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赐名——褒姒(1 / 1)
夕阳如画,满天彩霞。
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这支疲惫的人马,终于在月上柳梢的黄昏,赶到了褒国。
错综复杂的走廊,高低错落的殿宇楼阁,这座座落于褒国中心的磅礴宫殿,此时少了份威武庄严,多了份宁静祥和。
马车穿过重兵把守的宫门,缓缓地停在了一条错综的大道上。
窗外传来一声敬重的声音,“启禀宗子——我们已过正门,请您和姑娘下车……”
“嗯!”他点头答应着,声音里不免有些惊讶,以往他一人乘车赶来,总觉得时间太久,一个人很是乏味,可今日不知为何竟觉得时间流失的那么快。他不可思议地扯扯嘴角,也许是因为这个小丫头的缘故吧!
他侧头看着假寐的她,绝美的脸上掩饰不住的倦意,心中泛起一阵怜惜与惭愧,如果在驿站稍停,休息一晚再走,也许她不会那么劳累,可他也想快一点让母后见到她……
也许是感受到他炽热的目光,她忽然猛地睁开了眼睛。
他立时拉回自己的目光,浅笑着道,“姑娘,这一路颠簸确实让你受累了,我们现在已到家,请姑娘下车吧!”
她轻笑点头,心里不免又有些感动,她不记得有多久了,没有人像他这般对自己如此客气过……
柔顺丝绸的幔帘再次被撩开,他率先跳下了马车,然后转过身,对她伸出了手。
她望着那只大手,一瞬间不知所措。她偷偷地瞟他一眼,见他依旧温润的浅笑,白皙的脸蛋又逐渐透出一抹绯红,她羞涩地伸出手,慢慢地放在他的掌心。
他的手温热,而她的手却微凉。
他的手大而温暖,而她的手却有些粗糙。
抚着她掌心中被织布梭磨出的茧子,他的心里又没来由的荡起一抹的怜惜。他轻轻地握住她的手,不顾众人的讶异,牵着她迈进宫门,穿过走廊。
她低垂着头,满脸羞红,浑身的血液仿若静止凝固,大脑处在一片浑浑噩噩的混乱之中,她任由他牵着,机械地走着。
在一片呈圆形的大花圃边,他停下了脚步,而她依旧垂着头。他侧头吩咐身后的几位侍女,“你们几个先带姒姑娘去沐浴更衣。”
“是——”几个侍女答应着,屈膝行一礼。
“那……那你去哪?”她慌乱的抬头,白皙的脸庞依旧绯红。
“我也回去换件衣服,我们总不能这般风尘仆仆的就去拜见母后吧?”
“母后?”她突然疑惑。
他轻笑着点头,“这里是褒国的宫殿,我则是褒国大宗的长子——名洪德。放心吧小丫头,你在这里很安全,也不会有人欺负你,这里会是你人生的转折……”他的声音忽然低了很多,脸上的笑容也顿时僵硬住了,眼眸里升腾起一抹难解的情愫。
她看看他,又看看四周高低错落的殿宇楼阁,顿时有些明白了,她本就猜测出他是富豪子弟,但没想到他会是褒国大宗的长子?将来要继承这片土地,成为褒国国主的人。而她只是一个被他买来的丫头……她突然心生自卑……
“宗子、宗子——”
两名身穿侍女服饰的女子突然小跑而来,打破了她忧郁的思绪。
“启禀宗子,奴家们受褒后娘娘的口谕前来请宗子,娘娘要您带着与您一同回来的那名女子马上去见她。”
“宗子您快去吧,褒后娘娘在浮萍宫等您呢!”
两名侍女边屈身行礼,边气喘吁吁地说着,边偷偷地打量着站在他身边的那名布衣女子。
他讪讪地笑了笑,犹豫地看了看身边的她,又抬眼对那两名侍女说:“我们一路风尘仆仆的赶来,这么草率的去见母后确实有些不妥,还烦请你们先回去告诉母后,就说——就说我们稍后就到。”
两名侍女默契的相视一笑,其中一个个子偏高一点的女子率先开口说:“宗子,褒后娘娘不但已经让厨房准备好了菜肴,而且也已派人去知会了布衣坊的宫娥稍后来量姑娘的尺寸。”
她的话音刚落,另一个侍女又慌忙开口,一脸期待地望着他,“是啊宗子,您快去吧,不然奴婢们真的没办法向褒后娘娘交代啊!”
他为难地皱皱眉,再次犹豫地看了看她,片刻后才稍稍地点了点头,“走吧。”
两个侍女兴奋地笑笑,再次屈膝行礼,然后转过身退到一边,等宗子走过,她们才姗姗地跟在边侧。
穿过圆形的花圃,走过一条石板路,就看到一条月牙形的湖泊,清澈的湖水中漂浮着三三两两的荷叶,一座古典绮丽的宫殿就被围绕在月牙形的湖泊中。
在他的牵引下,她忐忑不安地向前走着,每靠近宫殿一步,她的心里的恐慌就增加一分。褒后——褒国的皇后,是褒国最受人尊敬的女子,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她会不会喜欢自己呢?这样布衣草鞋,蓬头垢面,风尘仆仆是不是太仓促了呢?
