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1)
只要官不作违法的事就行了,就算明着不收,暗着也可以收了啊!所以严子俊也算不上贪官。
郡守就是一方的土皇帝,严府的小少爷出世了,这满月宴一设,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主动送上门来巴结!价值连城的珍宝又要滚滚而来了,严府又要赚翻了!
陆子俺唏嘘了好一阵子终于平静了下来,这就是官与民的区别,陆子俺看多了也就会习惯了,他坐了下来开始研磨了,墨香四溢,刺激了他的想象力,他从来没有感觉像现在这样文思如泉涌,他加快了研磨的速度,生怕灵感稍纵即逝了,墨香弥漫了整个书房,他提起小羊毫,取了一叠宣纸就开始奋笔疾书了,这样清新淡雅的环境写出来的东西也一定会有清新淡雅的气息(我甚至相信,要是丫头(作者)能够在一座开满紫藤花的,拥有魔力的城堡里,在撒满清幽的月光的窗前小桌上写作,最好桌子上摆了一盆丁香花,轻纱似的蚊帐内睡着我六岁的儿子和刚满月的小公主,说不定丫头(作者)还能写出让世人惊叹的小说来呢!至于作者会不会把这种期望寄托在文中的主角丫头的身上,敬请读者们期待,小说还很长,丫头和紫藤堡之间有一段奇妙的缘分!前文提到的人物还将出现。。《丫头》是丫头(作者)的处女作,写得不好之处还望读者谅解,丫头(作者)也在跟着《丫头》成长,如果喜欢丫头,觉得丫头有潜力就请关注丫头无敌的新文,谢谢大家,多收藏多留言!)
陆子俺以前能在喧闹的大街上写出那样精彩的《丫头》上部足以证明他是个人才,如果爷爷把书房借给陆子俺写《丫头》下部,那这下部一定比上部更精彩。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书房里的光线越来越暗了,陆子俺甚至不愿意浪费一分一秒来叫门外的丫头掌灯,他珍惜这种氛围,他爱极了这种写书的环境,现在他愿意用一切来换这个小小的书屋,哪怕是他的尊严。
屋子里安静得连一颗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屋外的丫鬟似乎忘了屋内还有一个人在写书,所以她也没有进去掌灯。
这时福伯提了个灯笼朝爷爷的书房的方向来了,他见屋子里没有灯火就问小丁:“陆先生还在吗?”
丫鬟猛的一惊:“忘了,陆先生还在里面写书呢!”
福伯责怪的说:“你怎么不给先生掌灯啊?”
丫鬟嘟着嘴委屈的说:“陆先生也没有叫啊!这样黑了,先生看得见写书吗?八成是累了,睡着了吧!”
“走,进去看看!”
只见陆子俺正在奋笔疾书呢,他此时肯定文思如泉涌,不希望有人来打扰,福伯与小丁也不愿意去打扰他,就悄悄的把书房里的蜡烛点燃了,罩上个红灯罩就蹑手蹑脚的出去了。
陆子俺似乎没有注意到他们,连屋里的光线什么时候变亮了都没有纳入他的思考范围,他现在的脑子里只有他的书。
西厢祸端
更新时间2009-11-19 16:59:23 字数:1150
不知不觉已经十一点半了,爷爷终于回来了,他回到府里首先就问:“夫人吃了吗?”
福伯说:“夫人晚上喝了点鸡粥就睡下了!小少爷也被玉妈味饱了,正躺在夫人身边睡得香呢!”
“那陆先生请来了吗?”
“陆先生在老爷走后的一刻钟就来了,现在正在老爷的书房里写书呢!”
“哦!我还担心子俺兄会无聊呢,所以就提早回来了!”
“老爷,现在还早啊?都快十二点了呢!陆先生要不是写书入了迷,神仙也会不耐烦的!”
“呵呵!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刚上任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过个一两年就轻松了!要做的话明天早上都做不完呢,十二点都不算晚,反正陆兄从今晚起不用回妓院那种地方了!”
“老爷的意思是?”
“小少爷不是需要位老师吗?像子俺兄这样的人才,河阳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是啊!像陆子俺这样的倒霉蛋,不止河阳找不到第二个,就算全国恐怕都难找到第二个了。其他有才的青年都忙着科考呢!谁有闲心来赚那几个“口水”钱,中了的人为朝廷效力去了,只有他陆子俺曾经的探花被朝廷当花瓶丢弃了,谁叫他的文章太华丽了呢,要是朴实一点点,也许他的命运就会改写。娃娃的家教请个德高望重的秀才举人就了不起了,让一个探花来当家教也只有这位郡守爷的公子才有这个福气)
“可是小少爷出世还不到一天呢!老爷用得着这样急吗?”
“先让子俺搬进来,再怎么说子俺也是探花及第,怎么能住在青楼那种地方呢!(爷爷不在知道自己这就引狼入室了,从他决定让陆子俺搬进来那一刻起,悲剧也就慢慢滋生了!)福伯,你明天去把西厢房收拾一间出来,给陆先生当书房!”
“是西厢房的哪一间?”
“你自己看着办吧!最好是环境清幽的那样对陆先生写书有帮助!”
