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外章:摘录自伏魔岛地理志概述(1 / 1)
永恒的恶之花啊!
亘古不灭的星辰,
你缘何坠落在黑暗的原野上?
——《赦书•驱魔咒》
在人类的观念里,自古便有正邪之分,在人们看来:正义永远伴随着一切美好、光明的事物,而与黑暗、邪恶、虚伪……等等丑陋的现象势不两立,泾渭分明。殊不知,黑夜并非总与所有的罪恶相伴而行,正如美丽、善良的正义之花,并非只是生长在光明的土壤上……
且让我们回溯一下伏魔岛的历史,则必须涉及到人类、魔族以及仙人族的来历和起源:
远在天地混沌初开之时,这世间原本只有居住在九天之上的仙人族,又被称为“天人”或纯正的神族,由他们依据自身的形象和精神,创造出天地万物以及人类。起初的红尘大陆上,这些空有接近天人的形体,却毫无神的力量、寿命短暂的平凡人类,数量极为稀少。于是总有一些不甘寂寞的仙人来到凡间,与人类一同繁衍、生息,同时带去了大量的精灵、妖兽、仙灵等等种族。
而在神族聚居的天界,或许是由于和平宁静的时光太过漫长,还有一批不肯安于现状的仙人在蠢蠢欲动,不惜开启争端,于众神之间挑起一场暴力、血腥、残忍的战争。这一场神界之战,堪称战况惨烈而又持续久远,最终的结果,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没有占到好处,而以叛乱的仙人族一方愤然离开天界,全体移居到另一个与天界平行的黑暗地界告终。
——这批自动离开天界的天人,从此就被留下来的神族一律统称为“魔族”,以示区别,而且势成仇敌,永世不相往来。
由此可知,神魔本为一体,正邪的转换端看一念之间。黑白之际,实难壁垒分明。
至于魔族居住的黑暗地界,又称为“魔界”,拥有与天界一样广袤的领域和空间,与天界的飘渺仙境相比,却是另一番迥异的景象——如同没有人想象得出天国是什么样子,同样没有人能描述出地狱的场景。只知道魔界的中心,就是魔帝居住的魔王宫,外围环绕着十七座防护城,包括十殿魔王以及八大魔君居住的宫殿,气势恢宏森严,固若金汤。无怪乎千万年来,天界的神族虽然与魔族陆续发生过几次战争,却从无一次把战火深入到魔界内陆,也是基于以上原因。
如此防守严密的魔界地域,只有一个通往人间的神秘出口——那就是幽冥海域的伏魔岛所在地。
随着天界与魔族的对立日益尖锐,有越来越多的魔界仙人开始通过伏魔岛进出人界,也带去大量的魔兽、妖族等等生灵。他们不但处处与早先就定居在那里的仙人族对抗,而且大肆破坏、扰乱人类平静的生活,同时把暴力、欲念、贪婪、嫉妒……种种不祥的理念播散到人间,从此埋下争端与战乱的种子。
——因为普通人类的精神力量最是脆弱,最容易受到仙人族或者魔族的影响和侵蚀,这样经过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绝大部分人类身上都不可避免地保留了神性与魔性两种特质,于此也就不难理解。
而在此之后,由于神、魔两族的冲突实在太过激烈,一度威胁到其他种族的安全,为了不破坏这一片当年所有仙人参与创造的美丽土地,天界和魔界首次达成协议:双方各自迁移出人间大陆,回到专属的领地,把人界交回给人族来掌管。
人类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就从这里真正开始了!