感觉到她掌心里渗出的点点冷汗,他不由得侧过头,看着一脸紧张不安的她,心中不免有些怜惜,“母后是一个很温和慈爱的人,而你又这么美,这么聪慧,她见到你,一定会很喜欢你的。放心吧!”他说完冲她轻轻地笑,温暖的笑容带给她莫名的心安与勇气。
秋风阵阵中他们举步迈上石拱桥。
华丽的浮萍宫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在黄昏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与朦胧的神秘。
“宗子到——宗子到——”
一声接一声的禀报在浮萍宫里传递——
雕龙刻凤的画栋顶棚,古色古香的豪华摆设,棕色绣花的羊绒地毯,一个头戴金簪,身着华丽衣装的美妇坐在宫殿正中,她的两侧分别站着两位侍女。
“快传——”她轻轻开口,眉宇间掩饰不住迫不及待的兴奋。
安静的空气里,沉稳而轻盈的脚步声徐徐地传来。
他与她一前一后地跨进门槛。
“德儿参见母后——”褒洪德说着跪拜在地。
“民女参见褒后——”她也学着他的样子跪拜在地,只是细小颤抖的声音泄露了她心中的忐忑。
“德儿快快请起,这些天真是辛苦你了。”温和的声音传来,带着母爱的痛惜与温暖。
“谢母后——”褒洪德说着深深地叩首一拜,然后从地上站了起来。
“德儿,这就是你带回来的那名女子吗?”褒后的声音里带着探究的味道。
“启禀母后——正是。”
褒后微微颔首,望向依旧跪拜在地的女孩,“抬起头来,让本宫看看。”
她紧张地抿抿嘴,缓缓地抬起头,幽深的眸子只瞟了一眼高高在上的褒后,又赶紧的垂下,绝美的容颜写满了不安。
瘦小的肩头,绝美的脸庞,空灵的气质,凌乱的秀发,陈旧的布衣草鞋竟丝毫掩盖不住她的绝代风华,甚至还增添了一抹质朴与纯美。褒后看着她,静静地看着她,棕色的眼眸从疑惑好奇渐渐地转为欣赏与欣慰。她看起来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可绝美的容颜却足以倾城倾国,想不到世间真有这等绝色……
她在心里深深感叹,嘴角边荡起一抹会意的笑,“孩子,快快请起——”她走下凤椅,迈下台阶,稍稍弯身把她从地上扶起来。
她一脸的受宠若惊,呆呆地看着她,眼睛里溢满了惊讶。
“孩子,这一路舟车劳顿让你受累了,告诉本宫你叫什么名字呢?”她温暖的的手轻轻地握住她有些僵硬的手指,那轻柔的动作就似母亲在握女儿的手。
她呆呆地看着她,看着这位端庄贤淑的褒后,看着这位温柔慈爱的女子,恍惚的一瞬间她竟然感觉她像是自己真正的母亲。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告诉本宫。”褒后依旧慈祥地注视着她。
“我……我……”她不知该如何回答她的话,因为很久没有人这样问她了。再说儿时爹娘唤她女儿,可他们死后,别人就叫她野丫头,流浪街头的时候他们唤她臭乞丐,最后被那对老夫妇收养时,他们就一直唤她野丫头……
“我没有名字,他们——都……都唤我丫头。”她低下头,声音里带着苦涩与凄凉。
褒后微微一怔,心中一片怜惜,“你的父母姓什么啊?”
“我的父母?”她一脸若有所思,转而又摇了摇头,“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双亡了,我一直靠乞讨为生,直到一家姓姒的老夫妇收养了我——”
“苦命的孩子。”褒后心中一片怜惜,慈爱地把她额前凌乱的长发捋到了耳后,精致的脸上有些动容,“孩子,本宫赐予你一个名字——褒姒,你可愿意?”
她不可思议地看着她,绝美的脸上溢满了惊讶,她真的没有想到褒后竟然会赐予她这个名字,而且还让她与王同姓,这可是诸侯的姓啊,她一个普普通通的丫头何德何能呢?
“怎么?孩子你不愿意吗?还是这个名字并不好听?”看她迟迟不语,褒后探究地询问。
“不——褒姒谢娘娘恩典。”她连忙跪倒在地,朝她深深叩首,心中一片感激。
“孩子快起来,快起来。”褒后又把她从地上扶起来,眼睛里依旧盛满了慈爱,“孩子,以后你就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把本宫当作自己的娘亲。本宫向你保证,在这里不会再有人欺负你,不会再有人伤害到你。就连洪德也不能例外——”说着她瞟了一眼若有所思地儿子,“若是他真敢欺负你,你就告诉本宫,本宫决不轻饶他。”
她胸中一片酸涩的感动,明亮的眼睛里闪耀着星芒般的湿润,她想,她是幸福的,至少后半辈子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