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一二】红枝生病,不给力(1 / 1)
反反复复闹了七八天肚子,徐红枝小脸惨白,说话也有气无力,想折腾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眼看着就要回宫,长孙道生不知道怎地良心发现,每天嘘寒问暖:“红枝啊,想要吃什么和爹爹说啊。”
可徐红枝吃什么吐什么,窝在被子里挪也不肯挪。
苦了卫伯和刘义真,天天守着她。
到了回宫那天,她还是像只霜打的茄子一样没精神。
有时候你喊她两声,她也不回你,刘义真还是头次见她这样。
徐红枝是谁啊,生龙活虎的不要脸派教主好吗?
刘义真轻轻捏了捏她的小脸,想逗她笑。
徐红枝咧开嘴机械地笑了一下,然后又扭过头继续睡觉。
回到宫里时刚好是傍晚,徐红枝耷拉着一张苦脸回住处。
手下一个叫阿添的小书女一看红枝这副模样,惊愕地凑上来问道:“红枝师傅,你怎么了?”
红枝回看她一眼,叹声道:“为师——哎。”
后转念一想,把事情原委都讲出来太丢人了,罢了罢了。
话说那时红枝看到刘义真当了师傅,内心极度不平衡。
刚好这小徒弟甚是仰慕徐红枝,一朵小鲜花递上,说:“师傅你收了我吧。”
于是红枝就顺顺利利理所当然地收下了这个徒弟。
“那师傅你赶紧去歇着。”阿添说罢就扶着徐红枝进了屋。
徐红枝往床边一坐,问道:“添添啊,为师不在宫里这段日子,有何重要消息,速速报来。”
阿添蹙眉想了想:“除夕的时候西平公主对陛下发了一次火,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他。哦对了,陛下还召幸了孟夫人三次。还有——”
话还未完,红枝姑娘便无力地深吸一口气,躺回床上,拉了被子蒙头睡觉,啥也没说。
阿添瞧师傅这样实在太不正常了。
算了,等明天当值的时候见着师傅她哥哥再说。
说起来,阿添头一次见到刘义真的时候,刘义真已经改名叫长孙谨了。于是阿添作为三品小书女,去给他送东西,低头喊了一声:“长孙师傅。”
本来送了就走了,这长孙师傅还低声道了句“麻烦了”。
阿添小心翼翼呼出一口气,瞥了他一眼,觉得脸有些发烫,迅速地退了出去。
后来遇见过好多次,甚至有过短暂的言语交流。但阿添总想,那个人,大概永远记不得自己罢。
第二天,阿添见到刘义真,简明扼要地告诉他红枝目前的状况,说罢就要走。
刘义真喊住她,淡淡笑了一笑,问道:“你是红枝那个小徒弟?”
阿添有些窘迫地应了一声,然后一溜烟地跑了。
刘义真在书房等了会儿,这时进来一个小侍,行了个礼,道:“公主病了,长孙师傅回罢。”
他站起身,放下手里的书,退了出去。
这天气还是冷,四处萧瑟得很,走了半天也不见个人影。
一只小狗跟着他一路走,刘义真停下来,蹲下身逗它玩。
小狗高兴地摇了摇尾巴,像只猫一样地蹭着刘义真的手。
刘义真淡淡笑了笑,刚准备站起来要走,就听得有人淡声问道:“义真,你这是往哪里去?”
刘义真直起身,看着来人,神色寡淡地回了一句:“自然是回官舍。公主病了,陛下还是多关心关心罢。”
然拓跋焘却无视了西平这个话题,突如其来地叹声问道:“义真,只要朕给得起的,你要什么朕都可以给你。但你知道自己要什么吗?”
这个问题太突兀,刘义真不知如何答他,冷淡又干脆地回了他一句:“不知道。”
拓跋焘笑一声,这人到底还是有南朝皇子的骄傲。看着好似平静温和,却拒人以千里之外。
“西平眼看着就到出嫁的年纪了,你是她师傅,给自己想过后路吗?”
“后路?”刘义真漫不经心地重复了一下,冷笑道,“想又怎样?再好的后路也有可能被断。”
他又叹声道:“我早没有后路了。”声音在这萧瑟的冬季里显得有些哀凉。
拓跋焘见他这样,笑了笑,岔开了话题:“天气冷,早些回罢。朕,去看看红枝。”
这一次潦草的偶遇,便这样画上了句号。
----------------------------无所事事的分割线------------------------------------
然此时红枝正漫不经心地工作着,真想怠工啊,无奈内司大人就是个变态工作狂加虐待狂,生病了还要工作啊。
哼唧,官大一级压死人,这种时候就需要《洛阳早报》来提神好吗?