大批的仙人族和魔族不断离开凡间,距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遥远,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半魔族、魔兽、妖灵之类生物,隐藏在深山野岭,以及种种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瑰丽传说,在印证着人类也曾经有过与九天之上的天人同居一个大陆的神奇年代。
这其中最不可思议、又最为人所熟悉的,当然是有关伏魔岛的传奇故事——
伏魔岛,其实并不是一座普通意义上的岛屿,它位于幽冥海中央,属于与人间大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空间。在这个与魔界紧密相连的特殊空间里,一样有着辽远的山川、河流、平野、绵延的黑暗森林……自从人类的第一代王者大禺王首次确立人族对这片土地的统治权后,伏魔岛的外围便被仙人族的诸神们施以无上神力,形成一道无懈可击的“禁忌之墙”,彻底隔断了魔族进出岛上的通道,也使伏魔岛更加隐没在幽冥海上不为人知的神秘所在。
到了几百年后的第四王朝金雀王朝,伏魔岛被正式命名,并选定为镇压和封印一切邪灵恶魔的禁地。一旦被驱逐至岛上,也就意味着将永久徘徊于魔界的死亡之国,再也无法到人间兴风作浪。
可惜再怎么坚固的围墙,终有出现缝隙,乃至坍塌崩溃的一天——
又经历1300多年,在第十五王朝沉香王朝时期,镇压已久的恶灵首次暴动,在“天劫会”为首的“天谴老魔”策划和带领下,终于一举冲破岛上的封印,组成实力强大的魔王军团,公开向108座灵山发出挑战。至此,伏魔岛又被魔军更名为“魔王岛”,沿用至今。
据有人猜测,“天劫会”之所以能够突破“禁忌之墙”的封锁,是因为得到魔界的暗中支持,希望借助这批被禁制在伏魔岛的半魔族和邪教组织的力量,重新掌握人类大陆的统治权。真实的情形,恐怕只有“天谴老魔”自己,以及与他达成交易的魔界之王最清楚。
说回伏魔岛。相比人间类似的景象,是那一条环绕整个岛屿的“逝水之川”,夹岸的高山耸峙,一望无际,犹如一只只张牙舞爪的巨兽排列向天地尽头。这些山上一般很少植物,全为黑黝黝的大块乱石堆砌而成,尖耸入云,突兀陡峭。川名“逝水”,是因为岛上这条最大的江流,传说其源头发端于魔界地域,环岛八百余里,最终汇入幽冥海中,取其“一去不返,永不回头”之意。
要知道,江里流淌的可不是寻常流水,漆黑如墨,深不见底,而且蓄满取之不竭的灵力,乃是黑暗地界的君王赐予全体魔族力量的源泉。不论魔界之内的纯正魔族,还是聚居于伏魔岛上的半魔族,均要仰仗魔界之王的神力,以此交换自己的信仰和忠诚,才能汲取河中的能量,借以提高自身修为。即使不幸夭亡的魔族成员,死后也终归要化为一缕游魂,溶入逝水之川,与万千幽灵一道汇集为灵河之源,永久守护着黑暗的国度。故而“逝水之川”,又称为“亡灵的河流”。
除此之外,还有一处堪称显著的标志——死灵之塔。这是一座高达十四层的白石塔,矗立于岛上正中央最高峻的位置,只要进入伏魔岛的范围,无论从哪个方位,总是能够第一眼见到它孤绝的身影。假如有幸站在塔顶,俯瞰脚下的莽莽群山,你会发现,逝水之川的源头正是从石塔的底部流出,然后绕塔三周,掉头流向广阔的幽冥海域。
没有人知道这座高塔是在何时、由何人所建,只知道有伏魔岛的第一天起,这石塔就已存在。死灵之塔,当然不仅仅是用来观光的场所,它还是维持全岛的支柱和中枢,承接着来自魔王宫的强大力量。
因为岛上从无昼夜和四季之分,没有阳光,看不见星月,连头顶的天幕大部分时间也是如同夜空般深邃的暗蓝色,或者是阴沉沉的灰黑色。每隔相当于人间一个月的时间,厚重的云层中,才会显露出宛如白昼般的明亮光轮,照亮整座岛屿。就在死灵之塔的最尖端,镶嵌着一个形如满月的银色球体,将会把这光明全部吸收,并无限放大,转化成源源不绝的灵力,由塔底的流水带到流经的每一个地方。
这时候,所有生活在伏魔岛的生灵都会从潜伏的洞穴、森林里走出,沐浴于神圣的天光之下,尽情摄取天地万物的灵气。平日一向幽深不见底的逝水之川,也会泛起汹涌的巨浪。有无数常年隐没水底的怪兽、妖灵,争先恐后透出水面,急不可待地接收来自魔界君王的慷慨赠予。还有更多游弋在幽冥海里的妖族、魔物溯流而上,聚集在死灵之塔下的江水里,试图分享这每月一次的饕餮盛宴。
