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第四十五章(1 / 1)
连续攻打有五天了,虽然并没指着这一千兵马能把牧羊城怎么样了,但是牧羊城却一点都没有从临牧城围军中调兵的动静。
史过终于肯定,这回是败在狡猾的阿史那也思拖的手上了。显然他早就从别处调集了兵马,防守牧羊城。所以,根本不用动用临牧城围军的力量。自己的这次作战计划,应该算是失败了。
自有争战,交战双方就都不会少了探子。
古时的探子应该要比现代的探子聪明些。那时通讯那么不发达,这些探子们需要有更高明的办法把消息及时传送出去。
阿史那也思拖的探子就是一个高效率的好探子。当大唐的十日行兵令一颁布。不到两天的时间,阿史那也思拖就知道了。根据以往的探报,他当然知道浔州是大唐的一个军队聚集地。更知道这次大唐各州县新兵纷纷往浔州聚集的原因,当然是为了解临牧城之困。
能当上左路行军大元帅,阿史那也思拖并不是靠着自己的老爸是可汗的原因。也不光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强壮、本事高强、善于作战。更因为这个人是个有勇有谋的厉害人物。
所以,在得知了行兵令的消息后。阿史那也思拖悄悄地从黄花岭和叶城调来许多兵力,以加强牧羊城的守备。
黄花岭和叶城比较靠近□□厥,当初占领那里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骚扰大唐和□□厥的和亲。
现在虽然距离和亲的日子只有一个月左右了,但是相比之下,夺取临牧城显得更重要些。况且已经围城好几个月了,眼见临牧城就要粮尽柴绝。史伯略为了城里的百姓,应该快要投降了,不能在这个时候功亏一篑。
阿史那也思拖从别处调集兵马的时候,史过虽然在临牧城周围的村落潜伏。却没有线报告诉他,阿史那也思拖并不需要从临牧城围军中抽调兵力来解困了。而薛蔚这个人更是不会重视和懂得这些的。
阿史那也思拖现在的精力放在临牧城上,知道这点攻城唐军对牧羊城够不成威胁,所以根本没有下狠手。倒乐得能拖住唐军的这股兵力,特别是那个领头的史迹。这个唐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自己的宿敌。阿史那也思拖当然不想放史迹回去支援进攻临牧城。
不过阿史那也思拖也有些疑惑。自己猜到了史迹这次来攻牧羊城的目的,按以往跟史迹的接触,史迹也应该早看出了这次他的计划失败了,为什么还在这里耗着?
为什么耗着?当然是因为薛蔚这个刚愎自用、喜大好功、自以为是的人了。
要说这薛蔚确实是个又愚蠢又固执的家伙。尽管史过再三告诉他,这次行动失败了。应当尽快赶回去告知和支援铁梁,不应该再在这里做无谓的进攻。可是薛蔚不听,坚持让史过带兵攻打牧羊城。
原因就是他看见,两军对阵的时候,牧羊城的突厥守兵好几个人都打不过这个史过。所以想在以后斩杀史过和何霜菊之前,先借用史过给自己立个功。
自己来边城之后招人不待见的事情,怎么会一点都不知道呢!
史过虽然着急,却也没有办法,只能按照薛蔚的命令行动。毕竟薛蔚是个监军,在那时的军队里,除了元帅,就属他大了。而史过却是没有官职的白身。
史过从来没有一个时候比现在更感觉到权力的重要性了。
虽然史过和史放以及有些见识的士兵都很郁闷,但是这回围攻牧羊城还是有一个收获的。那就是,在后来的一次进攻中,薛蔚被一支从城墙上射下来的箭射瞎了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大幅度下降。
这可把薛蔚吓坏了,还没有按计划升了官、发了财,先死掉了怎么办。所以因为这样,薛蔚最终才同意了史过撤兵回浔州的提议。
不过私底下也有兵士大呼老天爷还是不大开眼,怎么没让那支箭直接把薛蔚射死呢?!
