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一瞥(1 / 1)
这齐主即位十五载,我以为该有四旬,谁知却还是年轻比那元昂,长不了几岁。
我又以为,这齐主是北方人,必是魁梧彪悍,谁知却是挺拔俊朗。
我还揣测,齐主驭臣使将,震慑四方,必是个煞面危颜之人,谁知却是朗眉星目,丰神俊雅。
不过,那人目中,玄机蕴含,神情举止,威仪逼出,到底还是警醒了我,这人绝非翩翩佳公子,而是个老谋深算、谈笑杀生的一国之君。
我这边正在诧异思量,他那么却也是浑然呆望。是了,上回见我,还是一副惨败颓废之相,今日我却是盛服隆妆,气色雍华,两次实有云泥之别。我立刻垂下目,旁边嫔妃,却已是看的心妒怨忿。
“陛下驾临之前,臣妾等人正与公主谈论她家乡趣闻呢。”德妃娇滴滴的说着话,走上前去。
“噢?是么?都在谈些什么趣闻?”那人收起目光,笑着看向德妃。
“正在谈论晋宫重修之事。”
那人笑容敛起,顿了顿,说道,“这些事情,不必多说,触动公主思恋故国的心事就不好了。”
众人一听皇帝对我有诸多维护之意,各是尴尬难耐起来,刚才说话的德妃更是面色涨红,站立不安。
我心下也好奇,上回酒宴,那人还对我人身攻击的乐此不疲,这回却又这样体贴维护,到底是色相的威力巨大呵。那人站起身,向我走来。
“前几日,朕差人送来的礼物,你可喜欢?”他语气温柔。
“锦绣虽然喜欢,但是担当不起。”我平视前方,看着他玄色礼服的前襟绣章。众人色变。一是因为皇帝居然已经向我送礼,而是因为我居然敢当面回绝皇帝。“只要公主喜欢就好,担不担当得起,朕说了算。”
“走罢,陪朕观赏游园去。”回头又招了皇后,让我们随侍在侧,走出了大帐。
到了帐外,一路走走看看,又停下来观赏了一会皇后的得意之作,艺人特技,元冕只说了几声好,倒也无太大兴趣。(大家别把元冕给忘了啊,元冕就是齐国皇帝碍!)一行人又走向御苑忠心的凌波池。远远便看到那里的六角飞檐凉亭中,围了里外三重人。众人似乎正看的入神,连这边皇帝皇后走进了,也没人发现。
“王德承,你去看看那边是个什么热闹事。”元冕差遣他身边的随侍太监。我一看,正是那日来侯府送礼的那个三品宦官。那王德承应了一声,一溜跑过去。
片刻之后,就回来禀告:“启禀陛下,那边亭子中是太子妃殿下和长乐公主正在玩弹棋呢。”我心下一格愣,这元冕最多才三十多岁,居然连儿媳妇都有了?【写到这里,我这个作者也是相当郁闷的。无双给他,会不会太便宜这个元冕的?那可是老牛吃嫩草呢。。不划算啊不划算,我再考虑考虑要不要赐给元冕的儿子~~】
“是么?那我们也去看看。”元冕很有兴趣。三四个小黄门听令,立刻先行到前,将亭中围着的众人拨开。
我们这边走入亭中,那正厮杀棋盘的两个妙龄女子看到了,慌忙就要起身行李。
“不必行礼了,曾妃,长乐,你们便尽全力拼杀一局,朕在一边观战。”
于是二人继续红子金棋,起伏错落。
这曾姓太子妃年有二九,容貌周正,气度大方。然而严肃有余,却柔美不足。反观之,那尚未及笄的长乐公主,倒是灵巧秀美,活泼生动。
也是,太子妃人选,必是要挑那种恭敬守礼、端淑有仪的氏族闺秀,这才会被认为将来有资格母体天下。而幼龄帝女,到底是掌上明珠,从小娇惯,自要轻松随性许多。
许是有了皇帝在旁,心态被扰,曾妃刚才有利的局面已经被长乐公主扳回。再是数个回合,已然弃子认输。两人皆是离座,跪倒元冕面前。曾妃一叩首,“臣媳不才,输给公主了。”
“无妨无妨,曾妃棋力倒也是不错,只是到了中局,心思波动,乱了阵脚,倒被长乐赢了去了,都起来罢。”元冕浅笑道。
“父皇,你看儿臣棋艺可有长进?”长乐蹦蹦跳跳偎到元冕身旁。
元冕倒是虎下脸来,“长乐你也快十五岁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小孩子一样蹦来蹦去的,没个规矩。”
长乐吐吐舌头,站的工整些了。
“从今日这局,看得出你平日下了功夫了,只是你惯于只顾得眼前,不计长远,这个毛病改不掉,成不了大气候。”元冕评论。
我心下暗自冷笑。
下棋随性,不设陷布局,是因为下棋者个性单纯,天真无邪。你这做父亲的居然不愿意女儿无忧无虑,反而要促她养出心机,着实是太残酷无情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