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七色月姬 > 56 后记1.春日绚妍

56 后记1.春日绚妍(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嫁不出去的女人 野蛮庄主蜜姑娘 浪漫魔女 丘比特之吻 神袛-雨虐 都是爱你惹的祸 别说我神经 真!爱恨情仇 战国篇 云龙擒姝 藏恋

弹指红颜老,刹那芳华!世间女子皆爱作佳人,然而,红颜多磨难,远不如无盐女活得快乐。爱情如姹紫嫣红的春天,恋爱中的女孩如春天里绚丽盛开的花朵。《七色月姬》一章一种颜色,每种颜色一种象征,我曾经想用太阳的可见光谱来命名各章标题,但终究无法完全与情节吻合,如果能够,会使文章更工整,意义也更明确。汗!

先从女配角们谈起吧。

整个故事出场人物很少,因此力求每个人物都能代表某一类典型人物。琴心是典型的姨太太、小妾之类的角色,争风吃醋,使尽伎俩,为的不过是坐上正主的宝座,在各种古小说中比比皆是。这种女人也是美丽的,虽然是小人,却是真小人,真性情,毫不掩饰自己的企图,活得真生动,我喜欢。然而,她不懂得真生活。琴心虽名为‘琴心’,其实是一种讽刺,她固然弹得一手好琴,赚得了帝王的关注,但琴之心、乐之意她体会不了,她只懂得嗤笑月姬的芭蕉琴。六太的一句‘琴价有高低,音乐如何分贵贱’就能将她全盘否定了。这类女性也是可怜的,她们的幸福没有任何保障,费尽心机,但只要坐不上正室的位子,幸福随时会嘎然而止。

白雪芳菲,覆盖大地,雪之一物在我看来原是极傲的。男人征服世界,女人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雪芳要比琴心大气得多,出身名门,受过良好教育,然后嫁得好,会应对上下,内外协助丈夫,自然稳稳坐住玉堂春,这类人是封建社会中标准女性的典范。但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人,她们以男性强制为女性制订的道德行为标准要求自己,严格遵循三纲五常,并且认为理所当然,对月姬自然的真情流露嗤之以鼻,处处揣摩丈夫的意思,还会替丈夫安排别的女人。然而,爱情独特的美就在自私的唯一性,一个不会妒或者将自己的妒忌心压抑起来,失去真性情的女人,试问还有什么可爱之处?一旦丈夫的宠爱不在,她人前的地位立即动摇,即使仍坐着正室的位子,她的人生里没有春天。尚隆是真性情,他不喜欢‘盆景’,不喜欢被扭曲变形了的情感表现。所以,即使雪芳是真爱尚隆,她的幸福如同海边的沙堡,仍然没有保障。这类女性相当可悲。

至于其它的小角色,如离利岛上谋生的姑娘们,她们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爱情的重要性已降到极次要地位了。

如果说到全文中最勇敢的人,不是尚隆,不是六太,也不是勇武的成笙,而是月姬。她的形象似祝英台、似卓文君、是崔莺莺,她们能勇于追求爱情,向世俗的眼光挑战。这类女性虽然着眼爱情一点,但执着专注,也有可歌可泣的一面。让我们从头说起吧。

第一章中月姬没有正面出现,四小节分别提了乌号城的月女、乱国的月魔、尚隆回忆中的月神、离利岛的月芽,四种完全不同的形象这时完全没有联系,只是单纯的提出问题,女主角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现在我还无法决定是否该在第一章中建立明显的联系,各位以为呢?)不幸的是,这四种角色她全是。

第二章中,月姬尤抱琵琶半遮面的出场。所有出场的人物,从烟花柳巷的姑娘到看客全都要为这个人物的形象服务。一个价值连城的美人,但她的价值不在高昂的赎身银子,在尚隆的眼中,是‘地狱中飞越天堂的神圣’,是‘一块干净的水晶’,是月女神,‘你哪怕将她紧紧拥抱了,甚至侵入她的身体,依旧攻不破她的灵魂’。于是尚隆问:“究竟是磐石,还是蒲草?”这时的月姬,根本没有入世,缺少情感的波澜,缺乏对世界的好奇心,但她的勇气已存在了。她从一开始就清楚两人的对立,她是明知尚隆该是仇人还是上前,为什么呢?因为爱情?因为契约?只一句话点出她的简单逻辑——‘约定的对象是谁与我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它是一项约定,所以我遵守着。’并非因妖魔被契约束缚,而是她质本高洁。(这一点我是不是阐述不够呢?)她主动攻入尚隆的心,不计颜面大胆的问:“让我读你宽厚的掌,你错综的命运线上,是否有我立足的地方。”

