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贫(1 / 1)
欧阳景看着坐在她右手边,狼吞虎咽的孩子,不由得担心起来。“你慢点吃,别噎着了。”
嘴里塞满食物的孩子咕哝着应了一声,继续狼吞虎咽。
欧阳景摇了摇头,只能由着他去了。
小瓜吃掉了手中的鸡腿,末了还意犹未尽的舔了舔手指。
欧阳景夹了些鸡肉到他碗里,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乖巧的答道:“我叫小瓜。”说完端起饭碗,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欧阳景扑哧一笑,小声的自言自语:“小瓜?这叫什么名字呀。”
接着又问:“小瓜,你今年多大了?”
小瓜吞掉大口的饭,答道:“八岁了。”
因为吞的太急,一不小心就被呛住了,猛烈的咳了起来。
欧阳景赶紧盛了碗汤让他喝下。
小瓜一口气喝掉碗里的汤,之后抓起一把花生就往嘴里塞。
忽然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便小声的问道:“大哥哥,待会我可以把吃剩的东西带回家吗?我太婆还没有吃东西呢。”
欧阳景摸了摸他圆圆的小脑袋,说道:“小瓜不用担心,待会另一个大哥哥会带你太婆来这里的,到时候我们再叫一桌菜好吗?”
“唔……”小瓜扁着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这样太浪费了,太婆会生气的。”
他们家里穷,太婆身体又不好,所以他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要节俭了。
她出身名门,从小就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有什么,哪里懂得节俭?
见这孩子这么懂事,她有些不好意思了。脸上忽然有种烧得很热的感觉,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那就把吃剩的东西带回家,好吗?”
“好。”小小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小瓜开心不已,笑得咧开了嘴,露出少了两颗门牙的牙齿。
欧阳景替他擦掉粘在脸上的饭粒。“好孩子,快吃吧。”
“嗯。”小瓜放心的继续大吃起来。
欧阳景单手支着下巴,看着小瓜一脸的满足和欢喜,在心里感慨,原来有些人是这么容易就可以满足。
文天扶着探视完孙子的老妪出了大牢,准备带她去小饭馆,顺便让她休息休息,吃些东西。
老妪可能是方才哭得太厉害,所以现在好像有些虚脱,或是太饿了,所以没有气力,走起路来有些摇摇晃晃的。
文天小心翼翼的扶着她,两人走得有些慢。
从悲痛的情绪中慢慢缓过神来的老妪紧紧握住文天有力的大手,连连道谢:“小伙子,真是谢谢你了,不然我可能再也见不到阿汤了。”
文天若有似无的叹了口气,说道:“老人家,您要是知道我是谁,您就不会感谢我了。”
“怎么会呢?像你这么好心肠的人,我会感激你一辈子的。”
文天自嘲的笑出声来,说道:“老人家,实不相瞒,您的孙子是我亲手抓住,亲自送往官府查办的。”
握住他的手的那只粗糙干燥犹如老树皮般的手明显的抖了一下,然后就松开了。
老妪站在街上,身子忍不住的轻晃着,过了良久,流着两行泪说道:“夜路走多了,总会碰到鬼的。阿汤做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我知道他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你只是为民除害,你做的是对的。我……不能怪你,不能怪你。”
听到她的回答后,文天微微有些惊讶。
他想不到一个出身卑微的老妇人竟会有如此宽宏的气度,不由得心生敬意。
他伸出手,扶着老妪继续往小饭馆的方向走。
老妪边走边便述说着家里的遭遇。“阿汤从小就没了爹娘,是我这个做奶奶的一手把他拉扯大的。我一个妇人,干不了什么活,就背着阿汤去给有钱人家当帮佣,洗衣干活什么的。慢慢的,阿汤长大了,家里的生活也开始好了起来。可谁知这几年,我这把不中用的老骨头不停的生病,阿汤为了给我治病,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到最后,实在没有东西可卖了,他就开始去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这些年我们家受了不少邻里的白眼和谩骂,我不知道跟阿汤说过多少次了,我半个身子都进棺材的人了,病就病吧,还治什么?反正也没几年活头了。我实在是不想拖累了一家人啊!”老妪用衣袖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接着哭诉:“谁知阿汤根本就不肯听我的话,还变本加厉,整天混在外面,还染上了赌瘾,最后我孙媳妇实在是过不下去,就跟本人跑了。可怜我那才八岁的重孙啊……”
文天安慰到:“老人家,阿汤这次进了大牢,希望他能够好好反省反省,出来之后可以重新做人,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老妪听后,点了点头。“是啊,这次就当是一个教训吧。”
二人来到小饭馆时,欧阳景正给吃饱喝足的小瓜讲笑话,逗得小瓜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她看到二人进来,立刻招手道:“我们在这里,你们快过来。”
文天扶着老妪走过去,并扶她坐好后,便在欧阳景身边坐下,问道:“孩子吃饱了吗?”
小瓜点头答道:“吃饱了。”
老妪摸着小瓜的圆圆的小脑瓜,不好意思的说道:“真是不好意思,还让你们破费。”
文天笑道:“区区一顿饭,老人家您不必如此客气。老人家您应该也没吃午饭吧?”