“启禀元帅,突厥东面防守严密,我军无法攻破。”
“启禀元帅,突厥北面防守严密,我们根本找不出突破口。”
“启禀元帅,西面也没法攻入,突厥的力量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南面就不用人再来启禀了,大军就驻扎在临牧城的南面方向上。铁梁的元帅大营就在这边,将士早就来报了攻不进去。
史过已经去了八天了,按照计算好的时间和路程,在这个时候会有两种可能:理想的一种,就是史过攻打牧羊城,阿史那也思拖从临牧城围军抽调兵力,自己的大军正好寻找兵力薄弱的突破口;不理想的一种,就是牧羊城守卫严密,史过带领的兵力没有能迫使阿史那也思拖从临牧城围军抽调兵力,那么,以史过的经验,这时候也该回来通告战情了。
但是现在的情况出乎意料,临牧城四周的突厥兵包围得依然固若金汤,而史过他们也没有回来。
铁梁有些焦急和不安了。以前自己曾经跟随史伯略的,知道临牧城向来都会储备粮草食柴等生活和战备的必须物品,就怕战时急需。
可是这回围城,一围就是好几个月啊。城里的储备应该差不多了,当初不也听逃出来的人说了,城里快要粮尽柴绝了。
而且临牧城对于大唐来说,不只是一个城池那么简单,它和它的守帅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了,一种大唐朝不败和尊严的象征。所以也才会使阿史那也思拖不惜包围了这么长的时间。
可是现在的情况下,依史元帅的个性和脾气,或许会为了全城的老百姓而承认失败。那样的话,百姓们或许能逃一死,但是史元帅却逃不了啊。
如果史伯略光是会被突厥人杀死,也许铁梁还不会这样担忧,毕竟这些汉子们都是抱着马革裹尸的豪气上战场的,没有人会因为战死而害怕。
让铁梁忧心的是,如果史伯略被突厥俘虏,那么,史元帅二十多年的英名会因此丧失。而且突厥也并不一定会杀掉史伯略,也许只是把他关押起来,然后向大唐大放阙词,扰乱军心民心,更毁了史氏一族的清白啊。
所以,铁梁真的很是着急,既然临牧城突厥围军四面的防守都还那么严密,那么就集中兵力,从一个方向进攻吧。
霜菊在营地里急得直跳脚,不住地在大营门口走来走去,不时向根本看不见的战场方向眺望,担忧着战况。
铁梁带兵进攻突厥围军了。说霜菊是个小护随,不必跟着上战场,所以留了花彪和霜菊下来。
花彪还是最听霜菊的,又有一身蛮力和本事。把他留下来,一来,可以跟霜菊一起带领留守的一小队人马守护大营,二来,花彪的一身本领再加上霜菊的头脑,应该能够很好的保护霜菊和守护大营。
而颜兴、铁风和万俟展鹏当然是跟着铁梁去了。
“花护随。”一个人从背后叫了霜菊一声,原来是留守人马中的一个叫做梁初善的士兵。
“梁大哥,怎么了。”霜菊看见梁初善欲言又止的样子,不解的问道。
“花护随,有件事我想跟你说说,希望你得空的时候能告知铁元帅。”梁初善期待的看着霜菊。
“噢,梁大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说,只要合情合理,我会帮你转达给铁元帅的。”霜菊以为梁初善有什么私家的事情,但是在这个紧要的时候又不好跟铁梁说呢。
