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七(1 / 1)
今年是五年一届的清波门比武大会之年,要重新推选下任的门主。由于本任的门主是闻音寺的信德方丈,所以比武大会将在闻音寺举行。
虽然现在距大会还有四个多月,但是闻音寺已经开始筹备忙碌起来。
平时清波门中弟子在各自寺庵用功,并不常常见面。只是遇到法会,庆典,比武等,各寺庵的弟子才聚在一起。若是各寺庵之间有何事务传达,自会派人传递书函或口信。
闻音寺里常常跑腿的弟子就是崔崇墨,当然他只是跑腿到圣泉庵。
清波门里只有圣泉庵有女弟子,虽然都是出家人,即便是出家人也比男人可爱。所以只要是去圣泉庵送信,寺中弟子都会争抢着去。
崔崇墨常常贿赂,当然是用他家里给他带来的零食点心等各种小玩意贿赂闻音寺其它弟子,故若有什么事需要传达给圣泉庵,必定先是崔崇墨去。
因为大赛筹备在即,书函较多,所以崔崇墨这阵子跑圣泉庵特别地勤快。
这天,他又来到圣泉庵拜见静越师太,递了书信。
静越看了,是关于上报比武人员名单的,同往届一样,各寺庵除了掌门人外,还要推选两人,一共三人。
清波门中师伯(叔)祖辈的,年岁多半已高,武功佛学造诣自然不低,但越是这般,越是看淡世事,不争所谓门主之位,故参赛多是清波门的中青辈的弟子。
静越以掌门之职,同宁若师叔和静心师妹,参加三届清波门比武大会。静越总想重震当年圣泉庵的威风,只是宁若师叔和她们师姐妹的武功造诣难以跟当年的宁泊师太相比,总纷纷败在信德方丈手下。
两年前宁若师叔不幸圆寂了。庵中众弟子武功最好的便是明海。明海是静越的大弟子,性格沉稳,一把碧水剑更是使得出神入化。静越想不如同师父商量让她补宁若师叔的缺。
静越见崔崇墨在一旁恭敬地站着,年少英姿飒爽,即便她是出家人,也是女人,也有母亲的天性,她递给崔崇墨一包京果,道:“每次都是烦劳你来传递书信。”
崔崇墨连忙接了,道“多谢掌门师叔,掌门师叔不必客气。弟子有幸能来圣泉庵给掌门师叔送信,不知道有多少师兄弟羡慕呢。”
他随即又问道:“掌门师叔,静远小师叔在干什么?”
“后面才是你来圣泉庵的真正原因吧。”静越不由得笑了。
崔崇墨也不好意思笑了。
出家人心底单纯,清波门均知崔崇墨和静远感情交好,虽然常常会取笑他们,但认为是小孩子心性,随着他们玩去了。
“早上让她在永经堂抄《菩贤行愿品》呢,应该还在那吧。”静越道。
崔崇墨谢了静越,离了禅房,正欲向永经堂跑去。
明珠拦住他,小声笑道:“你去永经堂,肯定找不到她。以她的脾气,会在那里乖乖坐到现在么?怕又是偷偷跑到东岭去玩了。”
崔崇墨依言跑到东岭,果然见静远猫着背在土坡上不知道在挖些什么。
“静远。”
静远连忙转过身,遮遮掩掩地坐在土坡上,双手捂在背后,“小黄,是你啊,吓死我了。”
“你在干什么?”
“没干什么啊。”
“是么?”崔崇墨不相信看着她,突然吓了一跳:“啊?!静远,你衣服上,脸上,手上好多蚂蚁。”
静远低头一看,跳了起来,在身上又拍又打的。她身上爬满了黑色的小蚂蚁,密密麻麻的。
崔崇墨也帮着拍打,蚂蚁又小又多,一时哪能拍得干净。
静远越看越怕,连忙脱了僧袍,可是手臂和脖子上还有蚂蚁,说不定背上还有。想到这里,她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又麻又痒。
“小黄,怎么办啊?”静远都快哭了出来。
“蚂蚁怕水的,快到水里,浸到水里去。”崔崇墨急急忙忙拉了静远到溪边,将她按在水里。
“咳咳。小黄,好了没有啊?”静远从水里面冒出头。
“再等会,头先别出来,不然蚂蚁都往你脸上爬了。”
静远捏了鼻子,又在水里浸了一会儿。
“好啦。”崔崇墨将静远从水里拉起来。“你看,水面漂了多少蚂蚁?你刚才干什么了?掏蚂蚁洞了?哈哈,见我来了吓得坐在蚂蚁洞上了?哈哈。”崔崇墨大笑了起来。
“你还笑,你还笑。”静远用力跺着水,溅了崔崇墨一身。
“不许告诉别人,不然我再不理你了。”静远威胁道。
“你知道怕就好,干嘛要掏蚂蚁洞?”崔崇墨把静远拉到岸边,使劲替她拧干袖子。
“我只是想看看蚂蚁王。”
“你这样做,整个蚂蚁窝都没了。瞧,遭到报应了吧。一点也不像。。。”崔崇墨将“出家人”三个字吞了下去,其实他最不希望她是出家人。
“冷不冷?”崔崇墨又问道。把自己土黄的短衫脱下来,要给静远披上。
“我才不要穿它呢。穿上就成小墨了。”小墨指的是大黄狗。
“好啦,不穿就算啦,咱们快点下山,你回去换衣服。”
两人正要下山,山下传来明珠的喊声,“小师叔,小师叔。”
“哎,明珠,怎么啦?”
“小师叔,快点下来,掌门让你去客堂,有位女施主要见你呢。”
“好啦。我马上就过去。”静远大声回答道。
没有办法,香客是衣食父母啊。圣泉庵不像闻音寺有那么多有钱的俗家弟子,也不像月照寺和西山寺有那么多田产。圣泉庵在东岭有几块薄地,种了些菜蔬,以供自给。粮食和灯油,每月月初派了弟子下山采置。
以前宁泊师太任掌门时,圣泉庵在江湖上盛极一时,香火鼎盛,当时圣泉庵中还有俗家女弟子。静越心底宽厚,但资质有限,任了掌门之后,圣泉庵香火清淡了,再也没有招收俗家女弟子,不仅如此,佛门弟子也比以前少了许多。因此,佛门弟子节俭清苦,圣泉庵的佛门弟子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