第三章,月姬终于开始凡人之恋,‘我其实和所有爱他的女人一样浅薄,想要他一直牵着我的手,想他身边任何时候都有我站立的地方。’对于新生活,她完全不适应,尚隆说你该去与女人们争斗,但她不会争斗,也不屑争斗,这是她的清高,女神的架子,(我不喜欢),她的走进人间不是一步到位。尤其是,她没有尚隆深刻的思想,尚隆治世的方式在她看来如同一场背椅子的闹剧,于是她觉得尚隆冷漠,也无法调适风汉与延王的差异。这时的她仍旧带有一点被动和逆来顺受。

第四章,月姬终于了解尚隆爱护的心意了,这个长大后的尚隆绝对值得争取,于是她出击,向后宫的女人、向群臣、向六太,直到章节末,向蒙在尚隆脸上的假面。她也同时放下了女神的清高,‘在爱情面前还讲什么尊严、自由呀?’但这一次,换尚隆不能体会她的心意了,王威不可冒犯。‘原来金色与橙色是这么相近的颜色’,六太知她,两人都看破世间浮华,渴求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但她毕竟不爱六太,因为世间不仅仅有真善美,还有假恶丑。只有真善美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不真实的,尚隆比谁都明白。

第五章。前四章整体节奏悠缓,(是不是过于悠缓了呢?让第五章的波澜陡起过于突兀?)人物的情感语言也慢悠悠的。第五章前半部分,两人的感情推到颠峰,尚隆终于将自己完全交付了,月姬却退缩了。这种退缩不能叫做退缩,应该可以看作‘前进’,面对尚隆一声声热烈的‘我爱你!’‘我是否真的在爱着他?还是在——爱着‘爱情’?’,月姬开始真正思考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幸福?自己是否能给爱人带来幸福?但这些思考已无法在顺境中继续,她在彷徨中走向了分离。

第六章.低谷。两人分离了,月姬没有给自己辩解灾难偶然,她是有点被突然由颠峰摔进低谷击垮了,一夜之间情人举剑。但她还是相当满足,尚隆依旧爱她。就在她这么以为时,尚隆迎面给她一耳光,后悔了,爱错了,忘记了。从此,月姬的情感由悠缓开始转为激越尖锐,内心中烈火的一面开始燃烧,她还想重新开始,重新争取,被六太阻止了。一无所有后的她绝望,女为悦己者容,她毁了容,毫不犹豫拒绝了六太的感情,坐在小屋中一天天的等下去,是她的拗,是她的执着,不是她想不想放弃,而是心已交出去了,难以收回。

第七章.尚隆的突然出现又离去,他一直以来摇摆的感情莫测难懂,终于导致月姬疯狂了,点了一把火,要把自己和世界烧尽。两人都以最激烈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感情。这时,在尚隆眼中,‘仍然是江山重、民命重’,但他还是选择了月姬。两人明朗的道出彼此的心意,开始真正领悟‘幸福’的涵义——‘是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似那黄昏的美,斑斓的霞彩,不可描画’,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信仰’。月姬也曾为自己导引出的各种伤害自责,认为自己有罪,在面对尚隆的坚定后终于突破了束缚,‘我以真心写我们的故事,纵然千夫所指,我不认罪!’

