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3章(1 / 1)
祥生走后,我们又失去了联系。爸爸没有改变他的态度,他还是不让我和祥生有书信往来,甚至他把那个他喜欢的男孩子带到家里,创造机会让他与我交往。我对那个男孩子到没有什么不好的印象,只是因为他是爸爸喜欢的,所以我特别地反感他来我们家,每次他与我答话,我都没有好脸色,我也拒绝与他来往。
爸爸曾经背地里托人去了解祥生他们家的情况,知道他们家兄弟姐们很多,家境贫寒。并且对祥生的评价也不好。但是当时爸爸并没有把这些告诉我,可能爸爸考虑了即使告诉我,也不会让我回头吧,所以,爸爸的态度一直很强硬。暗地里向我施加压力,终于有一天我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离家出走!一连几天我一直在考虑我是不是该这样做,如果我真的离家出走,那就意味着我放弃了我喜欢的工作,如果我选择要工作那就放弃祥生。我在人生的第一个路口徘徊、徘徊……..最后,我选择了祥生!
六月十八日,那是我今生永远记得的日子,我离开了家,投入到一个我认为我可以托付一生的男人的怀抱,。就这样我的噩运开始了!我们从确定恋爱关系到我投奔他之间我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加起来还没有二十四个小时,多么草率的决定啊!我还不了解祥生,在我的印象中,他只是一个我认识的叫祥生的男人,他人品怎样;家境如何;他做过什么;他都有什么爱好;他的习惯、喜好、秉性我统统不知道。如果当初爸爸能给我时间,让我自由地与他相处,也许这个悲剧不会发生。如果我不是那么犟,听爸爸的话,也就没有以后的悲哀。但是今天,当我回忆往事的时候,我只有痛心,丝毫都不后悔,因为,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回到从前,我和爸爸的心态还是不会改变,而我最终还是会走这条路,那我还有什么可后悔?这可以说是个荒唐的决定,荒唐的离了谱,可我还是走下去了。
祥生对我的离家出走、放弃工作投奔他并没有感到吃惊,相反他欣然的接受了。他暂时让我在进修学校住几天,然后向朋友借了一千元钱,匆匆买了一个小房子和一点生活必需品,便把我按顿在那儿住下来。又过了两三天,他也搬进来住。那天晚上,我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懵懵懂懂之中成了他的未婚妻。对于这瞬息的改变,我走进了迷茫,手足无措,不知何去何从。就像一个迷途的羔羊,很想回去找妈妈,能够有一个避风的港湾,让我歇息清理头绪。但是,我知道家对我来说是那么的遥远,让我可望不可及。我久久的徘徊在车站旁,望着那个能把我带回家的车,脑袋里一片空白,心中有一个无底洞慢慢的扩大扩大,大得我难以忍受,我好想放声痛哭,但是面对一闪而过的行人;面对疾驶而行的车辆,我咬咬牙、忍住泪,回到那个小屋。我只能向前走,我对自己说:既然这路是你自己选择的,你已经在路上,没有后退的余地了,那就走下去吧。
祥生请了一天假领我去他家见了我未来的婆婆及他的兄弟姐妹。那是一个和我们家一样偏僻的小山村,下了车沿着一条乡间小路向山沟里走了大约五里路才到村头,又穿过村子,走到村的尽头看到一幢茅草屋孤零零的立在那里,那就是他的家了。
那茅草房的周围是用石头垒砌的半人高的院墙,按大门的地方只有两个泥柱子。房后有一颗李子树,晶莹如玉的李子压弯了枝头。进了院子看到的更加寒酸,三间的茅草房因年久失修,墙上的泥巴都脱落了,窗上的玻璃残缺不全,没玻璃的地方用几张书纸横七竖八的粘贴上,被雨雪侵蚀的房门上下倾斜着,勉强能把门口遮挡上。三间草房是中间开门,进门是厨房,也就是农村人称之为的‘外屋’。东西墙边各有一口大锅,泥巴砌的灶台,天长日久,被烟熏火燎已经和铁锅一样的颜色了。靠后墙有两口大缸,和一个看不出颜色的破箱子,箱子上放着盆和几样炊具。婆婆和三哥住西屋,四哥一家住东屋。婆婆的屋里的家当只有一张破炕柜和两个木箱子。
婆婆是个很矮的老太太,稀疏的白发在脑后挽成一个鬓,拄着一根木棍站在门里,颤颤巍巍的迎接我。当看到我时非常地高兴,好像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像孩童一般的笑了。我抢前一步握住她的手,向她问好。她和蔼慈祥的看着我,并把我拉到炕沿坐下......
第二天作别时婆婆硬塞我手里二十元钱,祥生示意我收下,婆婆拄着木棍艰难的把我们送到大门外,我们已经走出很远了回头看,她还站在那里。