“那就最里面的那一间吧,那里的大窗户开向后院,现在后院里杏花疏影,蝴蝶翻飞,正是吟诗作花的好时节!陆先生在那里写出来的《丫头》下部一定值得大家的期待!”(一切都像是上天安排好了的,由于福伯的私心——想看到更精彩的书,把西厢环境最好的一间房给了陆子俺,而西厢的后花园是奶奶最爱去的地方,奶奶喜欢那里的杏花,杏花树下还有她的一个小秋千架!和那里的小池塘,而这一切是爷爷不知道的,爷爷太忙了,更本不理解奶奶的寂寞!)
“恩!你明天去安排吧!现在快十二点了,陆先生吃过晚饭了吗?”
“还没有呢!我看陆先生都已经忘了饿了吧!”
“晚餐准备好了吗?”
“早就准备好了,因为不知道老爷什么时候回来,所以还在锅里蒸着,怕冷了!”
“好的,福伯,你去叫他们把饭菜都端到客厅里摆好吧!我去叫陆先生,记得把那两坛陈年女儿红拿出来,我要和陆兄好好聚聚!”
“老爷要叫夫人吗?”
爷爷想了想:“算了吧!夫人今天身子太虚了,让她好好休息吧!子俺兄要长住严府了,不愁以后没有见面的机会!”“那小少爷呢!”
“你叫玉妈把小少爷悄悄抱来,记住不要吵了夫人休息,今晚子俺兄要给小少爷取名,小少爷怎么能不在场呢!”
命运谁作主?(1)
更新时间2009-11-19 17:03:54 字数:1567
现在严府里已经挂满了灯笼,爷爷在灯笼的照射下向书房走去,看见陆子俺写书正写得入迷,他的笔疾走如飞,脸上又露出了当日在梅花园里的自信。科考之后这种自信突然消失了。
也许连爷爷自己都不敢相信朝廷居然选了他作状元,谢玉权当榜眼倒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每个游戏都会有它的漏洞的,更何况官场呢!可是爷爷在朝廷既无权又无势,文章又算不上出类拔粹,为什么这样好的事情会落到他的身上呢!难道是上天对他的眷顾,还是掩人耳目。
爷爷这一年慢慢想明白了一件事。当年的科考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什么三甲都是河阳才子,难道其他郡的读书人真的那样不堪吗?而且三甲的排名还那样出人意料!原来爷爷能入三甲是拖了外公的“福”,凭实力的话,外公是连前三百名都进不了的,可是当时外公的身父在朝廷手握重权,为了帮外公顺利挤身官场,外公的父亲买通了所有的审卷官,这批审卷官聚在一起的任务不是从浩如烟海的卷子里选出最优秀的来,而是商讨怎样让文才平庸的谢玉权顺利入三甲而又能掩人耳目。
他们心里清楚,逐阳老百姓最清楚逐阳才子的水平,谢玉权的才华在逐阳老百姓心中确实不怎样,逐阳百姓心中的逐阳第一才子是陆子俺,这些审卷官从大批的卷子中找出了陆子俺的卷子,审卷官看了都唏嘘不已,不愧是逐阳第一才子,文笔流畅,语言深动,如沐春风,如浸花海,众审卷官都沉浸在了陆子俺笔下的世界。
但也就是因为他的文章太华丽了,所以他们找了个“华而不实”的借口把他从状元的宝座上拉了下来,但他们心里明白陆子俺的文章到底是不是真如他们向外界宣称的那样只有美丽的外壳而内容空洞。
但谢玉权怎么也不能当状元因为那样太引人注目了。既然逐阳第一才子是因为“华而不实”的理由与状元一位失之交臂,那被他们扶上状元之位的人的文章就一定要是字字珠玑,深入要点的文章,而爷爷正是这方面的好手。
爷爷虽不擅长辞令,但他针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却可以丝丝入扣,论据充足可信,但这种文章不像是在说教就像是在公堂审案,目的明确,就是让所有的证据让人相信一个事实,但这种文章读来干瘪无趣,就像是一把铁枪,让人望而生寒,所以爷爷的文章不受逐阳老百姓的喜欢,在逐阳百姓的心中,也只有像陆子俺那样能妙笔生花的才算得上才子,而爷爷这样的充其量就是一个会写点文章的读书人人。
朝廷选爷爷当状元的理由就是朝廷需要的人才就是像爷爷那种中用不中看的人,爷爷的文章被那群审卷官高度赞扬,说这种文章外表虽不怎样,可是字字见血,分析透彻,主题深入,是把中用不中看的铁枪。
爷爷的文章被誉为“铁枪”,引起了逐阳老百姓的好奇,他们开始关注这位曾经不起眼的逐阳才子的文章,越看越觉得朝廷说得在理,读了爷爷的文章后再去读陆子俺的文章,怎么看怎么像花瓶(陆子俺留在民间的作品大多出自青楼,描写的是青楼的淫歌艳舞,和纨绔子弟间的声色犬马,在受到了朝廷的严厉打击之后,老百姓忽略了他文笔上的优越,注重起了文章的思想性,这关注点一变陆子俺的文章就从天上掉进了地狱,真是“成也萧何(文笔),败也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