“是这样的,花护随。我本来是一名间者,前些日子铁元帅和花护随你们还没有到的时候,我曾带着一个消息来见薛监军。可是薛大人听了消息后,却说我无凭无据,蛊惑军心,打了我二十大板关了五天禁闭。之后铁元帅来了,颜大人清理后军,见我身强体壮,便放了出来。我怕薛大人见了我又要惩罚,就一直跟大家一道行动,并未单独求见铁元帅。今日见铁元帅却也是个将才,能够广听意见,所以才敢来找花护随,希望护随能把梁某的消息转达给元帅。”梁初善发泄似的说了一大堆,霜菊大概听出了端倪,应该又是那个姓薛的家伙作了什么坏事了。
“梁大哥,你说吧。”
“当日我带来的消息就是,我们的间者发现,突厥悄悄的从叶城和黄花岭调集兵马,趁夜往西行进。按照我们的观察,应该是前往临牧城方向。”梁初善肯定的对霜菊说。
啊?!临牧城方向!霜菊明白了。
铁梁这几天一直焦急不堪。薛蔚带着小痴瓜的干兄弟去佯攻牧羊城,想让突厥从围军抽兵解困。可是这些天临牧城突厥围军却一点都没有移兵的迹象,原来狡猾的阿史那也思拖早从别的地方调来了守护牧羊城的兵马了。
这样看来,不但临牧城还像前时一样难以攻破,就连小痴瓜的干兄弟那边恐怕也凶多吉少。
不行,真的要提醒铁梁,不能再这么强攻了,这样只会白白消耗时间和兵力,却一点用处都不会有的。
天渐渐黑了下来,铁梁他们还没有回来,只是偶尔有送伤员回来的兵士。把伤员放下后,就匆匆走了。霜菊从还能够说话的伤员那里得知,战事很是激烈。
临牧城的突厥围军数量很多,战斗力也是很强,阿史那也思拖大概把突厥最精锐的部队都派来包围临牧城了。
正在着急,霜菊发现前面沙尘飞扬,马蹄声声,好像有一小队人马很着急的往营地来了。不会是突厥的偷袭小部队吧?!电视里通常都是这么演的。
霜菊赶忙叫来梁初善,让他通知其余守卫大营的兵士拿上武器,隐蔽起来。等看见花彪来报,就出来战斗。自己和花彪却站在大营门边,看着那飞扬的沙尘离自己越来越近。
真是一小队人马,不过带头的却是万俟展鹏。
远远看清楚了是霜菊和花彪在大门守着,万俟展鹏连忙就叫了起来:“三哥、五弟,赶快收拾元帅营帐,请军医快些过来,铁元帅受伤了!”
是万俟展鹏送受伤的铁梁回来了。颜兴是这次行动的先锋,铁风是左护队。元帅负伤送回,他们两个当然不能跟回来了。
铁梁的腹部正正插着一支□□的枪头,枪杆的部分显然是在把铁梁运回来的路上让万俟展鹏他们给砍掉了,伤口处不断的涌出血来。
军医不让太多人在跟前,只留了小队长万俟展鹏和元帅的护随两个人打打下手。
“四哥,师傅这是怎么搞的?”霜菊一边帮着军医给铁梁擦拭不住冒出来的血,一边问万俟展鹏。
本来有晕血的毛病,但是如今这种情势,只能忍了。霜菊既为铁梁的伤势担心,又觉得有些晕晕的,只好借说话分散些精力。
看见霜菊面色惨白,却还要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万俟展鹏佩服之余,突然从心里冒出一阵心痛的感觉。谁家的女子在看见这种血腥的场面时还能无动于衷,这个小女子显然也害怕惶恐,却还要装出没事的样子,帮着军医处理伤口。还有以前在白水村的事情也知道一些:智斗苟有财,胁迫产婆给表姐接生。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替表姐夫从军。
这真是个难得一见的奇女子!
