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推论(1 / 1)
庄小乙闻见了酒楼里的饭菜香味,瞧着时辰已经过了巳时,他咽咽唾沫,向自家王爷提了个小请求:“主子,咱们别再练飞毛腿了,我看这个地方不错,一会我们下去找个雅间,您也好专心看信!”
庄生向楼下看了看,果然是个大酒楼,听庄小乙这么说遂点头:“也好,便宜你这厮!”
两个人找了个无人的角落纵身下地,正寻找进酒楼的正门,被一个小伙计模样的人看见了,“两位客官在找什么?怎么到了‘庆发楼’的后院?”
“啊,这位小哥,我和主子是来吃饭的。刚才内急,想找茅厕,结果就转到这了。”庄小乙赶紧上前眨巴着小眼撒着谎。
“是这样啊,人一多,茅厕就排号,也怪不得你家主人内急。两位跟我来吧,我领你们去!”小伙计以为两个人还没找到厕所,热心地在前面带路。
“小哥小哥,我们已经从茅厕出来了,现在是准备回楼上雅间,不知道怎么回去。”庄小乙紧着纠正。
小伙计纳闷起来:“你们从厕所出来,顺着原路就回去了呀!”
“那个,我们不是急嘛……也没去厕所,就转来转去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庄小乙赶紧挠着头,十分不好意思的样子。
小伙计乐了,心想这么大人了还随地小便,又被自己碰上,他忍住才没笑出声:“那我领你们到前面,走吧!”
被小伙计绕着条窄胡同领到了前面,主仆两个人找了间两三人的角落位置的小间坐下,叫了一壶酒,四个菜。这个位置虽然把角,也临窗,能看见外面的人来车往。跑堂的伙计很快端上壶热茶,“两位客官,今日我们店庆,店主说了,酒菜都免费,走时凭客人高兴,随便留下点什么物件就行,或者高兴写两个字也可以。”
“怪不得今日这么多人,原来是可以白吃白喝!”庄小乙兴奋地叫嚷起来,伸头朝外看,人头撺动。
伙计笑了:“是啊,谁让我们老板高兴呢!”
又和伙计耍了几句,庄小乙看见庄生使眼色,赶紧打发伙计:“我家主子吃饭不喜人打扰,你送完酒菜就不必上来了,有事我们会叫你。”
伙计也看出庄生是个颇有气派的主顾,忙脆声应道:“好咧,那您二位慢用!”
庄小乙见庄生坐下,并没有动碗筷的意思,赶紧将自己怀里的信掏了出来:“主子,您看就是这封信!”
庄生接过信,掂在手里。黑漆皮的信封,没有字迹,信封的正面烫有两条淡金色的细线,信封平滑光整,没有被人拆开过。庄生用筷子沿着信封的封口位置轻轻一划,刀割似的细条被切断。信封内,一张雪白的信笺对半折叠。庄生将信纸展开,见上面只寥寥几个大字:所托之事尽以查明,方便请素来见我!有写信人的落款,也没写抬头姓名,不象是信,倒象是一张便条。这封信既然是在咏雯园发现的,那就是写给青尤的。青尤会不会是去和此人会面了呢?此人到底是什么人?青尤托他办了什么事情?怎么她以前却从未提过?这个青尤丫头还真是难以琢磨。
庄小乙见庄生沉默不语,赶紧拿起那张信纸,“就写这么几个字啊”他失望地放下,本还以为里面得写着很多字,定能从信里寻到查找青尤的线索,没想到是这样。“真是扫兴!”
“也不尽然!”庄生沉思片刻开口说道:“从这封信可以知道,青尤一定是跟什么江湖组织联络过,而且这个组织很有实力,并且也很隐秘,符合这种条件的组织可不多!”
“真的?主子怎么知道的?”
