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雷雨历险记 > 第64章

第64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红房子绿窗户 公元3000·天空 娃娃不要哭,大白在这里 悲催三人组 穿越之王妃有孕 二货杀手 扬音寄情 孽王夺欢 死亡禁咒 重案追凶

舱内什么摆设都没有。清白的月光,从圆圆的小窗子爬进来,将两只隔一步路的小床,将床上的雷雨和小英,紧紧地搂抱在它的怀里。

“雨哥!”

在月光里,小英眨着一对清沏如水的丹凤眼,轻轻地呼了一声。

“嗯!?”

雷雨放下手中的书:一本厚厚的《伊索寓言》扭过头,望了望小英那对发光的眼睛,茫然不解地应了一声。

小英轻轻的说:

“伊索,荷马,一个是奴隶,一个是盲人。他们能为世世代代的子子孙孙,留下那么多的故事……我们……”

小英一反常态,突然提出这么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叫雷雨一时语塞,不知说啥好。

小英轻轻地说:

“雨哥,我是说,我们将来做什么呢?”

雷雨和小英,半依半卧在床上。听了小英的问话,雷雨坐了起来,信手推开临海的小窗。

“哗!哗!”

飞卷的浪花,不断地拍打着船舷。阵阵清凉的海风迎面扑来。顿时舱内弥漫了湿漉漉的水腥味。

“回国去,参加《兴中会》”。

雷雨深深地吸了一口清凉的海风,心情有些激动地说:

“李海、常河、水仙、海棠、都到广州去了,都成了孙中山旗帜下的战士……我也要争做一个推翻大清腐败王朝,创建民国的勇士……”

“以后呢?总不会在打打杀杀中过一辈子吧?”

小英爬下小床,偎在雷雨的身边,一边看海,看远处的帆影,一边若有所思的又问了一句。

“以后?”我搔了搔,早已剪掉大清长辫子的光光的头,想了想说:“我想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坐下来写书。”

“写什么呢?”小英又问道。

“就写信子,写你、写我们经历的稀奇古怪的故事……然后像伊索、像荷马那样,到处呤唱……”

“会有人听吗?”

会有,一定有人爱看我们写的故事,一定会有人听我们呤唱的史诗……

“怎样写呢?”

“在风里写,在雨里写,在大山深处写,在荒山古庙中写,在一切不受尘世干扰的地方写。如果我能将天文、地理、自然常识和波澜壮阔的历史,溶合在一起,编成一篇篇能开拓青少年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见识,促使他们奋发图强的美丽故事,我将无愧于伊索,无愧于荷马,无愧于天下文豪对后人来的殷切期望:争做一代有用的人……”

“呜—”汽笛一声长鸣,召回雷雨远游的思绪。《史蒂切尔号》起航了。它摇摇摆摆的沿着白令海峡,迟迟疑疑、走走停停向北驶去。

半间狭小的面海的小屋,是雷雨的书室,卧室和读书、写书的小天地。

日升日落,雷雨不担任任何工作,有许多空闲的时间。他如饥似渴地读书、写书。

天山雪、戈壁沙,呼伦贝尔大草原……长城、长江、雄关、古道……一齐涌到了雷雨的眼前。

读书、写书。

写书、读书。

每天没有人知道雷雨几时起床,几时睡眠。李清云见到自己的儿子日渐消瘦,心疼的连饭都吃不下去。她总在儿子的面前嘀嘀咕咕:

儿子,你疯了?长此下去,身体会垮的。无规律的生活,会毁掉一切的……

“妈妈,你没听说,曹雪芹当年苦读十遍《金瓶梅》才写出《红楼梦》吗?儿子写作能力低,不苦学怎么成呢?”雷雨苦笑道。

疯疯颠颠写《三国》。不疯、不颠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吗?雷雨深知,写书要进入角色,要与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同怒、同笑……要用滴滴的心血,要用滴滴的清泪,要用一怀激情,要用满腹的酸甜苦辣和沧桑去写书,才能将读者引到书中来,与书中人物,同放声歌唱,同暗然神伤……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激荡风云激。

欧洲的多瑙河,非洲的尼罗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列逊河,伴随着冰海的涛声、滚滚流到雷雨的笔下,一时多少故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写苍山、写洱海、写烟波浩淼的滇池、写西山龙门、写蔡锷、写护国战争……激情难抑。

写信子、写高英、一声长叹,泪落成行,多少辛酸的往事,又浮上雷雨的心头。

《史蒂切尔号》一进入极地水域,就遇到一排排冰山,迎面压来。剧烈的撞击声,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年久失修的客轮,被冰山撞得百孔千疮。一股股冰冷的海水,从小洞,大洞和巨大的长长的裂缝中涌进了船仓。