可是人家《洛阳早报》正月里停刊放假,再加上到平城要滞后一个月,要等到三月份才能拿到新的《洛阳早报》……真是等得人揪心。
忙完手头的事,红枝打算立刻溜回去睡觉。
然她前脚刚踏出殿门,一张笑意盈盈的脸就这样凑了上来,拓跋焘一把捉住了她的胳膊,低头唤了一声“红枝”。
徐红枝咽了咽口水,好久不见,真是越长越可口啊。
但是——这才几天啊!就召幸孟夫人三次啊!徐红枝狠狠一咬牙,我恨!于是她一把推开拓跋焘,头也不回地走了。
拓跋焘面对她这突如其来的怒火,一时摸不着头脑。
说起来,这小丫头似乎还没在自己面前发过火呢,他弯下嘴角,看着徐红枝悲愤离开的背影,笑了笑。
-------------------------------昙花一现的无耻分割线-----------------------------
这宫里的生活,说忙也忙,说闲也闲得很。
只要内司大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红枝完全可以把事情全部丢给手下去做,自己乐得清闲。
偶尔装装样子,这一个月也就过去了。
听阿添说,西平最近总是装病,都懒得调戏刘义真了。
红枝咂咂嘴,啊喂,真真这么快就变成明日黄花了?看来西平公主也就图个一时新鲜么。
当然这一个多月里还是发生了一些事的,比如窦氏被封为保太后,北平王长孙嵩升了太尉,平阳王长孙翰升任司徒,宜城王奚斤亦升任司空,各有各的欢喜……
当然这些对于徐红枝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事,她才懒得关心。
初五那天,内司大人召集各级女官开会,宣布了宫里要大兴土木之事。
原先的东宫要扩建成万寿宫,再新建永安殿、安乐殿、临望观和九华堂。
内司嘱咐到时候宫里难免人多手杂,要各位女官多盯着点。
红枝听着甚是开心,一团糟最好了,最容易培养奸/情。
到时候反正东宫住不了人,拓跋焘要换地方住,哼,老子要盯着你。
当然,时间到了三月,也意味着——姗姗来迟的《洛阳早报》终于到了。
徐红枝越往后翻越觉得不对劲,看到后面简直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若不是标题还写着“洛阳早报”四个字,她还真没看出来这就是当初猎奇惊艳的《洛阳早报》。
什么嘛?!竟然连正月十五刘义隆到建康南郊祭天神,大赦天下这种事,都花了大篇幅来写。
而且叙述风格真的很官方很《平城日报》好么……
难道《洛阳早报》被严打了?连一直火爆连载并受到大力追捧的《八一八南朝庐陵王刘义真与新皇帝刘义隆那些不可不说的故事》都停更了啊!作者死了吗?停更啊!
有举动,肯定要有大举动啊!
聪慧敏捷的徐红枝姑娘,看着这一堆完全变味的《洛阳早报》,想着肯定要有事发生啊!
果不其然,朝中就“要不要与南朝刘宋政权恢复往来正常邦交”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且旷日持久的口水战。
自泰常七年南征以来,两朝势不两立已两年有余。
眼看着关系越来越恶劣,朝中以崔浩为首的官员们认为恢复和平外交迫在眉睫,反对者则认为毫无必要。
和武官说道理有时候你说不通啊,他们觉得铁蹄就是最强大的说服力,你理解吗?红枝不理解。
本来这场口水战会持续更久,但这件事后来不知道为何变了味。
据说陛下在一群文臣的怂恿下主意已定,决定派遣使臣前往南朝,以此恢复两朝邦交。
这个小道消息流出来之后,《平城日报》虽然竭力辟谣,但是朝中的风向还是“唰”地倒向了“应该恢复邦交”一边。
流言可畏啊,徐红枝感叹了一下,又往嘴里扔了一颗炒花生米,慢悠悠地走在路上。
“师傅师傅!”
徐红枝一掉头,就看到阿添朝她跑了过来。立在原地,不急不忙道:“噢,添添啊,找师傅什么事啊?”
阿添立定,站好,回道:“师傅,刚才,长孙师傅被陛下喊去了。公主貌似脸色很差。”
妈妈的,徐红枝一撇嘴,三天两头喊刘义真去是个什么事啊!
“死祸水!”徐红枝吐掉花生皮,恨恨地嘀咕了一声,然后塞了一颗花生米到阿添嘴里,“奖励你的,好好给师傅盯着西平公主的书房。”
阿添一点头:“师傅那我先去了,今天公主脸色巨差,要是阿添今天被公主打了,你要给我准备鸡腿。”
“知道了知道了,去吧,跟着为师有肉吃,公主不打你,为师也让你吃鸡腿。”哼,宫里就是好,想吃啥吃啥。
待阿添走后,徐红枝继续往前晃荡。
心想要是真的派使臣去南朝的话,自己有没有可能跟着回去一趟呢?
好久不回建康,怪想念的。
也不知道自己那俩傻哥哥和那精明老爹咋样了,徐红枝继续往嘴里塞了一颗花生米。
这春末的风——真大啊。
---------------------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