第八章.曲谐,共奏《刹那芳华》,爱的永恒不在多少年朝夕。这一章用来点睛。从第六章开始,月姬的语言已开始由前几章的柔软转为坚硬,丢掉了以前常用的‘啊’、‘呀’……这些出现频繁的叹词,如一柄出鞘的利剑了,她的抗争也不再仅仅是争取爱情。她的情感曾经柔软纤细,情动处必然流泪,但她真正痛苦时是不流泪的,她嘲笑着世界加注在她身上的痛苦。但毕竟已到了故事的结尾,所有人都在说‘你有罪’。帷湍说,你乱了我的心,所以有罪;成笙说她祸乱了国家,所以有罪;白泽对世界瞧得明白些,说你无错,但天判了你有罪;最后,颇有同情心的朱衡也说,罪不在你,‘但夫人还是有罪,夫人的原罪是——‘爱’’。古今中外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胸口上都刻着‘爱’这个‘红字’,爱是她们的原罪。

月姬究竟做了哪些恶事呢?她偶然引发了洪水,这种‘偶然’在我们回顾历史时完全可以发现必然。褒姒从来不笑,这样的女子该有一段什么样心死的经历啊!周幽王为褒姒烽火戏诸侯,她笑了,我一点也不觉得烽火戏诸侯滑稽,多半褒姒是因为看到周幽王用心良苦所以合作的笑了一下。犬戎入侵,从此西周亡,春秋战国,撰史的笔轻蔑的给予褒姒沦落蛮夷妇的悲惨结局,反倒对为了让自己的女儿作王后,为了外孙作大王,本该全盘否定的为一己私利大开国门勾结犬戎的大卖国贼申侯给了一定程度的褒扬。杨玉环被册封贵妃时已年逾二十九岁,还给唐玄宗的儿子寿王生过两个儿子,唐玄宗也已是六十的老头子了,即使白居易再怎么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年龄的差距、乱伦,杨玉环也已不是会对白马王子的虚假光环吸引的年纪,我实在难以想象两人间真能发生爱情。杨玉环其实也没作什么,李隆基宠幸贵妃之前早已说‘国事有宰相’,准备享乐晚年生活了,错就错在杨玉环没有政治企图,否则也可以过一把慈禧的瘾,把大权抓在手里,至少活着时没人敢对你说‘不’,简单的结果当然是‘马嵬坡下泥土中’被一群武将们逼死了。历史当真荒唐!

帷湍是‘圣君子’,洁身自好,这种人作得了忠臣良相,真讨厌啊!‘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他要是心无杂念,灰尘往哪里落?爱月姬不成,于是想毁之,还埋怨‘是你毁了我一世名节!’,当真虚伪到家了。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名句的是才子元稹。与王实甫的才子佳人大团圆的喜剧不同,真实的《莺莺传》是一出元稹始乱终弃的悲剧,更让人不齿的是,元稹还在文章里为自己开脱,他说莺莺是尤物,不祸害自己,定祸害别人。莺莺另嫁他人,她看着自己的爱情成了废墟,掩埋了这些,淡出了。于是元稹又很无耻地追忆着,‘曾经沧海难为水’,因为这个女子没有纠缠他,很安静地走开了。月姬错,错在没有勾引帷湍,但她既已挚情尚隆,又怎会一心二用?她没有恨帷湍,反而去理解帷湍,淡淡的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朱衡不错,多少说了句同情话。‘你和帷湍、成笙、白泽并没有不同’,他也是杀死月姬的凶手之一,正因为他对月姬抱有同情,他这一刀更加致命。白居易远游徐州,张愔设宴款待,席间还让宠妾关盼盼歌舞助兴,白居易大为赞赏关盼盼才艺,写下了“醉娇胜不得,风嫋牡丹花”一诗。两年后张愔病逝,姬妾们作猢狲散,只有关盼盼难忘恩情,矢志守节。白居易听闻,认为她既已坚持这么久,何不索性以死殉夫,留下贞节烈妇的名声,成就千古美谈。于是提笔作诗,托人转交关盼盼——‘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关盼盼看到这首诗,立刻大哭一场。她之所以不死,是唯恐别人误会张愔自私,让爱妾殉身,反辱没了张愔名声,所以苛延残喘,偷生了这些年,而白居易竟以诗作讽,逼她殉夫,怎不悲愤?性情贞烈的关盼盼在十天后绝食身亡。惨淡哀戚地活十年,不是更难于一死了之吗?但是,向来都很悲天惘人的白居易,曾写下《琵琶行》的白居易,用粗暴的男权主义给她指出一条绝路,译成口语就是,你怎么不去死?殉葬这种事有多么不人道,已不用再三论证,而殉情,完全要看个人意愿了。关盼盼临死前留下,“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你白居易稚若幼童,怎识得我冰清玉洁。她以自己高贵的死,回敬了大诗人白居易。

