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弯6(1 / 1)
“如果粟老都接不了,估计能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牛德仁说。
“粟老有这么厉害?!”池来发有些不信。
“粟老在行业的名气并不大,但接骨的活北京恐怕是难寻第二人。”牛德仁碰巧见过他给病人接骨。
“我们陪着一起去吧,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池来发向牛德仁征询说。他想见识一下这位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老人。
“行!”牛德仁爽快地答道。
他们一同进了院长办公室。
还好院长没有出去。看到三人一起进来,院长忙站起身,紧张地问:“张阿姨这么晚让两个专家陪着来,是不是有急事?”
“院长就是院长,一语中的。”张阿姨笑着说。
看到张阿姨脸上的笑容,院长的表情也变得轻松起来。肯定没有危险,如果有危险,张妍老人就不会有说笑的心。
“我妹妹的小腿在国外摔骨折了,国外让手术她不同意,到了积水潭医院,大夫还是主张手术。听说粟老是接骨的专家,想请你给联系联系,让他来给治疗。”张妍老人把刚才同池来发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院长听了张妍老人的要求,看了看时间,说:“这没问题,我现在就给粟老联系,看他明天有没有时间。”
粟老更是一个急性子的人,听了情况后说:“这事能等吗,让病人去医院吧,我马上过去。”
“您老在家等着,我马上让车去接您。”听到粟老现在要过来,院长连忙张罗着派车。
“不用了,我这里有车。”
“您老别着急,病人还没到呢。”
“病人大概要多长时间到?”粟老问院长。
“病人得多长时间到?”院长问张妍。
“你们要到我们这里得多少时间?”张妍忙打电话问外甥。
“四十分钟。”张妍的外甥答道。
“四十分钟。”张妍和院长同时说。
“我知道了。”粟老说完挂了电话。
“民营医院的灵活性和热情确实是国有医院无法可比的。”池来发在心里感慨道。更让他感动的是粟老的敬业精神,医院里几乎见不着了。
病人和粟老几乎时同时到达医院的,同粟老同来的还有他的一个学生。
粟老看上去也就六十出头,连头发都没白。这出乎池来发的意料。
X光片显示是左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严重错位。
“准备石膏。”看完片子和病人后粟老说。
粟老干起活来手脚像年轻人一样利落,拽拉按压旋转,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半小时后张妍妹妹的腿上打上了石膏。
粟老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舒了一口气说:“没问题了,休息一个月就可以折石膏了。”
“用不用再拍张片子?”老人的儿子不放心地问。
“不用了。”粟老的回答充满着自信。
“用不用吃药?”老人的儿子又问。
“吃点钙片,我给你开几付中药。”粟老又接了一句,“吃不吃都行。”
“您还是给开了吧。”张妍说。
“在哪交费?”没交费就把病治了,儿子很是感动。就是不知效果如何,儿子的心仍没有放下。池来发也同样心里没底。
拍张片子多好,大家也就都放心了。有技术的人就是有个性,池来发心道。
“我带你去吧。”池来发把他带到了收费处。
连药费加起来总共才三百多元钱,不光患者的儿子,连池来发也觉得不可思议。
等交完费回到门诊时,粟老已经回家了,说是家里还有朋友。
儿子也带着患者离去了。
回到宿舍刚洗漱的池来发就接到了牛德仁的电话,让他赶快到门诊一趟。到那一看,原来是患者的儿子又返回来了,还带着刚拍完的X光片。
“太神了,简直是不可思议。”患者的儿子一脸兴奋,不停地说。
“对位、对线,给做手术的效果一样。”在急救中心工作过的穆春风看着片子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