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弯7(1 / 1)
送走了张阿姨的外甥后,池来发、牛德仁和穆春风三人来到了湖边。
天空中繁星点点,湖面上如撒满了珍珠。医院的房檐上的灯光五彩斑澜,与天上的星星交相映辉。虽然房间里灯火辉煌,可湖边已人迹难觅。凉风阵阵拂面,使人心清神爽,仿佛走入了世外桃园,俗念顿消。
池来发来了这么久,今天才发现医院里的夜景如此美丽。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美景是,粟老也是。
三人来到湖边的廊亭里坐着,欣尝着这瑰丽的景色,默默无语,与静密的的夜融为一体。
“粟老虽然是三甲医院的专家,在原单位并不顺心。”牛德仁打破了池来发的忘我。他和粟老的学生聊过天,对粟老的事多少还是了解一些。
“为什么呀?”池来说学着春晚上蔡明的腔调说。
“曲高和寡,这样的人在哪都不可能太顺心了。”穆春风解释。
“像粟老这样的专家退休后一般都会被返聘,而他一到退休的年龄就被清理了。”牛德仁脸上浮现出一副兔死狐悲的表情。
“那是因为与利益有关。”穆春风先知先觉。
“你也知道?”只有池来发不知道。
“我知道他们那家医院,还认识他们的骨科主任,骨科主任的汽车买得必当时最出名的演员的车都早,住的房子比部长级别的还好。”穆春风知道的一点不比牛德仁少。
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大夫都知道。这池来发自然知道。
“是,别人说需要手术的病人,他总是用他那双神奇的手给人家接好。结果是一传十,十传百,好多病人慕名而来,别人下班他却下不了。连兄弟医院的生意都受影响了。”牛德仁是从别人那里打听来的。
“造成别人没病人看,他的病人看不了。”穆春风有同学在那医院。
“其他医生吃不饱,粟老有些吃不了。”牛德仁接着说。
“秋后一算帐,他的十个病人,挣钱还不如年轻大夫一个病人挣的钱多。”这是穆春风从同学那里得来的。
“不光挡了别的医生的财路,也断了医院的钱道。”牛德仁自己当过院长,将心比心,如果自己医院里的医生这样,作为院长,嘴里不说,心里肯定也不高兴。
已所不欲,勿使与人。理解万岁。牛德仁理解。粟老没错,院长也没错。
“虽然粟老医德高尚,不收红包,可他也有一个爱好,喜爱字画。有忘恩负义的,也有知恩图报的,粟老救治的病人,有平民百姓,也有名人名家,高官富豪,于是粟老家里便有了名人字画,有的价值很高。”穆春风的同学就在背后骂粟老是假清高,一张好字画,不知顶多少红包。也有年轻的大夫恨得牙根痒痒,杀了他的心都有,你敢情赶上好时候,国家分房。现在单位不分房了,靠这点微薄的工资,等攒钱买房,攒到孙子辈也买不上。
牛德仁与穆春风一唱一和,说相声一样。
一个简单的骨折手术,医院里能收好几万,一台手术下来,医生从器械和药品中也能得到几千元的回报,而粟老只用几十元几百元就打发了,这给医院和其它的医生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医院的财政拨款对医院庞大的开支开说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都像粟老一样,医院只有关门一条路。
粟老成了医院的另类,每天上班同事的眼光看他时都带着敌视,如果眼光能杀人的话,粟老就是有十条命也早被送上了黄泉路。
粟老的故事让池来发想起了《医事》里的好医生还是牛医生的故事。
书中说的是一位女士乳腺上长了个肿块,通过朋友的介绍,挂了一位老专家看的号,老专家看后肯定地说:“没事,乳腺增生,喝我配的中药说行。”
虽然老专家言之凿凿,并没有被这位女士当作定心丸。这位女士又到了医院做了个B超,B超报告提示乳腺肿块边缘不清,血流丰富,不除外恶性病变,当她再次找到那位老专家时,老专家看了B超结果后,又摸了摸肿快,还是坚定地说:“没问题,就是乳腺增生,相信我这双手吧,实在不相信就再去找个B超高手查一下。”
女士通过朋友介绍,又找了个B超高手,结果是边缘欠清,血流不丰富,乳腺增生,建议随诊。
同一个乳腺肿快,出现了两份截然不同的结果。
面对不同的两份报告,这位女士变得无所适从,思想像摆钟一样摇晃不定,白天夜里都陷入了自己万一得了乳腺癌该怎么办想像中。在这两份结果的折磨下,这位女士似乎变成了一个执著讨说法的秋菊,又马不停蹄地去看了北京其他许多医生,无一例外,这些医生的建议都是:切出来看,病理结果一出来什么都清楚了。
众口铄金,女士真的有动手术的打算了。
可当她再去询问老专家时,老专家却仍不厌其烦地劝说:“不要随便动手术,相信我这双手吧。”
故事的真实性池来发无从考据,因为有一种针吸法,也可以做排除癌的筛选项,做一个微创的小手术,同样可以做病理,可见乳腺切除并不是确诊的唯一方法,所以这位女士没必要认准华山一条路。但粟老确实属于书中所说那种濒临灭绝的“牛医生”!
当然池来发也不认同在明明可以用科学手段确诊的今天还凭经验作为金标准。可以发扬他们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没必要连固执兼收并蓄。
张妍妹妹的伤势在粟老的预期中全愈了,老人的儿子在送红包受拒后,请一著名的书法大师写了一幅字:医术精堪,医德更高。
这句话虽然平淡无奇,可这字确是千金难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