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后记(1 / 1)
写文纯属心头寄托。
这一长篇的构思已久,苦于时间一推再推。再次提起写下去的冲动,要感谢一位病友。那天窗外的云松松软软像棉花,在医院的病床上,她望着铁窗感慨:人生苦短,总到最后一刻才知其中的涵义,以前提起来全是无病呻吟。想做就趁现在吧。
“亦心,写吧。写小说。”在她看完我床头长篇累牍的无数散文后,这样鼓动我。
于是,我动笔了。
至于选在JJ发表,也是那位朋友的推荐,她是JJ的忠实粉丝,她给我推荐了未再大人,青衫大人,木浮生,晴空蓝兮等无数优秀作者的文。痛苦难捱的化疗岁月里,她头发渐渐稀少,脂肪慢慢消失,但是她依旧笑容不减。那一本本的小说躺在她苍白如纸的床头,我可能想象她彻夜难捱的病痛中,多少次用小说里的情节抚慰自己,逗趣自己。
我曾希望有朝一日,她的笑口常开里有我一段情节的功劳。
三毛说得对,好文章看多了,容易让人丧胆。
刚下笔觉得达到不了杜拉斯的细腻,写下去没有毛姆的犀利,再一看也丧失茨威格的故事结构。这种后遗症持续不断压迫着我,午夜梦回都在萦绕。当学会破罐破摔的时候,又已历经几个月。
大纲一改再改,曾经面目全非,也有过一塌糊涂,好在,完成了。可惜,她错过了。
这就是我取这个名字的原因,《只怕不再遇上》——人生遇上了,就不要错过,要不然会悔过终生。希望所有的朋友把握每个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再遇上的机会。
曾经在摘要提及,这是一篇献给过往岁月的作品。有亲情,有职场,有友情,这些都是人生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篇作品里,我并不想将每一部分拆散打乱。于是,慢慢写着,就越来越长。我也明白,许多朋友只是想看着男女主角相互交手的画面,其他一切都变成点缀和无趣。这样的考量,有过,可是,没有更改初衷。
一度宽慰自己,本是闲来无事的即兴作品,兴许无人知晓,不必改变。后来发现有朋友在围脖里私信沟通,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几个朋友关注。多与少,并不是每个人得以掌控。至于我,有人喜欢便是意外之喜,不能归咎于理所应当。
当然,每一篇文总会有人欢喜,有人憎恨。曾经有朋友留言,觉得情节拖沓,场景繁复。我给自己的理由是,顺着人物的性格走,忠于自己的第一感觉。虚心接受之余,忠于内心。所以凌泣的偏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我同样偏执。呵呵,在大家看来,肯定认为逃脱责任。没错,有时需要借记别人的躯壳,栖息偶尔脆弱的灵魂。
这篇文在有限的时间里,几经波折跌跌撞撞完成。自然有许多不足,导致我目前不敢回去重读,好像考完试不想和别人对答案一样,掩耳盗铃吧。
在这里要感谢所有容忍我初次尝试长篇的朋友,你们受的折磨我表示理解,因为我同样对自己非常煎熬,煎熬到几度想放弃。奈何,责任心使然吧,我的信仰要求从一而终。于是……难能可贵那些坚持到最后的朋友,鞠躬~~
如果让我回头再写一次,铁定截然不同。兴许连文章的题材结构都要做翻天覆地的更改。甚至连第三人称都要做调整。但是,凡事没有假如,所以才有了完成的样子。
我曾发誓,不要再写长篇,因为环环相扣的情节设置实在是件恼人的过程。偏偏,有些长篇的素材又源源不断钻进我的脑海里。但我勒令自己停止。经过第一篇文的挥洒,我明白许多东西要沉淀过后,才能达到如何自如的效果。比起JJ许多大神,许多朋友批评不自量力;其实不然,量力而为也要量过以后才知晓。于是,我尝试了。
掂量几许,沉思几多,体会到许多深刻。这样已足够。得以趁着朋友的怂恿,一尝所愿。
有一位好心的朋友询问下个文何时开始,曾让许多人诟病的文章,她居然想起下一次,十分感谢她的捧场。——“此文能为你排忧解惑,实在我意想不到之事。你人生所遇上的困惑,也许只要你大胆踏出那一步,便会豁然开朗。别总以为自己不行,没试过怎么知道呢。许多奇迹就是这样发生的。就算不成功又如何,它不算失败,顶多看做成长。很多人往往忽视了,所谓成长成熟,都是从失望、失意、失败、失去中获得的。往前走吧,天大地大,蔚蓝无垠。”
我想,我需要休息,长时间处于某种状态,需要四处走走,瞭望远方。
Anyway,Never say never。总是拍胸脯说,我永不如何,最后总会改变。让我们随心行走吧。
谢谢你们的陪伴。
特别鸣谢所有看官:YUN,cecilia,Mirror,Lorry,爱周周,xiaoaizhuyu,npting,pabo…,洛兰,哦活活,杪冬,千夜,diu。当然还有提过意见的荏晴,留过脚印的730,以及各种怪异留言的海棠,想有更远的发展吗,yu123,青山。还有那些与我私信往来的看官们。(刚刚闲来无事,根据平均值统计一下人数。除去重复点击,粗略估计大概有55个读者朋友,根据二八定律:有11个朋友喜欢并坚持,剩下的朋友中有一半是可有可无,其余四分之一是走过路过,另外四分之一是自讨苦吃—— 看完还需要给我发恶评,多不值。)
掌声给你们自己吧!
还有你,我珍爱的朋友!—— 兑现承诺,为你!
再见!
祝大家一切都好。
致《只怕不再遇上》所有读者
2011.06.29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