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第 38 章(1 / 1)
好水川宋军打败,朝廷颜面尽失。我和耶律齐在渭州本来等的是沈摄他们,不料,却得到朝廷的消息:夏竦被撤了差使,韩琦也贬知秦州。此刻,坐镇西北的,只剩了范仲淹一人。
“这样也好。范大人主张以守为攻,这下,虽然不光彩,西北也算能定下来了。”好水川这一战,让我也看清楚了。宋军虽然人多势众,可惜无良将精兵,夏国的套路很明白,用的不过是□□理论里最粗浅的部分,勉强算是游击。说白了,宋人真的很不会打仗,特别是进攻仗。
“延州有没有新的消息?”耶律齐突然出声问道。
我茫然地摇了摇头,桃绛却接过话茬:“自从上次攻打,被范大人用神炮震了回去,便一直未有动静。不攻也不撤。倒是古宽州时有夏军骚扰,却也并不成气候。”
耶律齐想了想,猛然一拍大腿道:“这就对了!”
“什么?”
“李元昊要的就是范大人的按兵不动。”
“啊?”
耶律齐冷笑一声:“看来,他对此役酝酿了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可惜碰到了我。”
我不解地看着耶律齐。难道我们都上当了?
“李元昊倒真是个对手。”耶律齐展了展筋骨,然后说,“当初他与回鹘一役,颇善智谋,所以此次我一直在想,他如此布局,是何用意。”
他见我依旧不解,拉过一张地图,边指边说:“你看。入冬前,李元昊为何执意攻下延州?我查看过了,延安城地扼陕北高原南北交通要冲,三山鼎峙,二水环抱。更加东带黄河,西控灵夏,屏蔽关中,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之地。如此战略要地,说句不客气的,大宋防御寨栅疏远,士兵至少,无宿将精卒,熟谙山川形势。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延州不仅没有攻下来,反而守备更严。是以李元昊又找到了泾州作为突破口。”
我点了点头,他继续:
“大宋拥兵甚众,李元昊即便倾其全国之人力,也未必能敌。因此,他必须想个办法。”耶律齐卖了会儿关子,“他不能拉长战线,不能打持久战,所以,以没藏大军做幌子,稳住范大人,以坚其不出兵之决心。你想,那种大人固然能干,可是小小的古宽州,夏军岂有久攻不下的?”
“这……这表明夏军志不在此。”
“不错。而另一方面,他又故意示弱,引夏竦、韩琦轻敌,以其机动兵力,攻其不虞,是以好水川之役,李元昊势在必得。其实……这一计也亏得李元昊对大宋官场已烂熟于胸。”耶律齐若有所思,“你想,范大人虽坚主守策,却不过是个副使,夏、韩二人请了皇命,都无法与范大人约期出师,李元昊岂有不胜之理?”
一席话下来,我这才看到了这一战的深浅。天啊,看来,这真不是我这样的小脑袋想得透的。我不觉有些惊恐地看着耶律齐。只是,为何竹子他们并未透露一丝半点?我的心又一次百转千回。
“那……下一步我们该如何?”我有些六神无主。
“好办。李元昊素来狂傲,一技轻易得逞,必然故技重演。你看地图,泾州至渭州之间,沿泾河大川,其间虽有城砦,却多居于平川。加之川平原阔,可供夏军进兵的交通孔道重多,却无险可守,难以捍防,是易攻难守之地,为大宋西北边防最薄弱之环节。故而此后,李元昊必走泾原,由此攻打渭州。”
我点了点头。
“相比泾州,渭州无天险倚仗,守备更为薄弱。只是他必然不会料到,我们等的就是他的轻敌,仗的就是你说的神炮。哼,这一仗,必教他有来无回。”说着,耶律齐危险地眯了眯凤眼。
就说这种打打杀杀的事,耶律齐是天才。看来起码用他,是用对了。
“我……有一件事,一直想问你。”见他眼露凶光,一个一直萦绕在心间的问题终于憋不住了。
“什么?”
“夏国和我们大宋若打得两败俱伤,不是正和你们大辽的意吗?”我终于问出了口,见他急于回答,我又连忙说,“你可别说是为了我。”
耶律齐一惊,顿了好久,然后深吸一口气,道:“确实不完全为了你。”
我就知道!我一掀眼皮。
“公主……我是说皇上的姐姐嫁给李元昊之后,不仅倍受冷落,还常遭讥讽。皇上心有不满,可又不便此刻出兵,如此一来,公主的景遇更忧。”
“我懂。”
“皇上的意思是,派我暗中助大宋一臂之力,痛击李元昊。如此一来,李元昊便不得不与我大辽交好,公主在夏国也会好过些。”
唉!这样的答案听来虽然不爽,但也算是情理之中吧!我心中叹息。
“就是你曾提起过的……兴平公主?”
“恩。皇上同母的亲姐姐。”
这就难怪了。
耶律齐做事,素来讲求一石多鸟。日子久了,我也能接受了。不过咋听到他的盘算,我还是有些不平。正想着,桃绛突然闯了进来:
“蓝峻刚才禀报,青岳到渭州了。”
“哎呀!那……”我一阵雀跃。沈摄回来了。可是随即回想起当日的情形,又一下子有些无措起来。再次面对,会是什么样呢?
“神炮呢?”耶律齐的问话打断了我的遐思。
“带来了。”桃绛坚定地回答,“此刻,只怕进了知州府衙。”
“好,我们即刻去见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