室里找不着的课外书,我想充实我的精神世界。
阅览室在综合楼底楼,仍然有几阶梯步要走。在七月份来报到时,自己还可以勉强地走上去,一个月后的今天就做不到了。只能摇摇晃晃地上。待双脚同时站在一个台阶上后,才可以上另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两个步子。两只手臂在空中没有规律地摆动,以求保持身体平衡。这也是我选择晚上去的原因,夜色可以让我的步态不再那么张扬,那么丑陋,我的面孔在昏暗的灯光下也会若隐若现。我发现自己有时候很懦弱。
当你在做某一件事时,你也可能从中收获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那天刚走进阅览室,没注意到门口地板砖上有一滩水,估计是某学生喝矿泉水喝得太潇洒了,结果我就像踩在香蕉皮一样滑到了。
我以为自己又得慢慢地一点点地爬起来,突然一个瘦弱的身影向我奔来。“同学!我来扶你!”是个很温柔的声音。
那个人扶着我的右手,我左手撑着阅览桌,很轻易地站立了起来,在我惯性地对他说谢谢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穿着粉红色的T恤的女生,看上去文文弱弱,好像也是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如果她的鼻背上没有那颗大黑痣,如果她不戴眼镜,算得上是个美女。
“你看什么书?我帮你拿!”
“随便,只要是书我都看。”每次慌张的时候,我就开始随意起来。
“看这本《青年文摘》吧,我刚才看了,里面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呢。”
“嗯,你要走了吗?”
“不啊,我看这本《叔本华精选集》。”她对我做了个“嘘”的手势。我为自己刚才说话很大声感到脸红。
接着我们就谁都不说话,开始静静地看书了。阅览室不是聊天的地方,她一定是一个善良而又有修养的女孩吧,我这么想着。
时间过得好快,大约一个小时后她起身准备离开了,她说她还有衣服要洗,先走了。走了两步,她又折了回来。轻轻地问我:“我叫唐雪柔,高一九班的,你呢?”
“高一五班的,我叫魏莱,很高兴认识你!”
“我也是,没想到你也是新生哦!拜拜!我们下次见!”语气很欢快。
后来去阅览室的次数多了,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常客都是些高一新生,高二高三的很少来。师哥许哥说,阅览室只属于高一的。就像新生刚刚踏进一中时,个个都是雄心壮志,有远大抱负的莘莘学子。可是到后来大多数都会渐渐迷失方向,能把梦想一直带到高考的很少很少。
半个小时后,阅览室要关门了,我只好离开。走出阅览室,第一次发现校园的夜景很独特,撇开灯火通明的教学楼,暖白的灯光为校园增添了不少朦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