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3(1 / 1)
位患有糖尿病的老人来开降糖药,顺便让开些消炎药,感冒药和一瓶念慈庵枇杷膏。“您有糖尿病,不能喝这种带糖的药,我给您开些无糖的止咳药吧。”池来发好心的提醒道。
“不是我喝,是给打扫卫生的小丁开的。感冒咳嗽好几天了,不舍得吃药,说扛扛就过去了。一个月就挣几百元钱,还得供孩子上学,确实不容易。”老人悲天怜人地说。
“是他让您开的?”池来发问。
医院有明文规定,不许接受患者及家属的馈赠,没想到这个清洁工竟有这么大的胆子。
“不是。我们给他药都得告诉他是家里吃剩的,再不用搁过期了也得扔,只有这样他才收肯收。”好心人哪里都有,只是越来越少,快成稀有物了。池来发心中产生了多年没有的感动。
祥云医院虽然很大,可还是一级医院。
池来发查了药品目录,很多在一级医院不能报的药,尽管患者说没问题,他还是心有疑惑。
“你放心好了。只要是医保药,咱们不受医院级别限制。这里的病人身份特殊,自然有特殊的照顾,所以都能报销。好多病人只所以把医保转到咱们医院,并不是冲医术来了,主要是相中了咱们的环境和服务。”穆春风一点点地抖漏着医院的底子。
刚熟悉了药品及医院门诊的情况后,穆春风便让他尽快熟悉医院的环境,各种公共场所及住院部。
医院的建筑四通八达,但各个场所都有廓亭相连。无论雨天雪天,不管到哪里,不用雨伞一样畅通无阻。池来发在医师潘妍的带领下,仍如同进了谜宫分不出东西南北。不过那些古色古香的楼与楼之间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不太的空间里不但有花草树木,还有满池的荷叶荷花。水上有曲曲折折的小桥,廓亭,如同置身于江南水乡。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景色,是生长在北方的池来发心中的向往,今日看到这满目美景,也算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池塘里色彩斑谰的鱼儿欢快的游戏于荷间,正如外孙儿时背的《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荷叶间。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鱼戏荷叶南。鱼戏荷叶北。”
“张阿姨好!”
“潘医生好!”
“高伯伯好!”
“小潘好!”
“池医生好!”让池来发开过药的患者也热情的同池来发打着招呼。
也有不认识池来发的问:“潘医生,这位是?”
“咱们门诊部新来的池专家。”
“这位李伯伯各朱总理在一起工作过。”
“这位钟阿姨是将军的秘书。”
潘医生在这工作很长时间了,不但对医院里的环境熟得像自己家一样,对很多患者的背景和病情了如知掌。
诗情画意的医院,和眭的医患关系,池来发新奇又欣慰。这所医院犹如医疗部门的世外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