《史蒂切尔号》连连向周边国家发出了紧急求救信号。

过了不久,船体倾斜,船上人纷纷落在海里……

正值此际,加拿大、苏联和美国的海上救援舰艇,陆续起来……一场救援行动,在海上紧张的进行着。

史蒂切尔、娜沙幸免于难。王浩、玉梅、郑忠、孙静、李清云葬身冰海……

雷雨、雷芳、雷英、肖云和楚雄失踪……海难!海难!无情的冰山毁掉了《史蒂切尔号》,毁掉了船上的一切,一声哀叹也毁掉了雷雨和众学子的梦想……

雷雨历险记(四十九)几许惆怅

更新时间:2008-10-15 12:16:00

字数:4340

冰海、冰山,在狂暴的北极风、鹅毛大雪中,凄历地呼号着、呻吟着、颤抖着。国际搜救活动依然顶风冒雪,艰难地进行着。纵使冰山下有一人待救,决不言弃!这是一场心与心的对抗,人与大自然的搏斗。

白发苍苍的史蒂切尔和娜沙,被救上船。救护队员立刻帮他们脱去水淋淋的带一层薄冰渣的衣服,换上不合身的肥大的水手服。

史蒂切尔不顾凛冽寒风扑到面上像刀割一般疼,立即投入救护工作。娜沙紧随其后帮救援队人员从救生艇上将一个个落海者拉上大船。

“史蒂切尔号”被冰山撞毁时,船体失去平衡,船头立得老高,船尾插进水里,渐渐沉没。船上人大半惊慌失措,有的尖声呼叫,有的连滚带爬,有的争先跳海。

史蒂切尔一脸冰霜,镇静异常。他首先稳住了报务员,让他快速拍发了“SOS”国际通用求救信号,简要告之大船失事的水域和情况。

国际营救迅速而有效,落海人员大半被救上船。但因此水域情况太复杂,冰山冰棱太凶险、无情,伤亡和失踪人员毕竟过重、过多,给救护队员留下深深遗憾。

史蒂切尔满腹哀伤,老泪纵横。多少事一起浮上他的心头:

电报通讯符号是美国人:莫尔斯在1844年发明的,后人称其电码符号叫莫尔斯电码。

SOS由三个小圆点、三个破折号再加三个小圆点(即…---…)组成,它准确、连续、有节奏。

1906年在德国柏林,召开第二届国际无线电会议。在会议签署的条约中,将莫尔斯电码SOS定为国际统一的遇难求救信号,并于1908年7月1日生效。

1909年3月,美国《斯拉沃尼亚号》游轮在亚述尔群岛失事时,首次用SOS电码向临近海岸和过往船只求救,获得成功,全体人员得以生还。

1912年4月,英国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首航时,不幸与冰山相撞,船上2208名乘客和工作人员,约有1500人丧生。

当时的情况是,报务员先发CQD求救,久等无回音。报务员又发出SOS求救,并告之我们撞上冰山,方位是北纬14度46分,西经50度14分。

《加利福尼亚号》离《泰坦尼克号》最近,两船间能看见影影绰绰的灯光、,可它没有报务员值班,没收到SOS求救信号,错过了最佳的救助时间。但幸运的是,求救信号被远在美国纽约的一个叫萨洛夫的人收到。他果断地通过无线电广布,通报了这一紧急呼救信息.

翌日黎明时分离《泰坦尼克号》很远的《卡怕蒂阿号》闻讯赶到,救出幸存的710人。从此,SOS求救信号一举成名。

《史蒂切尔号》沉船前发出的SOS求救信号是及时的,各国搜救队也是在最佳营救时间赶到的。但因沉船水域的情况太复杂,水温太低、浮冰太多,导致水性极差、年纪又大的王浩等老人葬身冰海,导致力主北上的楚雄、肖云等十几人失踪,导致写书入迷的雷雨也不知迷失在何处。

史蒂切尔痛定思痛,深深自责道:

当初少壮派坚持冒险北上,自己虽然连投反对票,致使《史蒂切尔号》在白令海峡迟迟疑疑,走走停停......但并没有说服少壮派取消北上考察的决定。

目 录
新书推荐: 阴阳神算 左眼见飘心中喜肆 受损 卧底警察 深渊回响之义无反顾 盗墓:驯大黑耗子日记 密林诡秘录 逃生从外卖小哥开始 我一路人甲,怎么都叫我无限大佬 不是,你真的会推理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