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世如棋4(1 / 1)
离开了诊所后,南明辗转于多家民营医院。由于既没有绝活,又没有给病人设陷井的技巧,不会钓病人,开不出昂贵的检查和大方,还看不惯他认为没医术而又无医德但能给医院创收的人,说话别说三思而行,根本一思都没有,张口就来,让同行和老板都不待见,每到一个医院干不了几个月便折羽而归。
连连触礁,处处碰壁,使自信开朗的南明自信心大挫,气馁地想改弦易张转行干别的去。
“你连自己的专业都干不好,干别的不碰个头破血流也得是鼻青脸肿。”老婆的话如同闷棍一样打得他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就在南明的心里杂草丛生变得一片荒芜,偏又遇朔风萧萧,严寒突袭,尝不到一丝温暖和望不见一丁点希望时,一个卫生院把他招了进去,使他仿佛从天寒地冻的三九一步踏入了和煦的阳春三月,好似美好的人生又扬起的风帆。
进了卫生院后才知道请他的人是承包卫生院中医科的福建人,而不是乡卫生院。
乡卫生院没有中医医生,也没有中药。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一个靠包诊所起家的福建人陈启,敲开了卫生局一个领导和卫生院长的家门后,同时也敲开了进卫生院的门,从而经营登堂入室。
近墨者黑,在民营医院四处碰壁的南明,虽然伤痕累累,但长期的与披着羊皮的狼在一起,多多少少也沾了点狼性。因为有提成,开方也不再只是根据望闻问切后单纯地辩证施治,尽可能地在治病的基础上加上几味重金药。南明不是全凭嘴混饭吃的中医,回头的病人不少,老板获利的同时,自己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前一段时间佝偻下去的腰杆也挺了起来。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南明干的风生水起的时候,卫生院不再叫卫生院,改称为社区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进药、进医疗器械由上面统一管理,陈启不得不从卫生院退出。尽管院长也有干股,想维护也有心无力。
卫生院缺中医大夫,南明也愿意留下。没干几个月,南明主动地离开了社区服务中心。同样是医院的医生,待遇却如亲生后养。
正式编制的没有文凭,没有职称,工资比他高,福利比他好。多开两张处方,不但没有好处,还得受药房的白眼:“你要再没完没了的开方,你来给病人抓药。”中药不像西药,得一味一味地抓,还得用称称,称完后再一付一付地分均,一张中药处方,顶好多张西药处方。多拿又不多拿钱,拿错了还得罚款。
院长在大会上都明确表了态:“你看不了病没关系,但不能给我出问题。谁出了问题谁负责。”
不看病,院长的乌纱帽不会掉,但出了医疗官司,院长的乌纱帽就可能不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院长如此,下面的人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社区缺人,空着很多的编制,看到许多人鱼贯而入,南明也动了调进社区的心思,便找到了院长:“您能帮我调进来吗?”
院长笑着调侃说:“也就你看得起我,干临时的我的地盘我作主,说让你在这干,你就能留下,正式调动,我说的话也屁都不如,因为屁还有个臭味。”
屁有臭味,如今到处都充满着铜臭,就臭味相投来说,如果没有钱,院长的话只能是嘴抹石灰,白说。
不愿跟后爹后娘的南明便踏上了寻爹找娘的征途。
兰专家走后,丰盛医院上网上急招中医医生,赋闲在家的南明网上浏览招聘信息看到这个招聘条件很合自己的意,与华院长通了电话,二人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