月姬性情中也有关盼盼的刚烈,所有人都在说‘你去死吧’,很好,我就去死,你们如意了吗?你们用不着自以为胜利,我不是为了你们、也不是因为你们而死,我为爱我的人,我就是死了,我们的爱情和幸福也不会因阴阳相隔阻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去者和留者都一样磊落,肝胆相照,象昆仑山一样高大。“The payment for sin is death”,世人皆有罪,惟耶稣洁白,但他在十字架上死去了,以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赎罪。尚隆的手上有血,成笙、帷湍的手上也有血,即使六太的手上也沾过月姬族人的血,但死去的是月姬。可以说,到了篇尾,这时的月姬才是我心目中的女神形象,她不是水,不是火,是一柄向天举起的剑!她的决绝终于赢得了尚隆的钦佩,她的分量终于超过的国家,超越了她所处的时代,于是尚隆留下了‘大雁帝国的前面——我的月女神!’

如果和《凤翔万里》中的瑶光相比较,可以说,瑶光是一道风雨彩虹、铿锵玫瑰,而月姬,其实我想写出的不是月光的柔美皎洁,是一朵生长在绝顶上敖霜的小小白菊花。

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以爱与美之女神形象出现的,除了嫦娥,当数洛神。文章结尾写宓月的目的,是为了留下一点期望,期望未来世界的改变。二十四史无一不是帝王将相传,人类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于民间传奇。所以,传奇和史书,哪一个更真实呢?

小野不由美在《十二国记》中显然是主张男女平等,为此造出了里木,让女性从漫长的妊娠期中解放出来,半数的女官、女兵,还有女王,以及与男性同等获得土地的井田制。但他同时也写妓院里的女人,男性王拥有妻妾后宫。这就是不应该的大BUG了。人类社会经历过母系时期,当时的女人一样要生孩子,女性却是社会的主导。太平天国一样的男女分田地,女官女兵,甚至女状元,欧洲一样有女王,仍然改不了男尊女卑。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值得研究得多,人的社会地位由他产生的社会价值决定,女性天生体力不如男性,机械时代前女性的生产力当然比不上男性,进而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时代,进而衍生出以女性为主的性产业这一最古老的第三产业,一夫多妻制,也衍生出对女性贞操极其苛刻的束缚,即使已进入距现在较近的清代,女性受辱后自尽也得不到贞洁牌坊,她必须在受辱前自尽才符合要求。(也不想想,那种时候,女人若还有选择先死后死的力量,能被侮辱吗?)说穿了不过是私有制,私有财产神圣,男性要求自己的继承人必须血统纯正罢了。所以,感谢时代的进步,感谢为女性解放洒热血的先驱们,感谢我们生活在当今时代。

最后,有关女性主题要说的是,爱情固然五光十色,但千万不要被迷惑,忘了背后隐藏的朴素。文章中很多的颜色、各种的花朵,纷繁的象征,太多意象的东西,以及全文采用书面语的方式,增加了文章的晦涩,降低了通俗性,不能说不是一大缺陷。之所以仍坚持以这种方式写出来,一是因为以全白话展现心理意境我的能力还远远不及,二是因为想传递一个意思——这世界色彩纷繁,但闪光的不一定是宝石,真正的宝石是埋藏在深山中的原石,不会发光,你必须有不怕险阻去寻找的恒心,辨识真伪的真心,精雕细啄的细心,才能够找到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璀璨。其实,无论月姬、雪芳,还是尚隆、六太,甚至朱衡、帷湍、成笙,他们每一个人的情感模式和背景故事虽不相同,可泣的、可敬的、可爱的、可怜的、甚至可恨的,但背后的主题只有一个——执着。朋友,你人生的宝石,你找到了吗?

目 录
新书推荐: 甩了渣夫嫁豪门,禁欲老公天天哄我生崽 娇娇女不装了,今夜扑进大佬怀里 与爹随军小锦鲤,摸鱼搞事第一名 继母是豪门,我成四个姐姐团宠! 夫人变成了家族继承人 喀什的云朵 萌宝随母改嫁,首富全家抢着洗奶瓶 三人婚姻我退出,二嫁闺蜜大哥甜疯了 美利坚:疾速追杀1924 荒野求生:开局打猎黑熊,爆红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