光亮持续的时间,约摸只有一个时辰,天空便再度被云层和雾气所遮蔽,重新回复到灰蒙蒙的样子,直到下一次光明来临。在此期间,死灵之塔所积蓄的光和能量,便成为岛上唯一照明的来源,亮度堪比日出之前、天刚放亮的晨辉。所以,伏魔岛从来没有气候宜人的春秋两季,只有阴冷飘雪的隆冬季节。要么就是持续不断的火山爆发(那些耸立江边的一座座光秃秃的群山,很多都是这种随时会爆发的活火山),带来酷热的气流和烈风,以及无休无止的风暴、沙尘……
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当然很少绿色植物可以生存,顶多是一些能耐干旱高温的苔藓和地衣之类。还有那绵延数百里的黑暗森林,里面全都是一棵棵又粗又直、密不透风的黑杉树和黑松木,遮天蔽日,根本容不下其他生物的生长。
唯有一种植物,在伏魔岛上较为常见。那就是寄居了无数亡灵的“亡魂之花”,整株无根无叶,只有柔细低垂的枝蔓,顶着一朵拳头大的花苞,犹如一团柳絮般洁白轻盈,随风四处飘荡,或者附着于空气,水中,岩石间,轻得无所凭依。如果你仔细看,还会在絮丝样的花苞中见到若明若暗的淡淡荧光,在黑暗处尤其透亮,仿佛夏夜里游弋的点点磷火。
——这是寄身于“亡魂之花”里的幽魂散发出来的灵光。据说每当有一个魔族死去,大地上都会开出一朵“亡魂花”,带着死去的灵魂在天地间漂流。等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后,这些花朵也会凋谢,寄托在里面的亡灵将会被带往逝水之川,投入滚滚洪涛中,与江流融为一体……
另一种特殊的植物,叫“枯叶桐”。树形如同大陆上生长的梧桐树,树叶却呈干枯的灰白色,如果不小心碰断叶脉的话,还会流出鲜红如血的汁液。枝头挂满青碧的果实,成熟后变为殷红色,甚至是红到发紫的黑紫色。这些果实又名“仙灵果”,有增长灵力的功效,虽然蕴含的能量有限,许多低等的魔兽和精灵无力猎取更多食物时,大半依靠这种果实维生。
“枯叶桐”通常长在江岸边,吸取江水中的养分供其开花、结果。
****
附:伏魔岛上各类魔族、生灵简介
从严格意义来说,只有原先居住在九天之上、后来迁移到魔界的第一批天人,才能称为纯正的魔族。为了区别于人族以及仍旧留在天界的仙人族,在人们通常的观念里,所有散居于人间和伏魔岛上的半魔族、各类形形□□的妖精族、魔兽族,也一律统称为“魔族”。按照这样的标准,各种大小魔族根据修炼的程度来划分,由低至高可分为以下几种:
死灵和怨灵类。
也就是一些没有实体的幽灵,一般为死去的亡魂所化。因为积蓄的怨气经久不散,既不能进一步修炼成形体,又不能重新进入轮回,唯有附着在其他魔族的兵器或者阵法之内,才能发挥蛊惑人心、勾魂摄魄的作用。地位最为低下,可以用咒语招来,本身没有任何战斗力。
骷髅武士和僵尸类。
同样也是死去的亡魂所化。比怨灵稍微高一等级的地方在于,还保留着骷髅和尸骸的形体,却不能修炼成完整的人形。拥有一定的战斗力,可以无限次自行分解,缺少的是独立意识和思考能力,只能无条件听从其他魔族的指挥和调遣。
魔兽族。
实质上是一些拥有灵力的兽类。据说来源于当年仙人族创造万物时,曾经为一批野兽和生灵注入了神奇的法力,拥有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特殊力量,后与不同的物种□□、繁殖,形成魔兽一族。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以及各种天赋的异能,还有一定的独立认识和判断能力,时而也会不接受控制、调遣。
半兽人和妖精族。
属于魔兽族的进化修炼阶段。另有其他不同的名称,例如“兽人”、“妖灵”、“精灵”等等。他们的形体、外貌虽然各式各样,都有着逐渐接近人类的形态特征。其中一些低等级的妖精族,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幻化成人形;更高级一些的,可以随心所欲变幻外表,其智能与体力均与人类极为相近,作战能力也有显著提升。
半魔人和半魔族。
按照血统来说,可算是纯正魔族与人类、或者高级精灵繁衍的后裔。和半兽人本质的区别在于,既具备了相当于人类的外型、气质、智慧和情感,又拥有魔族的天生异秉和优越体能。其中最出类拔萃的种类,即使到了魔界地域,完全可以媲美纯正的魔族人。事实上,居于伏魔岛顶端的阶级成员中,几乎都是半魔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战斗力通常极为强大,已经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