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二十一章 一线生机(1 / 1)
十五之夜,衙门仵作房里抬进两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
与其说是两具,倒不如说若干肢体来得更确切。周括花了一个时辰,才将尸体拼凑整齐。
经检,断定为一男一女。
画花楼在“莲灯”事件之后,停业大修了半月有余。与此同时,柳家三公子也着重金,依原样重建了西风书院。
一场风波过后,西方镇依旧似往常一般平静。
王捕头偶尔会不死心的问唐英,勒索信中究竟有何奥秘?
每每此时,唐英总是笑而不语。随后也就不了了之。
三千金……三千金……
如今在西风镇上,除了柳夫人,便只有他唐英知道这个秘密了……
至于三小姐……
自十五之后,便日夜待在书院里。家也不回,衙门也不去,就连同住书院的修缮工人们,至今也不曾见过她一面。
府上的人都说,三公子定是蒙受了丧父之痛,一蹶不振呢!
这话后来传入柳夫人的耳里,亲自将那几个下人狠打了一顿。一边打,一边骂——老爷还没死呢,谁要再敢说个死字,统统给我拔掉舌头!
柳夫人自是差了不少人去“请”三小姐回府,就连周括也求了。但个个都无功而返。
三小姐就这么躲着窝着,一直到了惊蛰,才像个游魂似的晃了出来。悄无声息地绕着书院走了一圈,把几个站在梯子上的工人吓得,差点没摔个半死。
这一日,唐英恰巧也在。肩上背着关魈的雁翅刀,飘飘然出现在书院的斋堂里。
柳三三乍一眼看见唐英的背影时,脸上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惊喜之色,但很快又被失望所取代。
唐英也瞧见了三小姐——灰头土脸,神色憔悴。尽管如此,那对又圆又黑的眼珠子里,依旧充满着灵动。
他笑着走上前,夸赞了一番新修的斋堂。随后,取下身后的雁翅刀,递给了柳三三。
“ 关少与程姑娘的尸身已经确认,衙门无权再扣留这把雁翅刀。唐某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把它交给三公子你最为合适。”
柳三三的目光落在那刀上,顿时浮出一缕淡淡的神伤。
唐英只当没看见,又道:“再者,今日前来,也是为了向三公子告别的。后日,唐某便要带着此案的相关物证与宗卷,一起去皇城的无字门做进一步调审。怕是个把月才能够回来。”
柳三三在心里暗暗冷笑——这可真是无字门的惯用伎俩!二十年前那四桩悬案到了皇城那里便像人间蒸发了般,查无音讯。这一次,怎能那么容易就放走唐英?
于是,玉扇一摇,眼珠子一转,冲着唐英笑道:“巧得很,我也正准备去皇城呢。”
唐英显得又惊又喜:“哦?三公子也要去?”
“唐兄难道忘记了下月初一在皇城举办的选秀擂台吗?”
唐英一听,幡然醒悟:“对呀!三公子今年可是要代表书院去参赛的。唐某真是糊涂。如此一来,也就不用担心路上无人做伴了。妙哉!妙哉!”
柳三三撇撇嘴:“走之前,还有一件事……”
她从袖中掏出一只巴掌大小的铁盒,在唐英面前晃了晃,“唐兄可认得这个?”
黝黑朴实的盒身上,除了扣着一把金锁外,再无其他装饰。
但盒底刻的一个蝇头小字,却足以使唐英惊得叫出声来——
“阎!?”
柳三三两眼冒光,追问道:“唐兄知道此物的出处?”
唐英拿起铁盒,仔细地翻查了一遍:“看这落款,应是出自‘巧手阎王’之手。”
“‘巧手阎王’?”柳三三若有所思地拍了拍扇子,“——怎样才能找到这个‘巧手阎王’呢?”
唐英笑着摇了摇头:“此人行云野鹤,居无定所。要找他不太容易。”他蹙眉看着柳三三,问道,“三公子又是从何处得来这东西的?”
