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志 在 天 成(3)(1 / 1)
三、志在天成(3)
——听完莲花一番冗长的、雪上加霜之苦的悲伤之言,郝天亮不言不语,细细沉思起来。
莲花看了一眼已冷透了的“八仙粥”,又看了看郝天亮说:“天亮哥,时间虽尚有余刻,但情况已刻不容缓,你不要再考虑了,你得快点拿个主意啊。”
“你……你想叫我救你出这个牢笼吗?”郝天亮抬起了头,满怀疑问地说。
莲花果断地摇摇头:“不!我之生死,鸿毛不如,可这祖先留下来的、举世仅有的国宝,绝不能让它们受外邦奸徒掠夺玷污。”
“那……你要我怎么办?”郝天亮对此事,头脑里一片空白,事情如此地重大,使他感到力不从心、束手无策。
“如果你愿意,”莲花的口气,陡然变得比男子汉更为果断。“我将这两只瓷碗给你,和这两只粥碗调包,让你带出去,我这还有后宫小门的钥匙。”
“你呢……”他还犹豫着,他从心里担心莲花之后将是什么结局。在皇宫里监守自盗,轻者打成残废,重则凌迟处死。他又怎么忍心让莲花,得到这样的凄惨万分的结局呢……
“我个人之事,你就不要考虑这么多了。我进宫之后数年来,已深得皇后的宠爱,自有脱身的办法。我只说是保管不慎,遭至失盗,大概可以掩盖过去。”莲花说完,又垂落几颗珍珠般的泪滴。其实她这时已抱着为救国宝而必死之心。她已准备了致命的毒药——鹤顶红。她决心将自己的无瑕玉体,不受用玷污的、清清白白的葬入黄土之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想到李清照的绝句,莲花心里坦然起来,忙用手帕擦净面孔上的泪。
“好吧。”犹犹豫豫的郝天亮,听说莲花有了脱身之计,这才下定了决心。于是将莲花拿给他的两只宋代瓷碗,倒进粥,然后装进时食盒,混出内宫。
这件事事关重大,郝天亮自知孤掌难鸣,立即找到哥哥郝天明,将此事详详细细的告知与他,并义正言辞地说:“大哥,这国宝,无论如何不能落到东洋人手中。国土陷沦,尚可收复,国宝一失,万难复劫了。”
郝天明出身江湖,并无民族英雄那种爱国之心,但对这两件价值连城的中华巨宝,倒也深为动心。因此,他对郝天亮的建议,不假思索,满口答应,愿意和弟弟携手合力,进行这桩皇宫盗宝的“大买卖”,决心将这两件贡献外邦的“生辰纲”取为己有。
但他同时提出,既然为此事出生入死,但事成之后,必须得到一件。否则,他是不愿作这割头的“大买卖”的。
对于郝天明的要求,倒也并非完全无理。郝天亮从内心是不想把这国宝,分给这位盗匪出身的哥哥,可他自己又难当大任——况且,国宝就是落到哥哥的手里,总比落到日本人的手里,要强多了。他再三掂量之后,还是同意了哥哥的要求。
郝天亮虽然同意了哥哥分宝的要求,但他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就是要求郝天明将国宝一定要好好保管,留着以后上交国家,绝不容许他借此机会,发国难财,中饱私囊,做那羞家辱祖之事。
郝天明心想,先得手再说,于是他也同意了弟弟提出的条件。
兄弟合作,没会什么周折,郝天亮就将两只瓷碗,连夜揣出了宫门。
溜出了宫门之后,他们松了一口气,但心中的紧张是排除不了的。他们知道,很可能不到天明,他们就会成为被追捕的对象。怎样才能避开禁卫军和日本宪兵们的搜索呢?他们一边加快脚步,一边加速考虑。郝天亮既无家又无室,可以浪迹天涯,四海为家。郝天明却有妻室和和年仅四岁的儿子,他们和郝天明岳父岳母,住在一宅四合院里。
但此时的郝天明,首先考虑的还不是家小和亲人——他迫不及待的提出:“分赃!”
郝天亮面对这样的哥哥,真是无可奈何,但这是事先商量好的意向,他不得不同意。
郝天明虽知两只碗皆是巨宝,却并不知那一只价值较大,志在必得的他,主动揀了“羊脂白玉”。分赃之后,为了防止得而复失,他们刻不容缓的跑到郊外,分头各自将宝物坚壁清野起来。
藏好宝物之后,他们又碰到一起,二人商议一下,决定郝天明先回家接出妻小家人,然后兄弟们再会同,共同外逃躲避这日夕将至的泼天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