于是,万俟展鹏当然也非常愿意陪着霜菊多说些话,好缓解一下她的紧张情绪。
“这回是我们轻敌了。本来大军集中力量从南面进攻,想要打出一个突破口。可是突厥的士兵异常勇猛。大哥是先锋,已经带兵冲在前面,二哥带人从左路突破,李副将带人从右路突破。元帅带领我们直跟在大哥后面打算插入敌军。突然,元帅说好像看见了阿史那也思拖。没有消息说他也来临牧城围军了,所以元帅打算看个究竟。如果真的是他,那么擒贼擒王,先把他拿下,突厥围军就不攻自破了。”
万俟展鹏一边又按照军医的吩咐递过了一把剪刀,好让军医能把铁梁伤口边的衣物从身上剥离。一边接着跟霜菊说道:“于是元帅就命令大军按原定路程跟随大哥挺进,元帅带着我和另外五个人,从旁路追赶那个貌似阿史那也思拖的人去了。眼见就要追上,谁知那人突然回身,一个回马枪扎将过来,正好就扎在元帅的身上。”
“花护随、四柱子,先帮我一个忙,我准备要给元帅拔出枪头了。四柱子,你块头大些,过来抱定元帅的身子。花护随,我拔出枪头后,你立刻把这个包囊压在伤口处。越用力越好,你可以把全身的重量都压上去。”军医说着,递给霜菊一个布囊,里面鼓囊囊的装的应该是药物,都没凑到近前就闻见一股浓浓的中药味。
……
铁梁还在昏迷中。军医说了,七天之内,如果铁梁能够醒来,就会平安无事;如果七天还醒不过来,大家就要准备告知朝廷,再委派新元帅了。
几兄弟在帅帐里,边守护铁梁,边商议该怎么办。
今天暂时休战,突厥突然射过来一些汉文传单,说大唐铁元帅已经重伤身亡,唐军想要解救临牧城纯属痴心妄想。
老兵都还好说,新兵里什么人都有,大部分又是不得已被迫来参军的,所以一时间人心惶惶。甚至有新兵竟然哭了,说这回要死在边境,再见不到家乡亲人了。
花彪守在帐口,四兄弟围坐在桌边。
霜菊把梁初善的消息告诉了其他三人,大家一致觉得,铁梁的身体状况暂时还不能传扬出去。而且要继续跟突厥作战,让突厥能感觉到元帅依旧健康无碍才是。
商议了一会儿,四个人决定将计就计,给阿史那也思拖来一个障眼法。
首先,当然是暂时隐瞒下铁梁重伤的事情,把铁梁秘密护送到浔州近郊,派军医和一小队士兵全天候守护,并封锁消息。
颜兴是先锋,突厥人也知道的,那么颜兴还是带领军队攻打临牧城突厥围军。但是颜兴带领的只是少部分人马,而大部分精锐部队则跟随铁风,连夜行动,争取快速行进到叶城。
那么,当临牧城突厥围军发现进攻的唐军里并没有铁梁而要蛊惑大唐军心时,则铁风已经带领唐军大部队攻打叶城了。运气好的话,没准儿已经攻下叶城,开始夺取黄花岭了呢。
突厥就会认为铁梁不在临牧城的原因是偷袭叶城和黄花岭去了,便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唐军就可以一箭双雕了。
男子汉大丈夫,国事当头,家事自然先要放在一边。
铁风忍住担忧,把父亲交给了军医和守护,带领军队悄悄往叶城开去。霜菊和花彪当然跟着,颜兴知道铁风的性格,霜菊跟着,才能放心。不用说,大队人马的行进速度的保障,当然还是那个小花狗了。
而万俟展鹏则跟随颜兴继续攻打突厥围军。本来兵力留得就少,肯定要留下些能干的人来尽力了。
本来叶城和黄花岭的守军早被阿史那也思拖派来守护牧羊城了。所以,当铁风他们攻打叶城时,非常的顺利,一战定输赢。
叶城老百姓本来就是大唐的子民,当唐军攻破城门后,百姓们自发的行动起来,夺下城里突厥兵的武器,把突厥兵捆绑起来,全部城门大开,迎接唐军。
之后,铁风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卫叶城,便按计划带领兵马往黄花岭而去。
阿史那也思拖看见铁梁被设计扎伤后,就再没出现在唐军里,即使点名挑战也不见出来。便按计划大肆宣传开来,说唐军部队不堪一击,唐军元帅已经被突厥人杀死。
唐军也不出来澄清。
就在阿史那也思拖庆幸的认为铁梁是真的死了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叶城被唐军夺回了,夺城唐军的旗号打的就是一个大大的“铁”字。
难道铁梁使了个调虎离山?!在临牧城装死,却跑到叶城夺城去了?!
叶城守备本已薄弱,也许是恰巧被唐军夺回而已。
虽然不能完全肯定是铁梁用计装死,自己亲自去夺了叶城。但是兵不厌诈,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于是,阿史那也思拖马上发了一道急令,飞鸽传书传到西突厥右路行军元帅,自己的妹夫葛台朗绰那里。让他火速调集五万兵马,守住黄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