柳三三的嘴角微微扬了一扬:“唐兄请随我来。”
说罢,领着唐英来到刚刚修葺完毕的亭榭处。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七月香。”柳三三指着亭前廊柱,“七月香所指何物?”
唐英笑笑:“池间莲花,七月飘香。”
柳三三点了点头,又带着他走到侧院——
“敦颐堂之名又是出自何处?”
“北宋词人周敦颐。”唐英依旧对答如流,“此人一生爱莲,世人皆知。”
“程院长也极其喜欢莲花。”柳三三想了想,道,“书院里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院,取名皆与莲花有关。所有的题词,对联更是如此。”
唐英立刻接道:“所以,勒索信中的‘红莲’,指的其实就是西风书院。于是,凶手便唆使范阳纵火,书院一旦被烧,这些线索也就随之灰飞烟灭,无从追寻。”他顿了顿,“——只是有一点,唐某想了多日也没有想通,凶手既然想用这勒索信引三公子你到书院里来,为何还要烧掉这里呢?”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封勒索信!”
柳三三的声音,冷冷地刺入唐英的耳里:“——从一开始,我们就错了。只因信与猪舌同时出现,便理所当然地以为那是一封劫匪留下的勒索信。但事实上,当时,我爹根本就没有被绑!”
“没被绑?!”唐英诧异地看着柳三三,托腮想了片刻,突然笑道,“原来如此……‘十五戌时,红莲座下;三千金来,折柳还家’——程帆写这信的目的,是要三公子在十五的戌时,去书院见柳老爷。可那猪舌又是——”
“——为了掩人耳目。”柳三三突然想到当日躲在房檐之上,轻功极好的神秘人,不禁皱起了眉,“我爹似是在躲避一些人——你还记不记得程帆被杀的现场?”
唐英点点头。
“程府院下的水牢并非是囚禁我爹的地方,而是他的藏身之所。但不幸还是被凶手发现,在我们悟出信中所含讯息之前,杀了程帆,劫走了我爹。”
“后来,凶手又大开杀戮——钟伯,程恋水,我,还有关魈,都是见过那信上词句的人。”
柳三三说到这里,心头隐约感到一阵疼痛。她握紧雁翅刀,又道:“只是,凶手这样做,反而更加暴露了他的目的。”
“——也就是柳老爷约你在书院相见的真正意图。”
唐英缓缓地瞄了眼柳三三手中的铁盒,心里已然明白了九成。
“这盒子……三公子可是在书院里找到的?”
柳三三并不急着回答,而是从怀里摸出一卷图纸,展了开来——
“这些日子里,我仔细研究了当初修建书院时所用的布局图。你看——这里……这里……和这里……”柳三三一边说,一边在图纸上来回比划,“——将书院里所有建筑的顶点连起来的话——就是一朵莲花的形状。”
唐英顿时豁然开朗——原来,这才是柳三三不惜斥重金重修书院,又日夜留守其中的真正原因。
他望着那双投入而又认真的圆眼睛,心里面隐隐升起一种怪异的感觉。
“听说这图纸是当年程院长亲自设计的。他如此酷爱莲花,将书院建成莲状,也就不稀奇了。”柳三三越说越兴奋,她指了指图纸的最下方,道,“你看这里!就是信上暗指的‘红莲座下’了!”
“花圃?”唐英瞄了眼图纸,笑道,“想必三公子一定也找出了这‘红莲座下’的秘密了吧?”
柳三三这才抬起头,嘴角扬起一丝诡异的笑容:“秘密——就是埋在花圃里的这只铁盒!”
“程院长果然是心思缜密之人。也只有三公子这颗七巧玲珑心可以应对。”唐英由衷地感叹道,忽而又蹙紧了双眉,“……可惜,若没有钥匙,要想打开‘巧手阎王’所制之物,比登天还难。”
说完,沉默地看了看柳三三。
只见三小姐悠悠然摇着扇子,撅起嘴角,眼里冷光四射——
“我倒要试试,登天能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