老妪连忙摆了摆手,说道:“我不饿,不饿。你们吃吧。”
欧阳景笑眯眯的说:“我们已经吃过了。您要是不吃,这些菜我们只好让小二倒掉了!”说完了便朝小瓜眨了眨眼,明亮的双眼中尽是狡黠的神色。
小瓜立刻会意,拉住老妪的手边晃边说:“太婆,你就吃吧,倒了多可惜啊,那么多的肉,我们过年时都吃不上呢!”
“这……”老妪看着满满一桌子的好菜,也觉得倒了十分可惜,便点头答应了。
在一旁的文天可不答应。“这些菜都已经凉了,不如再叫一桌吧。”
老妪连忙摇头。“不用,不用。你们就不要再破费了!”
文天还是不答应。“这怎么行,万一吃坏了肚子怎么办?”
老妪说道:“我们这些粗人,平时都是凉水送馒头,不怕吃凉的。”
文天张开嘴,还想再说些什么。
坐在身旁的欧阳景在桌下伸出脚,轻轻的踢了他几下,示意他不要再说了,并招手叫来了店小二,说道:“小二,再添一碗米饭和一双筷子,再把桌上的菜热一热。”说完拿出些铜钱打赏他。
店小二握着手里的赏钱,笑眯眯的点头答道:“好咧,马上帮您把菜热一热,您稍等。”
文天见此状况,只好不再坚持,不过还是有些不大乐意:哪有请人家吃剩菜的道理。
他看着放在桌上的空篮子,再看了看坐在对面的孩子,笑道:“大哥哥给你买糖吃好不好?”
“好!”一听到有糖吃,哪个孩子的反应都是点头说好。
老妪一把拉住“不懂事”的重孙,训斥道:“不许再拿人家东西!”他们已经够麻烦人家的了,哪能得寸进尺啊。
小瓜立即懂事的摇了摇头。
文天并不领受祖孙两的回绝,转头对欧阳景说道:“你在这里陪他们,我去去就来。”
“好。”她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要吃桂花糖。”
文天站了起来,问道:“桂花糖是吧,还要有什么?”
欧阳景思索了一会,神态颇为认真。“还有芝麻糖,花生糖,姜糖,都买一点。”
文天一一记下,并且是牢牢地记在心上。“要不再买些小糕点吧?”这丫头还真爱吃糖,也不怕牙坏掉。
“好。”欧阳景高兴的拍着手。“快去快回。”
文天走出了小饭馆,但所走的方向却和不远处那条摆满了各种小吃的街道相反。
文天来到刚才曾路过的钱庄,掏出刚才领到的赏金,把剩下那些全都换成了现银,并吩咐伙计用纸把银子包起来,绑好,使那包银子看上去像是一包糕点,然后拎着那两包银子快速往回走,来到那条摆满各色小吃的街道。
他来到卖糖饴和小糕点的小摊前,叫老板拿了些欧阳景指名要买的桂花糖、芝麻糖、花生糖、姜糖和其他糖果,又买了一些各色小糕点。
之后拎着大包小包的糖果糕点回到小饭馆。
“你回来了。”欧阳景笑着对他说,两眼却是直盯着他拿在手里的大包小包。
文天看着她两眼放光的盯着自己手里的东西,撇了撇嘴,坐下后立刻打开了一包桂花糖,推到她面前。“桂花糖。”
欧阳景乐滋滋的看着那包闻起来就又香又甜的桂花糖,放了一颗进嘴里,果然又香又甜,她又把糖推到小瓜面前,说道:“小瓜,这桂花糖又香又甜,你吃一颗看看。”
小瓜拿起一颗,却是递到老妪面前,说道:“太婆,你先吃。”
老妪笑呵呵的说:“太婆正在吃饭,你吃吧。”
小瓜把糖放进嘴里,脸上的表情就和糖一样的甜。
他已经很久没有吃到糖了,平时看到其他的孩子吃糖的时候,他只有在一旁咽口水的份。运气好的时候邻居的一些小伙伴会分一些给他。但他的小伙伴并不多,因为他爹是小偷,邻居家的大人都不让他们的小孩和他玩,说他会带坏他们的孩子的。
他想不到今天会碰到那么好心肠的人,带他和太婆来饭馆吃了那么多好吃的,还给他买糖吃。
文天把包好的银子和几包糖果点心一起放进桌上的小竹篮里。“这些糖果点心就带回去,留着让孩子慢慢吃吧。”
老妪忙放下碗筷,制止他再往小竹篮里放东西。“我们祖孙两白吃白喝已经够不好意思的了,哪能再往家里带啊。”
文天自嘲的笑道:“我把孩子的爹送进了大牢,这就当做我给孩子道歉的心意吧。”
欧阳景也劝道:“老人家,您就收下吧。”
“这……”老妪犹豫着,也不知该如何拒绝。
文天趁着老妪分神之际,拉过她护在手里的小竹篮,继续往里塞东西。
拗不过两人的老妪只能由着他了。
待老妪吃饱后,欧阳景不顾文天难看得紧的脸色,按照之前她和小瓜的约定,让店小二把桌上的剩菜都打包了交给小瓜,然后两人拎着大包小包的,把祖孙二人送出了小饭馆。
两人站在街边看着祖孙两渐渐走远的身影,欧阳景凑到文天耳边悄悄的说:“我刚才偷偷的在那些大包小包里放了些银子。”
文天答道:“我把刚才领到的赏金也混在那些大包小包里了。”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一股他们都没有觉察到的默契开始在两人之间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