“你呀,该动脑筋时总是偷懒。你好好想想,青尤是一般女子嘛,她本就出自江湖且武功了得,她自己有查访不清的事情会找什么人帮忙?一定会是比她的武功更高或实力更强的,而你看这个信封,黑漆皮的信封在民间根本不用,这是一些江湖组织用的;而这信封表面虽然普通,外皮上却烫了金线,这说明这个江湖组织很有讲究,能够讲究得起的组织必定是有实力的!”从信封上,庄生查找出了一两点模糊的线索。
“这么说来,我猜这个组织一定就在潼安城内!”庄小乙听庄生讲完,忽然一拍大腿叫道。
“哦,你却来说说怎么一定会在都城?”庄生挑眉。
只听庄小乙掰着指头说:“这点不难推断:青尤小主近一年来一直跟随王爷,去年去南方押运粮食,回府后王爷就病重了,小主几乎都没离开过潼安城,肯定没有机会出远门找什么人商谈;再说,对方既知道青尤小主住在王府,又能准确找出小主居住的园子,并亲自把信送到门外,说明没准还到咱们府上来过呢;还有一点,小主要离开潼安,事先他们肯定也不知道,还以为小主一直在府里呢,所以呀,小主也肯定不是去和写信的人会面的。”
“恩!说的都很对!”庄生频频点头,“你这封信对我们很有帮助,这顿饭就当打赏你了!”庄生神情轻松了,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放进嘴里。
“这可不算啊!”庄小乙见庄生开始动筷子,也迅疾拿起筷子,“今天这酒菜可是人家店主请的,白吃白喝的,怎么能算是王爷打赏的呢?不算不算!”
“快吃吧,吃完饭我们就去一个地方打探一下!”
“好!”庄小乙嘴巴里还塞着饭食,囫囵地答应一声。烫好的酒两个人都没有喝,因为庄生说有事,庄小乙也吃的很快,狼吞虎咽之后桌面上已是一片狼籍。下了楼,有一些人陆续朝外走,外面有很多人蜂拥往里,大堂里挤的水泄不通的。
“借光借光喽。”庄小乙扎在人群里为庄生开着道,心说:果然是白吃的力量大,大概半个城的人都来这家“庆发”酒楼了。好不容易挤出人群,见门口设有专门的通道,一个进口,一个出口。出口处的两扇门边各有一张桌子,四名小伙计拦住要走的客人,让他们留下些随身带的玩意做饭钱。庄小乙翘头看了看那些客人留下的东西,真是五花八门,啥东西都有。有留自己的汗巾帕子的,有留下手上戴的扳指的,有的人掏半天掏不出东西,无奈只得把相好的姑娘送的香囊拿了出来。挨了一会,排到了庄生。
“我们俩是一起的!”庄小乙将腰带上缠着的一个辟邪用的古木做的桃符解了下来。
“这位客官,我们今天的规矩是每个客人都得留一件东西。您随便,留什么都行!”伙计不管庄小乙说什么,直接拦住了庄生。
庄生一皱眉,伸手在身上摸了摸,除了一块皇上赐的黄龙玉佩,一把七寸长的随身短剑,他并未带任何东西在身上。有眼尖的伙计看见了庄生悬挂在腰间的玉佩,涎笑着指着玉佩说:“这个东西就可以,也有客人留下佩饰的。”庄生冷冷的看着说话的人,吓得那伙计激灵打个冷战。
“拿纸墨吧!”
“得!笔墨伺候着。”
庄王拿起朱毫,龙飞凤舞地刷刷几笔,立刻“余庆聚发”四个大字赫然呈现。旁边的人见这位公子衣着不凡,更写得一手好字都纷纷叫好。
“好字!”“好气势!”待主仆二人走出庆发酒楼,门口有人吃惊地大叫:这字体我认识,这是永正王爷的字,我是专门临摹王爷字体的。此话一出,人群沸腾,人们纷纷翘首向外张望。那个拿着字的伙计听了这个消息,赶紧颠颠地去向掌柜报告。此后,这家北城的庆发酒楼改名为聚发酒楼,因为其牌匾是永正王爷亲笔书写的,聚法酒楼名扬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